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待了没几天,林欣鹤就得回学校,落了将近个把月的课程,追赶起学校的进度自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林欣鹤不想休学重读,只能比其他人更加努力和认真,那个用功的状态比卫楚桓这个高三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时候到深更半夜卫楚桓还能看见林欣鹤的房间里透出些许光亮,第二天他又能按时爬起来去上课。卫楚桓爱睡懒觉,早上总是掐着点从楼上飞奔下来,这个时候,林欣鹤已经在陪徐敏之听早上的广播。
林欣鹤在大人面前一向乖巧,笑眯眯地开口问好,但卫楚桓总莫名觉得那笑容背后流露出一些玩味。
他懒懒散散地打了个哈欠,从桌上捞走自己的那份早餐,习惯性地戴好耳机,准备开始听英语单词。从家走到公交车站,往常都只有他一个人,现在林欣鹤也来了,林欣鹤就跟在他旁边不远的地方,他思绪放空的时候就会习惯性转头,确认林欣鹤还在那里。
林欣鹤大概不会离开。
这个念头一经冒头就被卫楚桓立刻掐灭,但他习惯性地向后伸手,林欣鹤嘟嘟囔囔地抱怨他怎么就是不能好好看路,却还是牵住他向前走,带他避开来来往往的人群还有车辆,避开路中间那些障碍。卫楚桓心安理得地把自己的主导权交给对方,甚至没有想过自己会受伤。
等待公交车的过程中,卫楚桓已经停止英语听力的播放,换成另外的磁带,上车以后,他就能将耳机分享给林欣鹤,和对方分享同一首歌。
终于能够听见林欣鹤在自己身边轻声哼歌,他心满意足地露出微笑,靠到椅背上,似乎是困顿地闭上眼睛。林欣鹤专注地看向窗外的景色,晨起的阳光透过重叠的叶枝,漏下细碎的光点。公交车摇晃着行驶在静谧的清晨,车厢里还是空荡荡,没有挤满人群,只有几个同样早起的学生正在公交车上吃自己的早饭。
林欣鹤坐这一趟公交车三年多,对这条路上的景色都很熟悉。拐角处偶尔会蹿出一两只野猫,路边散落着不同的早餐店,最终越靠近学校附近,就能看见越来越多的小吃店,还有摆摊出来卖饭团和鸡蛋灌饼的小推车。
“下一站,新城中学,请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
机械女音提醒着睡意朦胧的卫楚桓赶紧清醒过来,他撩起眼皮又打出一连串的哈欠。林欣鹤看他也觉得困,不自觉打出一个哈欠来,赶紧伸手推了一把还是意识模糊的卫楚桓:“快点醒醒,马上下车了。”
“知道了,知道了。”卫楚桓终于睁开眼,摘下耳机开始收拾自己的学习机,把里头的磁带重新换回英语磁带,再放回到书包里。
公交车慢慢停靠在新城高中附近,两个人都背好书包,一前一后地跳下车。这可是林欣鹤第一天上学,卫楚桓尽职尽责地做好一个哥哥的本分,先把人送去班里,程尧旁边的位置一早就被卫楚桓预留给林欣鹤,他已经在网上嘱咐过对方多照顾点林欣鹤,毕竟自己在学校跟人隔着两个年级,并不同班很难完全照顾好对方。
程尧一向对这个靠谱的大哥哥很是推崇,对于卫楚桓的话自然是照做无误,但这并不妨碍他吐槽卫楚桓就跟林欣鹤他爸一样,什么都要管,什么都不放心。
卫楚桓不得不承认自己对林欣鹤的保护欲的确有些过于强烈,但他并不打算改正,这又不是什么缺点。等林欣鹤安然地坐在位置上开始整理满桌的书和作业,他才准备回自己班里。
在老师到班之前,教室里一如既往地热闹,升上高三这件事并不能给这些人带来多大的危机感,毕竟新城高中的升学率每年都很高,年级前五十就能稳稳当当的考上那所市内的重点大学,而卫楚桓在的班级正巧就是全年级最好的那个班,这个班里的最后一名都有年级前百。
这群并没有什么宏大理想的咸鱼自然维持着平时的状态,轻松的应对未来。虽然这其中并不包括卫楚桓,混在这些真正的聪明人当中,他经常感觉很有压力,就像现在——
他往前看,前桌俩妹子还在闲聊,手里捧着新买的娱乐杂志对一个他并不眼熟的男明星吱哇乱叫;往旁边看,同桌正在奋笔疾书抄写英语单词,防备着待会儿自习课的听写;往后看,后桌甚至还没来齐,仅到的那个人正趴在桌上补眠。
卫楚桓沉沉地叹了下气,问了陈秋河上次期初考试的成绩。忙碌的陈秋河很勉强抬了一下头,回答道:“年级前五十应该有吧,上次的文综卷子出的很基础,赋分后的成绩我大概有270。”
过会儿,陈秋河才意识到哪里不对劲,反问他怎么突然问这个。卫楚桓这下反倒不再说话,开始大声读英文课文,认真地记背单词。完全被调动起好奇心的陈秋河放下自己手头的抄单词大任,开始戳着卫楚桓的手臂,想要问出个所以然来,全然不知危险正悄然降临。
英语老师敲敲玻璃窗面,陈秋河尴尬地转头和老师正对上目光,摊在桌面上的单词本已经暴露了她的所有罪行。
“出来,我先给你一个人听写。”英语老师朝她勾手,陈秋河哭丧着一张脸向外走去,妈的,卫楚桓肯定是故意的。
卫楚桓的确是故意的,他老远就发现英语老师正在往班级走,只不过路上和另一个女老师聊了一会儿天,偏微耽搁了几分钟时间,但和他的估算相差无几。他也不会承认,自己只是听到那个将近满分的科学成绩心生不爽,这就算是他对学神小小的报复。
人在学校的时候总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卫楚桓老是觉得自己这一天好像什么都没干,又好像干了很多事情,但时间已经莫名其妙的过去了。这是他无数个普通的日子里的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