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过一场雨, 凉风舒爽,送走了燥热,远山空蒙, 缠绕着淡淡山岚。碧水云天, 几叶扁舟在河中荡漾,成群结队的野鹜水中嬉戏。
空气有些潮,黎青黛推开窗扉, 透透气, 抬眸望去,几只鸟雀停在枝头, 叽喳啁啾,似有说不完的话。
不知不觉,时近八月。除却初时乍一离开锦衣玉食有些不适应外,到后头,黎青黛也慢慢回归了常人的烟火生活。
一袭曲领衫挡住喉头,以掩饰不存在的喉结,虽则在这等天气下,会显得闷热些,但也别无他法, 黎青黛称自幼体弱多病,来江阴修养,此身穿着恰好也应证了她体弱畏寒的传闻。既然体弱, 那么身形比寻常男子瘦小些也是正常的。
“笃笃笃。”
忽地有人敲响了木门,敲击声阵阵, 仿佛撞进黎青黛心坎, 她立即警惕起来, 沉声问:“门外何人?”
江阴距离建康虽远, 但她也不得不时刻留神防备,担心庄檀静会派人来抓她回去。打从听到敲门声,短短几息之间,黎青黛在脑中已经构想了如何跳窗逃跑最快法子了。
洪亮的声音从墙外传来,“李大夫,是我们。”
闻声,黎青黛定了定心神,原来是租房给她的陆老翁的儿女们。
吱呀一声,木门敞开,外头站着陆氏兄妹二人。年长些的陆季个子不算高,但勉强称之为周正。而陆季身侧的陆月,身材娇小,桃目圆脸,清秀可人,只有一点不好,她每每见到黎青黛,就会低头脸红,叫黎青黛看到她只能板着张脸,不敢给她半点幻想和误会,生怕耽误了她。
黎青黛拱手道,“不知二位寻在下有何事?”
却见陆季提着一尾鱼,热情地要塞给黎青黛,“李大夫针法绝妙,治好了家父多年肩背处的痼疾,这是今早刚打上来的鲫鱼,聊表谢意。”
“原是为此,鱼你们拿回去,”黎青黛莞尔,“不过举手之劳,邻里间相互扶助,也是应当的。”
说罢,她捂嘴假意咳几声,呼吸不平稳。
她帮了陆老翁,陆老翁也应承她将这小院租给她。虽说这小院片偏是偏了些,胜在清净。
看黎青黛纤瘦孱弱的模样,陆月不自觉绞紧了帕子,进前一步,“李大夫,可还好?”
邻里乡亲大多是五大三粗的汉子,黎青黛面皮生得白,面容昳丽,性子也不错,是陆月从未见过的,春心萌动也是难免。
随着她靠近,黎青黛后撤两步,摆摆手,“夜里吹风着了凉,陆娘子离我远些,仔细染了病气。”
“阿月,咱们别打搅李大夫歇息了。”陆季将鱼硬塞到黎青黛手上,愣是没看出陆月的女儿家心思,未曾看到陆月眼底的黯然神伤。
兄妹二人走后,黎青黛望着手里的鱼,只觉无奈。
黎青黛有医术傍身,能凭自己的双手混口饭吃。当地的药铺掌柜见她真有几分能耐,聘她为大夫,每旬有七日在镇上的药铺内坐诊问病。
她刚到药铺,却见那两个药铺伙计跟她打声招呼,她含笑回应。
偶然间听药铺伙计谈起,“……南阳王被擒拿回京了。”
“平定了叛乱的是何人?”
“便是那位朝廷新贵,后起之秀,承平侯的养子,以雷霆手段攘除荆州奸邪……”
后面的话,黎青黛没听下去,她此时惊心骇神,脑子嗡嗡发乱,只剩下一个念头:庄檀静回建康了。
伙计见她面无血色地怔怔出神,忙道:“李大夫,这是怎了?”
这时黎青黛理智回笼,笑了笑,“无事。”
莫急莫急,别自寻烦恼,说不定,庄檀静还不知晓她的行踪呢。
黎青黛逐渐平复心绪。
正值夏秋之交,南阳王叛乱终于落下帷幕,朝廷军队班师回朝。凡军士所经之处,万人空巷,建康百姓纷纷翘首相迎,一睹风姿。
“赢了赢了!”
“将军威武!”
百姓们掷果投花,面皮薄的年轻将士被迎面飞来的女子手绢砸中,羞涩地红了脸。
还朝后,庄檀静主动奉还符节黄钺,“臣,幸不辱使命,甚感荣焉。”
梁帝为彰显国君宽厚仁慈,授庄檀静湘州牧、太师、晋陵郡公,加葆羽、鼓吹二十人。庄檀静推辞不受,在百官敦劝之下,庄檀静才受了葆羽、鼓吹,其余依旧不受。
听到庄檀静推却之语,梁帝脸上的笑意真实了些,“庄卿真乃大厦栋梁,忠心耿耿,一心为国。”
长睫微垂,遮去了眼底讽刺之色,庄檀静手持笏板,淡声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乃臣下分内之事。”
君臣之间虚伪地来回打机锋。好一个君臣和睦的场景,卓怀嘴角不着痕迹地勾起一抹冷笑,岑敏修饶有兴味地看着他们演戏,其余心知肚明的群臣皆默默不语。
之后,庄檀静向梁帝乞假,只说寻亲。众人只知他是承平侯的养子,其亲族悉数死于南渡路上,却不知他竟还有亲友在世。
若是不准,便会落下一个刻薄寡恩的名声,梁帝自是准了他所请。
群臣退下后,太极殿东堂又静了下来,梁帝脸上的笑意荡然无存。
屏风后,沈鸣领着一位瞎了一只眼的老叟走出了来。
张叟精神矍铄,鬓发与长须皆是花白。
“依你之见,庄檀静可有奸臣之相?”梁帝面色森冷如冰凝,司天监夜测天象,他得知了一些不大好的传闻,紫薇与贪狼同宫,奴欺主之象,叫他不得不起疑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