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外甥是雍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5章 对比(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还有千伶百俐的虎字三胞胎,以及博启那个健康结实的虎子。

    唔……

    感觉小名带着个虎字的,都有些非凡之处啊!一时之间,京城带虎字的小名儿层出不穷,最多的就是虎头、虎子。

    以至于某日胤俄烦躁的时候,就曾经皱眉挠头:虽说如今京城中,一砖头下去能打着三个虎头,小爷也照样宠着你。你好歹惜福些,别再整天老和尚念经似的让我学学学了吧?

    然后虎头不语,只一个杀鸡抹脖子的动作过去。让十阿哥啪地一声把书拍在桌子上,接着便摇头晃脑背起来。

    还在烦恼纠结,琢磨着这两位爷打起来到底该拉谁的侍从们愣,旋即长舒了口气。

    不过这些个日后之事暂且不提,现在只说庄亲王府的洗三宴。

    盼了二十多年才得这么一子,憋屈了大半辈子的庄亲王终于扬眉吐气。可不得狠狠置办一把,为自己正名,为宝贝亲儿子庆祝吗?

    当日席开百桌,连席上所用餐具都是从内务府网罗的好货。

    席间菜品更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样样不少。别的不说,就那踏雪寻熊里面的熊掌跟鲟龙鱼造价便相当不菲。

    还有一品官燕、佛跳墙。

    细一瞧那八凉八热八道点心的席面,竟是没有一样寻常货。

    除了因为福晋临搬回庄亲王府之际发作,孩子生在了别院,宴席也举办在别院,又因为席开百桌,场地多少有那么一点点逼仄之外,竟是没有任何不精致的地方。

    豪奢到宴席还没有开始,某些御史与六科官员心里就已经开始打腹稿,想着明日朝堂上怎么参庄亲王一个挥霍无度,为儿子洗三怒掷数万两的罪过了。

    阿灵阿百般劝阻无效,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哥哥定下这比皇子洗三还要隆重奢靡的菜单。

    这会子见状赶紧笑道:“爷这老哥哥呀,也是多年期盼终于成真,欢喜得不知所以了。嫂子年近不惑才诞下这么根独苗苗,更是如珠如宝。宁可开了自己嫁妆箱子,也要给大家伙吃顿好的。”

    “老哥哥虽然觉得有些过了,但也不好搅了嫂子的雅兴。只能忙不迭地将菜单送到宫中,让皇上御览。得到皇上明确批复之后,才紧锣密鼓地张罗了起来。大家莫辜负了他们夫妻的一番美意,都吃好喝好。”

    少整幺蛾子!

    人家虽然奢靡了些,但没欠国库一两银,也没贪一滴民脂民膏。便这菜单子,也都是跟皇上报备过,得了皇上首肯的。

    你们就算写了折子报上去,也只会弄得自己灰头土脸,还树下如此强敌。

    知悉他这用意的庄亲王笑:“哈哈哈,这一顿确实花费不菲。但人生至重,莫过于生死二字嘛。上到王侯,下到百姓,哪个不给孩子着重办一下洗三呢?”

    “本王此一生只得一子,自然更加万般看重,唯恐有丝毫不妥。至于钱财外物,倒在其次了。毕竟,福晋嫁妆丰厚,本王与本王这金儿子一年的俸禄至少也有一万六千两……”

    这数字大的,让他那几个曾起觊觎之心,甚至将庄亲王府视为自己囊中之物的侄子们眼红到差点捶足顿胸。

    却还得极力压制,送上重礼。

    期待着王叔有子万事足,越发宽容和蔼起来。他们先前的那些小算计都忘了,揭过去。

    不求做好叔侄,但求莫秋后算账。

    庄亲王:……

    真·不知道为什么,那几个蠢货总是喜欢想多。那送上门来的好宝贝,不要白不要。

    现在今非昔比,他可是有儿子要养,要给儿子存钱娶媳妇的人了!

    心中宽容些无所谓,手指缝可不能再宽容了。

    庄亲王眉眼含笑,将自家好大儿郑重地交在收生姥姥手中。

    当日福晋刚刚分娩完,就有接生嬷嬷为了夺取厚赏而抢着抱小世子出门。结果赏没讨到,反而差点误了卿卿性命的事儿早就私下传开。

    收生姥姥耳聪目明,自然是知道其中经过的。

    于是万般谨慎地接过小世子,忙不迭跟庄亲王保证:“王爷您放心,奴婢必然小心谨慎,将世子爷照顾得妥妥当当。”

    果然整个过程都流畅而又紧凑,面面俱到的同时还尽量节省点时间出来。

    免得这寒冬腊月的再把孩子给冻着。

    如此机灵晓事儿,就让庄亲王特别满意,直接吩咐人给了个整整五十两的红封。

    添盆礼就好大一个鱼龙变化盆都没装下的金银锞子,早就喜得收生姥姥见牙不见眼。如今又得意外之财,自然更加吉祥话不断。

    听得庄亲王眉眼含笑,差点直说会说你就多说一点。

    月子房内,庄亲王福晋远远地听着儿子响亮的哭声唇角笑容止都止不住:“这小子,可真是个大嗓门。”

    “可不是?”淑宁笑着点头:“隔着这么多重门都能清晰听到,可见小世子身子壮、嗓门高。日后啊,定然是个健壮又聪明的小巴图鲁。”

    说起这个,庄亲王福晋便笑:“巴图鲁不巴图鲁的,我倒也没指望。只盼着他能健康长大,快快活活的。”

    “日后再讨个漂漂亮亮的小媳妇,让我啊,也能过上几天含饴弄孙的日子。”

    说罢她还叹,希望小家伙的子嗣缘不会像她和王爷一样。

    否则,她可没有信心能撑到古稀。

    “嗐!”淑宁摆手:“瞧您这话说的,岂不知民间有言不怕儿女晚,只怕寿路短?只您和王爷好好保重自身,保险七十还能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