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边关基建指南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三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比赛毫无悬念是胖婶赢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 两方人都心服口服。

    只见胖婶种完的那一排田垄上,棵棵番茄苗傲然挺/立,迎风舒展着或三片、或两片翠绿的嫩叶。

    每棵番茄苗的距离, 标准得好像是用量尺量过似的, 从肉眼上看来几乎毫无差别。

    据说这样做是为?了保持植株间距, 降低种植密度,从而提高番茄的产量。

    不仅如此, 胖婶方才在将挖出来的种苗放入土坑中时, 伸出手扒拉了几下苗儿的根须, 是为?了让植株的根系舒展开来;将种苗种好后, 轻轻压实?盖在上面的泥土,是为?了让植株能?牢牢固定在泥土中……

    在经过一旁其他妇人的讲解后,他们才知道原来种番茄还有这么多学问, 可以说胖婶没有一个动作是多余的。

    反观东子那边, 一排长长的田垄上,只有三棵番茄苗种在上面。

    每一棵都种得东倒西?歪,原本在簸箕中很有生气的种苗此刻看起?来病蔫蔫的,且苗与苗的距离或大或小, 一看便知东子丝毫没有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纵使东子代表着他们男人的脸面,看见这样的对比后, 他们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对比赛结果有异议。

    除了马伟昌和几个同伙外,比赛就这样在皆大欢喜中结束了。

    现?在晋城人对这几位来教他们种番茄的妇人可谓是敬重?非常,甚至一口一个“先生”称呼她们。

    除了真?心佩服她们在种田上的本领外, 也是担心经过这一次的挑衅,妇人们会?拒绝将种田的本领技巧传授给他们。

    纵使再无知的人, 因着趋利避害的本能?,在面对能?教会?自己学习新知识的人物时, 也懂得收起?自己的自大。

    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湎于自己的无知还为?此沾沾自喜。

    好在,许玉兰等人见他们能?及时改变态度后便对之前的事既往不咎了。

    况且早一日?教会?晋城人,就早一日?有更多的人能?为?边关的发展出力,一切都是为?了少夫人的建设大计着想,她们可不是这么小气的女人。

    比赛结束后,许玉兰等人便正?式带着晋城人开始学习种番茄了。

    种番茄,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正?如东子所说,从簸箕中将种苗挖出来时,须得尤其注意不折损了根须。

    这些种苗都是盛玉在商城购买种子后自己培育出来的,泥土用的是营养丰富的黑土,土壤稀少且昂贵,且育苗时无需注重?间隔,是以簸箕中的种苗密密麻麻长在一起?,郁郁葱葱的嫩叶下,细长的根须交织错杂。

    好在泥土疏松,将种苗连根拔起?时只要注意力度和方法,这一步并不算难。

    有颤颤巍巍不敢动手的,许玉兰等人索性自己将种苗全?部拔出来放于一边,再接着教他们注意间距挖坑种下去便是了。

    和专门去晋城教晋城人种土豆的石头那些人不一样,许玉兰她们主?要的任务还是尽快将番茄种下去,教他们只是顺便的事儿。

    毕竟农时短暂,三、四月份是种植番茄最好的时节,也是种植其他作物的好时节,她们可不能?花费太多时间在教习这件事上。

    晋城人也争气,观摩着许玉兰她们的动作,自己慢慢摸索着种了起?来。

    若是实?在有什么不懂的,开口问她们便是了,这些“先生们”都很乐意将经验和技巧传授给他们。

    当真?切感觉到种苗在手中的触感时,内心的感受和远远看着时完全?不同。

    植物不会?动、不会?叫,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拥有生命的生物。

    种苗的生命尤其脆弱,那细嫩的根茎,无需用力,一折便断;它的生命力又?是如此旺盛,只需要保留有吸收养分的根茎,它就能?努力继续生长,即使环境并不优越,它也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将手中的种苗放入土坑中,盖上土,轻轻压实?。 颤颤巍巍的绿叶随风轻轻摆动着,无意中擦过尚未抬起?的手掌,那轻柔的触感如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

    手上痒痒的,心里也痒痒的,似乎有什么东西?要迸发出来。

    第一次种田的东子由衷感受到了亲手孕育生命的惊喜。

    站起?身,稍微缓解腰间的酸痛。

    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开垦后一块块变得平整的土地,田垄和田畦相连,种下的番茄苗便是从田垄上有规律地冒了出来。

    一行行绿苗,在裸露的土地上肆意生长。

    这些都是他们的劳动成?果。 近一个月前,这里荒草丛生的景象仿佛还历历在目。

    再睁开眼,便变成?了如今这种生机勃勃的场景。

    虽然番茄苗还未长大,但他们已?经能?想象到,再过几个月,这里将会?变得和之前经过的那片农田一样,郁郁葱葱,处处充满生机。

    而这些,都是他们一手促成?的。

    从除草开荒,到移苗施肥,一个个步骤做下来,晋城人能?感受到,自己与所处的这片土地联系似乎越发紧密了。

    种田是刻在华夏人骨子里的基因。

    不管是亲手参与一种生物从播种萌芽到瓜熟蒂落的生命全?过程时产生的成?就感,还是劳动过后终有回报的满足感,都足以令人着迷。

    以前在晋城时还不觉得,现?在站在边关的这片土地上,想到在日?后的日?升月落中,田地里将有一样或多样生物从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