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宇宙相遇计划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章 双封(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准备就绪,一伙人拉着行李箱出发了。这是异常闷热的一天,令蒋京雪想起逃过的数节体育课。

    车上有一半时间,钱悦都在跟他嘚吧最近看的电影,满口“震撼”、“牛逼”、“卧槽”。

    “你看过《变脸》[1]吗?特牛逼,FBI特工跟恐怖分子换脸,特工趁反派变成植物人,换了他的脸去监狱探取情报,结果实验室里反派突然醒了,卧槽,发现自己脸皮没了,就威胁医生给自己换特工的脸。然后他把知情人全杀了,逃出去冒充特工。”

    “后面就不剧透了,血脉偾张,搓澡般的体验。”

    然后他压低声音:“像不像我们的故事。”

    “说清楚你我谁是反派。”蒋京雪斜了他一眼。

    拍摄地在城中村。当年的老街已经改造成了小吃街,游人如织。众人拐进条小巷,七拐八拐,越往深处走愈静谧,桂花树香也盖不住老房子的霉味儿,老人家们在路边搓麻听戏,脚边趴着老黄狗。

    里头还有幼儿园,小屋门口立着“花田幼儿园”的招牌,敞着门,里头没动静。旁边有家烧鸭店,一名光头老汉正吹着风扇斩烧鸭,门口污水淌了一地。

    蒋京雪默默感叹,天好窄,还被电线分割成好几块。电线上晾着小孩子的衣服,蓝色的,被洗得发旧,如同这灰天。

    再往前走,看见一栋小楼。

    为什么在这取景,因为这是钱悦出道前一家六口住的地方。杂志需要卖点,钱悦团队顺势卖惨。

    两百多平的楼,两层,带个前院。之前分成八户,每单元一房一卫生间,小厨房公用。现在楼被钱悦买下来翻修,低价租给了帮过他的邻居——他们家年轻人外出工作,屋里留下两名老人,众人在拍摄前问候了几句。

    一上天台,满墙凌霄花跃入眼帘,橘灿灿的,像朝霞落了地。客观来讲,这确实是取景的好地方,老房子有自己的韵味,开得如此绚丽的凌霄花也并不多见。

    众人麻利地布置器材,钱悦凑近蒋京雪耳朵说话,怕被人听见:“这花我妈种的,她说凌霄花漂亮,花期长,关键是好养活。都说它是势客嘛,逮着啥就往上爬。”凌霄花在民间有攀炎附势的寓意。

    蒋京雪看向他:“花可没那么……”

    二人挨太近,目光一撞,他恍然忘记自己要说什么。

    蜜蜂在凌霄花旁“嗡嗡”打转,蒋京雪脑子也有点嗡嗡的,想起《赎罪》[2]里的台词:“炎热的天气容易使人头脑发昏,干出难以理喻的事。”

    “花可没那么复杂,也不管你们想那么多,它就为了阳光向上爬。”他把句子补全。

    钱悦没察觉到热浪里的停顿。

    拍摄不算顺利,主要是蒋京雪不熟练,远没有在戏里那么自得。钱悦就直接上手帮他凹角度,因为是自己的身体,摸起来就少了分寸,被吼了。

    转场几轮,中午大家回到天台吃盒饭。

    “给我来一张。”钱悦倚在墙边,假装陶醉地嗅花:“要是我妈在,她大概会这么拍。”阿姨们的经典拍照pose。

    蒋京雪举起手机。镜头框住的不仅有钱悦,还有鳞次栉比的老房子和远处高楼,繁华与败落在同一片天下。

    拍照这事听起来轻松,实际上累人又费时。拍完老城区这组,众人扛着器材赶往下个外景地,剧场。

    不就是热嘛!谁怕谁!粽子经验丰富,给她老板准备了遮阳伞、电扇帽子、防晒喷雾,还给全组带了三大瓶降温喷雾。最让大家羡慕的神器是电扇帽,遮阳帽帽檐自带小电扇,吹得额头十分干爽。

    今天是粽子第一次见这位蒋老师,跟江湖传闻中的人形比格不同,他真人很随和,打招呼时还给她塞了颗茶糖,其实他从作风到气场都很像一个人——回国前的钱悦。

    蒋老师镜头表现力也出类拔萃,她听到几名工作人员交头接耳:“靠,太全能了,他要是有钱悦的硬件,娱乐圈就没钱悦什么事了。”

    “今天钱悦状态一般啊,他要是连硬照都不行了,还能干啥。”

    粽子心情复杂。

    最令她吃惊的是,蒋京雪和钱悦居然相处得挺和谐,至少没有在现场互泼咖啡,而是常凑在一起说悄悄话。

    去剧场的车上,粽子看自家老大睡得死沉,心里恨铁不成钢。

    哥,长点心吧!

    当红不努力,过气徒伤悲!

    ***

    “这个系列讲一场梦。”

    “打工人钱悦梦见自己莫名出现在剧场,里头正在彩排。他发现自己无法离开,只好四处瞎转,结果临时被拉上台成为演出的一部分。”

    look2取景地是间历史悠久的剧场,镜框式舞台,红座椅,淡淡木头味十年如一日。丁成荫比划着跟他们讲思路。

    这两位她想合作很久了,没想到这次能撞一块。

    没有摄影师不想拍钱悦,钱悦有张作家会青睐的,擅长流露命运起伏的脸,快门按下便是一个故事。上次活动见到挺热情一人,这次却总站在角落玩手指,置身事外的模样。

    影帝比她想象的矮不少,也就一米七出头那样。丁成荫老早就知道他,是看小成本恐怖片认识的,当时几天都没缓过来,连吃火锅都能冷不丁想起那张脸。

    别想了,再想又有画面了。

    “蒋老师,请坐到观众席贴标的那个座位上,跷着二郎腿读剧本哈。”丁成荫指挥,“钱老师,舞台上的电视机道具你看到了么,你从里面爬出来,啊对对对,就像贞子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