返回

富二代被迫从头再来[种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9章 补刀(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整个观阳县沸腾了,天一亮,所有百姓纷纷跑出家门,在南大街主道上垫脚往城外眺望。

    官兵死死把守从城门到粮铺的所有道路,不许任何人干扰运粮,一艘又一艘的大船开过码头,一车又一车粮食运进粮铺粮仓。

    太阳升过城墙,最后一车粮草运入粮铺,闭门多日的粮铺堆满了粮食,挂出巨大的牌子:今日南陈米,五十文每斤。

    不识字的连忙问:“多少钱?那是多少钱?”

    识字的激动地喊着:“五十文!每斤五十文!”

    “每家能买多少,可限购?”

    “不限,管够!管够!”

    “苍天啊!”

    人群沸腾了,冲开官兵蜂拥粮铺,县尉亲至,指挥官兵层层叠叠人挨着人站成两层人墙,堪堪把狂乱的百姓理成整齐的队伍。

    “粮米管够!不用挤不用抢!有谁胆敢趁乱哄抢,一律抓入大牢!”

    船帮送饭递消息的小弟连饭都没拿,一进去,慌里慌张风一般冲进大牢,扑向宋三,颤着声慌张地喊:“三爷!县里来了一大批粮食,咱们粮食卖不动了!”

    “不可能!”宋三当即砸了水碗。

    “是真的!您听听,外面都在买粮食呢!”

    宋三竖起耳朵仔细听,外面一大早就乱哄哄的,甚至有人放起了鞭炮,他耳朵贴到墙上细听,除了一声声爆竹,什么也听不真切,他一把抓住小弟,“哪家的粮,是哪家的粮?”

    “不知道!听说是县令大人找来的!”

    “不可能!整个观阳,整个隆兴郡所有粮食的去向咱们都知道,他上哪儿弄这么多粮!”

    “不是隆兴的粮,是米,全是陈米!听说是县令老爷从南边找的粮商!”

    宋三松开他,一屁股坐到地上,呢喃道:“南边?县令……”

    “三爷,我听说县令祖籍就是南边的,会不会是……”

    “朝廷也从南郡征调了夏粮!南郡的米都要备作军粮,谁狗胆包天敢借调给……”他忽得一愣神,“你说,陈米?”

    “对呀,全是陈米!五十文一斤,五千文一石,他妈的卖疯了,陈米什么时候能卖五十文了!”

    宋三却一阵的愣神。

    新粮要充作军需不能乱动,可若新粮充足,陈粮就可以处理给粮商!

    他狠狠拍了下地,“大爷二爷有消息了吗?”

    小弟哭丧着脸着急道:“没啊!县里不给批路引,别说州府,咱们连观阳都走不出去啊!”

    宋三揉着额头,“没关系,大哥二哥接不到新粮食,一定会发现异样。”

    他缓口气,揉着额头道:“你看清他们来了多少船么?”

    小弟摇头:“没有!他们是半夜来的,卸完就走了!”

    宋三冷笑一声,“偷偷摸摸,想必也没多少粮。”

    他掏出印章,“你拿着我的印,取银子叫兄弟们去买,有多少,买多少,等咱们买完,我看他卖什么!”

    小弟应一声跑了。

    取了银子去买粮,不想粮铺却不肯卖。

    粮铺伙计:“大人说了,只收铜钱。”

    “凭什么?!”

    “凭什么?”伙计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你说凭什么?普通百姓哪来那么多银子,拿银子买的都是奸商想囤粮!”

    他揪住船帮的伙计仔细看,“我怎么瞧着你这么眼熟,你是不是船帮的?大伙看看,他是不是船帮的?”

    “是!是!真是船帮的!”排队的百姓愤怒了,揪着船帮伙计破口大骂:“好啊,你们有那么多粮食还抢咱们这点便宜陈粮?黑了心肝了!你们也不怕遭报应!”

    “不卖!不卖给他!”“轰出去,把他轰出去!”“就是他们船帮把观阳的粮食都卖到外边了!”“就是他们卖高价粮!”

    群情激奋,冲进粮铺把船帮伙计好一通乱揍。

    原先只有船帮有粮,他们不想忍,也只能忍,现下,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十几个官兵在外面拉也拉不住,人越挤越多,把粮铺门都挤坏了才被匆匆赶来的县尉把他们全揪出来,通通抓进牢里。

    一连多人,船帮在观阳人人喊打,赌坊,酒馆,大街上,到处都是打架的,县尉每天救火似的抓人,越抓越多,县衙大牢塞满了才止住这波风气。

    听说县尉累病了,卢栩仗着狗胆,提着新做的桂花米糕、芝麻米糕、米糖糕登门慰问,左一句罗伯伯,又一句罗伯伯,比罗县尉亲侄子们叫的还亲热,叫得罗县尉愈发头疼,毫不意外,卢栩被他单方面认的冷面伯伯轰出大门。

    卢栩把空篮子给卢文,沉痛道:“大哥为了你,脸都不要了,回去好好干活。”

    卢文:“……”

    是他本来就不要脸好么!

    卢栩也是没办法。

    卢文缠他太紧,今天说有米了,明天说有粮了,非逼着他做新菜。偏船帮死活不松口不认怂,和县令大人杠上了,船帮砸银子换铜钱买粮,县令则只要你买我就卖。

    每天钱粮流水似的兑换,他看傻了,观阳百姓看傻了,船帮的兄弟们也看傻了。

    卢栩逼着他们拿银子兑换铜钱时候,一两银子兑三千五百文,如今,一两银子兑一千五百文。

    眼下正是白热化,连卢栩也不知道观阳粮仓里的粮食还能撑多久。那十艘空船在对岸已经好几天了,再不过来补粮,搞不好就要露馅。

    他琢磨着怎么帮县令坑船帮,卢文琢磨着怎么让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