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边关基建指南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七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北郊的书院还没建起, 而边关城内百姓的扫盲教育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位于西街的城主府被改造成了边关食堂,盛玉翻阅地契得知,临近城主府不远处, 邱己泽还有一间三进的小院子。

    盛玉大笔一挥, 将此地设为了北郊书院的前身——西街学堂。

    学堂由官府出资建设, 学堂的先生也?由官府出薪聘请,入学学费全免, 且每日中午由食堂免费提供一顿午餐, 若是学子在每月的考核中成绩突出, 还能有额外奖励, 据少夫人所说,这叫做——奖学金。

    这个消息一放出,便?在边关引起了轩然大波。

    历朝历代几乎都秉承“多子多福”的子嗣观, 大夏也?不例外。

    王公贵族三妻四妾, 子嗣贫瘠者甚寡,而农村虽多为一夫一妻,但每户人家也?少则有两三个子嗣,多则有五六个不止。

    子嗣之?间, 年龄差距不大,但一般是女子早早承担了家务事, 只有王公贵族之?家,才有心思花重金请来私人先生教习女儿读书写字,若是平常人家, 供养一个读书人已是不易,家中女子更是几乎没有接触书籍的机会?。

    时人以?读书人为贵, 奈何文化程度却普遍偏低,最大原因不外乎所需束脩及所学花费较为昂贵, 盛玉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惜以?免学费的方式鼓励更多人求学。

    “西街学堂将于明日招生入学”的消息,在公告栏一经贴出,便?在各家各户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不管是贪图免费的学费,还是节省那?一顿免费的午餐,所有人都在心中打起了小算盘。

    李家村,李大牛家。

    该户人家家庭结构乃是大夏乡村中最为常见的模式,李大牛与张兰英共育有三子两女,大女儿早已外嫁,大儿子、二儿子也?皆已成亲。大儿子生有一男一女,女儿十?岁,儿子七岁;二儿子目前只得一个女儿,八岁。小儿子和小女儿是龙凤胎,乃是老两口老来得子,现年十?七岁,两人皆未成亲。

    在战乱以?前,李大牛的小儿子李小宝是家中唯一的读书人,自小没干过什么苦力?活,五岁时便?被送入了城中学堂,集全家之?力?供养他?读书。

    夷狄入侵之?时,正是临近秋闱的时候,李小宝虽未取得什么功名,但因是唯一懂学问的人,所以?在家中地位颇高,且又是老来子,更是备受李大牛两老口疼爱。

    而他?的同胞姐姐李宝丫便?没这么好?运了,虽名字中带了个“宝”字,但得此名全仰仗李小宝的功劳——因当时有女孩儿能招来弟弟的说法,李大牛两老口认为,李小宝的降生也?有李宝丫的一份功劳。

    虽有这个原因在,比起同村的女孩儿,李宝丫在家中的待遇要略好?一些,但和她?们?没什么不同的是,李宝丫从会?走路起就开始学着干农活。在李小宝下学后和同村玩伴嬉戏玩闹的时候,李宝丫已经能够一个人把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

    后来盛玉接手边关,城中开始实行工分制,张兰英留在家中打理家务,李宝丫便?和哥哥嫂嫂们?一起领了田里的差事,从早干到晚,每天也?能有六七个工分进账。

    而李小宝因是城中为数不多懂学问的人,即使每天打摆子似的只在账房工作两三个时辰,一天也?能有七八个工分的进账。

    城中即将开学堂的消息一传来,心中最为慌神的不外乎李小宝这类人。

    正是因为目前城中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才能有这么一份好?差事。因他?做事态度不认真,掌柜的对此早有意见,不过是因为招人不好?招才隐忍不发。

    若是学堂一开,大家都学会?了算术认字,那?以?后城中账房还有他?的位置吗?

    工作一丢,没有工分进账,即使凭着多年疼爱,老两口可?以?供养他?一时,可?时间久了,哥哥嫂嫂也?不免会?有意见。

    且读书人多了,他?在家中便?再也?硬气不起来,光是想到这种光景,李小宝心中便?不免一阵发慌。

    李家尚未分家,家中大事多是张兰英说了算,李小宝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原本打算出门的脚步一转,往张兰英屋里去?了。

    他?来得也?巧,张兰英正在和两个儿媳妇商量将孙子、孙女送往学堂的事。

    孙子李铁柱现年七岁,若不是适逢战乱,早到了上学堂的年纪,好?在现在也?不算晚。李铁柱是一定要上学的,至于两个孙女,张兰英倒没想这么多。老大家的大孙女李春花,现在已经是做家务的一把好?手,再在家中养几年便?可?以?说人家了。

    让张兰英发愁的是老二家的闺女儿李春苗,也?是他?们?这场谈话的目的所在。

    “娘,春苗比铁柱大不了多少,铁柱能去?,春苗咋去?不得?”二儿媳赵秀红神情愤愤,仿佛要借这一句把多年的不满都宣泄于口。

    老话常说,疼大的,爱小的,中间夹个受气的,他?们?老李家也?免不了这个俗。

    往常他?们?老二家的便?因膝下只有一女受尽了婆婆和妯娌的冷眼,家里有什么好?事儿向来没他?们?的份。让春苗上学堂这件事,赵秀红今天怎么说也?要争上一争。

    大儿媳张凤珍双手环臂,在旁边说着风凉话:“铁柱是男孩儿,咋是你们?家春苗一个女娃娃能比的?”

    “女娃娃咋了?”赵秀红激动得唾沫星子都快喷到张凤珍脸上了,她?却还往前走近了些,“少夫人说了,女子也?能为边关的建设出一份力?,李铁兰带领的铁娘子水泥队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