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如何折下无情道仙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3章(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上翻找出一本东夷读物,一手举着浅浅翻阅了两下。

    耳边那些原本听不懂的语言忽然清晰起来,一字一句皆能理解。

    他自幼过目不忘,耳熟能详,天资聪颖。

    学习一方语言,只需要一点时间。

    “这些都是给四公子的聘礼,都给我仔细一些,若是磕的碰了,小心世子回去狠狠罚你们。”??

    “世子和四公子的婚期就定在下月了,先是在大雍朝走个仪式,再回咱们东夷行周公之礼,这是世子的人生大事,一个一个都给我警醒些,不可以出任何的岔子。”

    谢春山手中的书卷,被捏的有些皱着。

    这是……何时的事?

    等不及他细想,观书便已经在外面敲响了门。

    “谢道君可在?”

    谢春山将手中的书放回书架:“何事?”

    观书恭恭敬敬走了进来,朝谢春山行了个礼:“四公子吩咐,已经替谢道君备好了马车,今日便可以送谢道君出城去三清宗修养。”

    “四公子还说,请谢道君放心,三清宗那边已经安排妥当,必不会为难谢道君,何况三清宗属于王都城外,那里可以使用法术,更适合谢道君身上伤的恢复。”

    谢春山站在书架前,一时失了方向。

    往左侧轻挪一步却忘了那里有桌案,身侧重重撞在黄花梨桌案角落上,霎时间淤青一片。

    他却没有感觉到疼。

    “愿此生,不负相见。”

    萧怀舟的话言犹在耳,原来他竟是这个意思。

    谢春山心中古井无波,他绕过桌案,亦步亦趋向门外走去。

    本就是孑然一身而来,自然也没有什么可带走。

    只是谢春山的声音,似乎多了几分暗哑。

    “走吧。”

    观书一时间怀疑自己听错了。

    仙风道骨的谢道君怎么会有语气暗哑的时候,一定是幻听了。

    外面双骑并行的车架早已等候多时,看见观书与谢春山出来,小厮赶忙打了帘子请谢春山上车。

    不仅仅是四公子的吩咐,今日连太子殿下也吩咐下来,令三清宗照应好谢春山,不得怠慢。

    观书送了谢春山上车,又不知从哪儿爆出一个长条形的木盒也一并放在马车上。

    “谢道君,这是那日给您找来的月琴,四公子说,留个念想。”

    浅浅的一鞭子抽在马腹上,枣红色的骏马嘶鸣一声,扬蹄而去。

    ————

    萧王府二层小楼上,萧怀舟正坐在一幅黄河河道图面前细细揣摩。

    听马蹄声哒哒远去,他指尖捏着的朱笔于半空中一顿,朱砂色墨汁缓缓落下,在长卷上印出了千里江山一点红……

    他的旁边放着一个精致的鸟笼,鸟笼里一只雪白的云雀,正自顾自梳洗着自己的羽毛。

    雪白云雀被他买回来之后,经过几日精心的调养,身上原本旧伤好了个七七八八,羽毛也养的光鲜亮丽起来。

    整只鸟肥啾啾的,甚至在萧怀舟喂食的时候,还会将脑袋凑过来,轻轻摩挲萧怀舟的指腹。

    一副亲昵的模样。

    萧怀舟放下朱笔,盯着云雀沉默了很久。

    接着,他便走到鸟笼前,抬手打开了笼门。

    这只云雀,原本是买回来想要羞辱羞辱谢春山的,可惜还没找到机会。

    如今养着养着,竟养出了几分感情来。

    再养下去,怕是难以割舍。

    雪白云雀怔怔地扑棱了两下翅膀,似乎没有反应过来主人的意思。

    “走吧。”萧怀舟看向窗外。

    不悲不喜。

    外面天气黯沉沉的,乌云低低压下来,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并不是很适合飞行。

    但那只云雀,终究还是振了振翅膀,扑棱棱往外飞去。

    再不留恋。

    独留下萧怀舟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鸟笼面前,精致的脸上,挂着些许索淡无味的神情。

    ——

    窗外春雨蒙蒙,在木盒上也蒙上了一层浅浅的水汽。

    马车上的谢春山原本只是闭目垂眸。

    耳边却响起一阵扑棱翅膀的声音。

    扭头看去,是一只浑身雪白的云雀刚刚落在马车窗棱上。

    外面的雨下的极大,将云雀浑身上下都打得湿漉漉的。

    看起来这只小可怜是在找地方避雨。

    鬼使神差,谢春山抬手掀了一下帘子,给车窗拉开半阙口子。

    那只云雀似乎精明地很,抖了抖翅膀便飞进马车中。

    一人一雀互相对视一眼。

    雪白的云雀低下头理了理湿漉漉的羽毛,似乎是觉得站的地方不够大,四下环顾,最终站在那个长条形木盒上。

    木盒中,是萧怀舟派人给他的月琴。

    谢春山盯着长条形的木盒沉默片刻,朝它伸出手,似乎是怕雨水弄污了盒子。

    云雀受了惊,扑棱着翅膀跳下盒子。

    再回头看时,那人已经掀开木盒,盯着一把安安静静躺在盒子里的月琴失神。

    “啾?”

    一声雀鸣将谢春山从恍惚中拉回来。

    他伸手将月琴抱在怀中,几根琴弦紧绷,丝毫未松动,可见这些日子并无人弹奏。

    来时汹涌成潮,去时却无人知晓。

    这一场因果,倒是省心的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