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给古代名人送外卖[经营 美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2章 二凤:苏轼你可以造反啊!(第1/5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让儿子们抄偶像王羲之字帖五百遍!

    直播间众人和苏轼, 此时全都懵了。

    直播间弹幕在疯狂刷问号,然而苏轼却更加奇怪另一件事:

    “罗马?

    罗马在哪里?大秦有罗马这个地方吗?”

    嬴政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

    “放心, 再过几年就有了。”

    苏轼不太明白,然而等到看到那张世界地图, 了解了罗马就是经汉代丝绸之路去的、那么那么那么远的欧洲地段, 他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不是, 为什么?

    宋代的官家流放我也就算了, 为什么连唐太宗您都要流放我啊!

    我苏轼是个流放命吗?”

    “诶咱们可不能搞封建迷信啊,什么命不命的。都是迷信!”

    李世民一边帮助萌新苏轼破除封建迷信学,一边继续解释:

    “主要吧, 是你的诗词写的实在太好了,都是千古佳句啊!所以朕就很想多读几首。”

    苏轼:...

    不是, 你为了多读几首诗词你把我留在身边啊!把我流放了算是个什么怎么回事?

    苏轼一脸懵, 旁边的嬴政继续解释: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在寡人和他李世民的治下不存在国家不幸。

    所以就只能手动给你制造一点坎坷的命运了。”

    “对, 正好你在杭州当官也干的不错,手动流放嘛,地球仪点到哪里就流放到哪里。”

    苏轼:……

    【哈哈哈哈哈哈,可笑死我了!头一次听说因为诗写的太好被皇帝手动流放的。】

    【来, 我们采访采访一下当事苏轼的感想,是不是突然觉得你们大宋的官家还挺好的?

    最起码他们是真的想流放你!】

    苏轼:......

    苏轼是真的哽住了。

    为什么?为什么就不能换个人流放吗?

    他苏轼是跟流放过不去了是吧!

    【咦苏轼流放过很多次吗?我只听说过他在岭南吃荔枝来着。】

    【是啊, 要不是他荔枝吃的好,官家也不会很欣慰,又把他流放到海南了。

    要真说起旅游达人来, 苏轼这辈子做官和流放经过的地方, 比李白还多!大半个华夏都让苏轼跑遍了啊!】

    【震惊!我这个没空去旅游的打工人羡慕了。这样想想流放也挺好的, 公费出差公费旅游嘛。要是我,还要让官家再给我多流放俩地方去。】

    【就是,苏轼你究竟怎么得罪领导的,还一次一次又一次?说出来让我学习学习?】

    苏.公费流放.轼:……

    你们这些现代人都是咋回事啊?这真的好吗?

    【行了行了别瞎说!古代的那些地方穷乡僻壤能和现代的条件比?

    话说惨还是老苏惨。一开始王安石搞改革变法,有苏轼指出来了一些不妥当的地方,新党就可着他一顿揍。

    结果后来换了官家旧党上位了,苏轼眼瞅着都做到副宰相了,结果这时候,他却忽然站出来一个大逼斗扇到旧党脸上。

    说什么不能直接废除改革方案,新党的东西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叹气!所以再然后,新党旧党无论谁上位就都轮流揍苏轼一拳,直接给人整到海南了。

    要知道宋朝不怎么杀士大夫,所以,流放海南可是仅次于处死的罪了呀!】

    【苏东坡也太可怜了!那苏轼你不说不就好了吗。】

    【我最爱吃东坡肉:就是就是,老苏啊,你这次知道了直接闭口不言,再写两首赞美诗,说不定还能混个宰相当当,官途无量啊。】

    苏轼乍一看到我爱吃东坡肉这个网友名字,差点吓一跳。

    好在他已经发明了东坡肉,知道这现代网友们不是想吃了他,苏轼便笑着摇摇头:

    “不可能啊!我这张嘴啊,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王相公的变法虽有可取之处,可是百姓们并没有享受到多少好处,他当然得指出来。而旧党上位之后,更是对新党政策全盘否定朝令夕改,那伤害不可谓不大。

    他既然在其位自然要谋其政。不管结果如何,该说的话他总归要说。

    见到直播间弹幕都不理解,苏轼感慨一声,接着解释:

    “新党和旧党互相倾轧,也不像王相公还会为百姓考虑来。但是总有人要替百姓说话啊!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吃红薯去。”

    【不愧是千古风流苏东坡!呜呜呜。

    虽然你被贬谪了,可是那些上位的新党旧党,除了王安石和你苏轼,几千年的后人们谁还记得他们的名字!一个都没有!】

    【就是啊,虽然唐宋八大家都还挺出名的,但是要论其中我最喜欢谁,谁名气最大,那必须是你苏东坡啊!】

    【尤其是苏轼在杭州做官的那些年,当地方官当的可好了!把杭州建设的井井有条!现在西湖旁边还有个苏堤呢。

    过了一千多年,我们后人依然会怀念你苏轼啊!】

    听到网友们这样说,觉得自己免不了流放命的苏轼心中安慰多了:

    “没想到一千多年了,我写水光潋滟晴方好的那个西湖居然还在啊?真好真好!

    有空我一定要去旅游看看。”

    听到苏轼居然是这样被流放的,李世民和嬴政都皱了皱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