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始皇真不是我爹?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1章(第3/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寒又一次压低了嗓音。

    ……

    张婴趴在案几,任由两兄弟叽叽咕咕互相言语拉扯,他自纹丝不动。

    直

    到宫殿内没了声音,张婴手指轻颤,刚准备抬头时,忽然身体一个腾空,他竟是被人拦腰抱起来。

    他下意识扯住身下人头发。

    “嘶!还是第一个敢拽我头发的!”

    听到这话,张婴低头,发现抱起他的居然是公子高。

    公子高一边给张婴裹外袍,一边低声嘀咕:“阿婴,婴小郎君。你我相识一场,又是同窗,我笔记还借给你抄写过,也算是你半个先生。如今先生有难,你左右也得帮一帮。”

    张婴一愣。

    他还不知道公子高发什么疯,就听见公子寒在一旁说:“二兄,我也不知行不行得通,但父皇确实对这小子有几分特别。”

    张婴嘴角一抽:好家伙,原来是你在背刺我。

    出了门,外面正好飘起了细雨。

    公子高将自己的衣袍也拖下来,一件递给公子寒,另外一件则罩在张婴的头顶。

    “二兄,这……”

    “快跑。”

    公子高抄起张婴就往前冲,公子寒静静地看了一会前面两人的背影,但很快晃了晃脑袋,掩下眼底复杂的情绪,也跟着一起追了上去。

    三人都向着不远处一辆带顶棚的木软轿跑去。

    ……

    马车上,张婴正在拍身上的一些水珠。

    “阿婴,今日没去学室,不如来学点新的语句!也可以给父皇展示展示!来,我教你念!”

    公子高忽然很和蔼地凑过来,“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①”“以导之才;何能无失!以功补过;要之将来。②”

    张婴:“……”

    这都学的什么。

    又是忠言逆耳,又是将功补过。

    这公子高是想诱拐他去给人求情不成?

    张婴余光瞥了一眼老神入定的公子寒。

    如果只有公子高,看在同窗的情谊上倒也不是不能学。

    说真的,来秦朝这么久。

    也就公子高这一位长着一副知识分子的脸,实际上憨憨的,整日追求风花雪月,热爱偷懒躺平,没什么坏心思的朴素人。

    要不是年龄差距有些大,指不定能处成铁杆基友。

    但现在有黑曼巴中途插一手。

    张婴在心底默默给公子高说了声抱歉。

    他故意眨巴着懵懂的视线,学得磨磨唧唧,颠三倒四。

    张婴的心思,公子高不知道。

    眼见目的地近在咫尺。

    张婴还睁着一双圆碌碌的大眼睛,傻乎乎地瞅着他。

    公子高只想扶额,然后想抓住张婴的肩膀死命摇一摇。

    是早膳没吃饱吗?

    怎么连区区五个句子都能背得颠三倒四?

    甚至能背出反效果。

    诸如“忠言不逆耳”“过失怎可弥补”……

    公子高眼前发黑。

    之前三弟告诉他,父皇正因为遭儒家、墨家子弟聚众闹事,逼宫的态度而愤怒,所以将胆敢上街怂恿黔首的那一批弟子全部关入咸阳狱。

    父皇铁血的手段很快引起朝中博士、墨家人的不满。

    已经有三位儒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入宫求见,如今却被弄得惨兮兮。

    这其中便有他最为重视的夏夫子。

    听到有夏夫子的时候,公子高是懵逼的。

    自家与世无争,只喜欢折腾墨家器械的夏夫子,居然有一天胆敢做出冲撞陛下,甚至以死相逼的举动。

    他更慌的是,他很清楚,应该说所有人都很清楚……

    陛下,从不接受任何胁迫。

    你想死谏,那就去死……

    思及此,公子高又一次看向懵

    懂的张婴。

    虽然三弟建议得对。

    父皇看中扶苏,爱重阿婴,若是有他愿意从中调解,解救夏夫子的可行性会高很多。

    但是……

    此时,软轿停下。

    公子高沉默地抱起张婴往下走。

    公子寒看着公子高露在外面攥紧的拳头,眼底闪过一抹亮光。

    张婴则四下打量进入的宫殿。

    咸阳宫的宫殿风格真的好多呀。

    这一座宫殿虽然也是以黑色调为主,但屋内整体要亮堂大气许多,挂在四周的玄色帷幕在摆动时甚至隐隐透着点亮光,仿佛被特意打灯了一样。

    不,等等……

    张婴忍不住上前两步,伸手轻轻搓了下帷幕,瞳孔地震。

    这么奢华的吗?

    连屋内普通的帷幕里都绣着金丝增色?

    ……

    这时,里面忽然爆发出激烈的甚至是悲愤的哀鸣声。

    “陛下。儒家子,墨家子,何曾有过私心!您为何不能睁眼看看天下黎民的诉求。”

    “陛下!您岂可与民争利啊!六国初定,朝堂不稳,正是需要安抚民心的时刻。然而您却不分缘由,强行对天下百姓征收兵器。

    那些都是百姓们一点点积攒下来的!陛下您富拥四海,为何还要掠夺百姓的那一点贫瘠的资产。您,您这比商纣又好到……?!”

    “大胆!”“岂可说胡话!”“简直荒唐!”……

    最后一句几乎啼血而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