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全息游戏游历万界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65章 番外一 万世通+朝阳小世界后世番外(第3/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林道安的记载很少,只有只言片语,但是这个名字却让所有朝阳小世界的现代高中生都如雷贯耳,究其原因,就是这个林道安,实在是太会交朋友了。

    就说刚才的那位万世通万谨言吧,他就是这个林道安的好朋友,给对方写了许多送别诗,其中有一篇还上了语文课本……尤其是在得知对方的死讯后,万世通还十分哀痛,情真意切地给林道安写了挽联,又写了一篇非常非常长的思念亡友的诗——没错,也在语文课本上。

    这也就罢了,毕竟谁没有一个好朋友呢?

    可关键的是,这个林道安不止有一个好朋友,而是有整整两个。

    他的另一个好友,更是重量级人物,那便是雍朝末期饱受争议的一代名相——徐覃徐明昭。

    每个高中生都知道,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徐覃徐明昭,除了是一位改革家、法学家外,还是一名被做官耽搁的文学家,他流传下来的文章不多,却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因而有很多都被选入了高中语文课本必背文选——是的,这就是每个高中生都知道的原因。

    要他们说,就算徐明昭没有成为影响当时雍朝时局的一代名相,凭借他写下的文章,也照样能名传千古,甚至说不得还不用像如今一样,饱受争议。

    而提到徐覃,就不得不提到这个林道安了,因为徐明昭流传下的文章不多,其中少部分,是在针砭时弊、提出策略、申明改革的必要性,不过后续这样的文章越来越少,因为徐覃大权在握之后,已经不需要写这样的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在政务上直接实施下去就好了……那便先不说这少部分,来说说这剩下的大部分——没错,徐覃流传下来百分之八十的文章,都在写这个林道安。

    他写的,乃是常见的思友文。

    是的,在文人当中,思友文是很常见的一种文体,但是放在徐覃这个改革家、法学家身上,那就显得有些不寻常了。

    而有趣的是,有一次,万世通和徐覃几乎在同一时间给这个林道安写下了思友诗/思友文,但是万世通全篇都在吊唁对方,表达对亡友逝去的哀伤,但是徐覃的文章中就固执地认为这个林道安没死,只是失踪,并且开始委婉地呼唤对方早点回来。

    由于这两段相互矛盾的记载,因此,关于这个林道安死没死,究竟是什么时候死的,也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而后续这两人的思友诗/文中,也是一如既往,一个认为对方死了,时常吊唁,一个认为对方没死,不停搜寻。

    可以知道,在官方记载中,林道安的下落是“求道而去”、“缥缈难寻”,说得很高级,其实意思就是失踪了,找不到了,人不见了。

    至于是死是活,没个准数。

    但是后面又被人加了句话:“或有归期。”

    因而,以往的史学家们基本上都公认这个林道安应该是没死的,至少在当时没死,都更倾向于徐覃的话。

    不过后面这个结论就被人提出了质疑:如果这个林道安真没死,那他怎么不回来?要知道,徐覃的所有文章都几乎在表达“友人在外面会过得怎么样”、“他究竟什么时候回来”、“他怎么还不回来”、“外面的生活是怎样子的”、“他究竟什么时候回来”、“他怎么还不回来”、“外面有那么好吗”、“他怎么还不回来”……这种情感。总结一下就是一句话——“他怎么还不回来”。

    尤其是近期在源江府发现了一座古墓,墓主人便是这个林道安的后代,上面清清楚楚地写了林道安英年早逝,未有子息,故而墓主人的先祖就被过继给了林道安。按照史学家们的测算,从时间上来说,林道安确确实实在年轻时便已经身亡了,而非如徐明昭所说的那样,只是失踪——在墓志铭中,还写着墓主人十分孝顺,经常去林道安的墓前祭拜先祖呢!

    故此,依照现在的主流观点,大家都倾向于林道安是失踪后身亡了,而不是像徐覃文中说的那样一直活着、只是去某个地方游历了。

    史书上所谓的“或有归期”,也许是徐覃自己叫人写上去的,毕竟徐覃当时大权在握,在史书上增减几句话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当时除了徐覃,没有一个人还认为林道安依然活着,这从他们历史记载中谈到林道安的一些语句里便可以看出来。

    至于林道安明明没有流传下什么出色的诗文,也没有在政治军事文化上有什么建设,完全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古人,却偏偏有那么多人来探究他的死亡……那都得亏他沾了好基友徐覃的光。

    徐覃,那可是能在互联网历史版块中屠版的人物,所到之处,一片腥风血雨,毁誉参半。

    爱他者赞他千古无双,恨他者斥他祸国殃民。

    有人崇敬膜拜他,认为他是被昏君世族拖累的清流砥柱,明明有力挽狂澜的经世之才,却被小人害死,导致王朝覆灭、山河重改;而有人则憎恶厌烦他,认为他是心肠冷硬手段残忍的无情酷吏,大奸若忠,是隐藏在史书下、王朝覆灭真正的罪魁祸首。

    徐覃的政绩大家都能看到,他改革了土地政策,带兵击退了北方戎狄,恢复了经济,规范了人才选拔制度,严厉打击了各地的违法犯罪行为,执法严明,公平公正……而他执政时的弊端也人尽皆知,重税的政策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律法的严苛更是让天下人都如履薄冰,更别提他还以重税养兵,好大喜功,不停对外征战,虽然扩大了国家领土,却也导致当时大量青年男子身亡,雍朝腹地十室九空……

    传闻徐覃执政时,京城文武百官上朝时皆会在袖中备一张白帕,用来擦汗,等这些文武百官下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