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给古代名人送外卖[经营 美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章 龙凤共游长城(第2/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不就是现代的开盲盒吗!

    宋朝人啊,可真会玩!

    在这关扑前排队等玩的人还挺多,祝晚晴也上前凑个热闹。

    便见着眼前摆放着一个一个的铜钱,按照投币正反来赌,赌赢了就能拿到好东西,赌输了当然就什么都没有。

    “哇,和田玉!居然真的拿到了和田玉!”

    眼看着前面那个赢家十分激动,祝晚晴也不禁有些手痒,跃跃欲试看向苏轼:

    “你不试试吗?”

    苏轼摸了摸鼻子,叹了口气。

    唉,这就得怪他这摩羯座的命,真是不好啊。

    和韩愈一样,命里带风也就算了,关键是他这手气,从小抽关扑就从来没中过!

    不过,这旁边好歹是个一千多年后的现代人,指不定跟她在一起,运气就变好了呢?

    想到这里,苏轼心里一喜,立马赌上祝晚晴的运气,一口气掏出四百文钱来,打算和祝晚晴一起开上他二十次!

    一人来十次。苏轼先赌。

    一次一次又一次,赌正面他就开反面,换反面他就开正面…

    最后,苏轼的二百文钱只回本五十文…

    苏轼叹了口气,让祝晚晴去试试手气。

    祝晚晴深深吸了口气,虔诚的在心里把玉皇大帝天神老爷三清道祖还有什么上帝宙斯什么西方神也全都拜过,并且赌上苏轼全部的气运,然后...

    二百文钱只抽到二十文…

    祝晚晴和苏轼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十分尴尬。

    “嗨,我还以为能蹭到苏轼你这个大学子的气运呢,结果好像和我一样是个非酋啊!”

    等苏轼知道什么叫非酋之后,顿时也乐了:

    “仆与祝娘子同为非之冠。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汝为首。(注)”

    这文绉绉看着挺高大上,大白话那就是,咱们两个都是非酋中的非酋,但咱俩一比,还得你是非酋酋长。

    祝晚晴:……

    这把非酋堵上气运之作,结果压根没回本。苏轼这下只得摸了摸瘪瘪的荷包问道:

    “小友,你还买吗?”

    本来,他作为东道主,是想给这厨娘结个账的,结果没想到这一把非的血本无归,怕是请不了人逛街游乐。

    祝晚晴四下看了看,冲苏轼招招手,等到了旁边一个偏僻无人的小巷里,立刻把空间里的东西拿了出来。

    于是,苏轼就看着这个看起来比他还穷、根本没有宋朝货币的厨娘,拿出了一盒如鹌鹑蛋那么大的珍珠。

    然后,只见她又拿出了一盒珍珠,又又又拿出了一盒珍珠…

    等到祝晚晴连着拿出五六盒珍珠,又把唐太宗大大送她的一些和田玉拿出来后,苏轼顿时目瞪口呆。

    “你一个厨娘,怎么这么有钱?”

    “唉,其实我从前也和你一样,是个一贫如洗还得租房蜗居的穷光蛋来着。”

    祝晚晴摇了摇手,但很快开开心心继续解释:

    “都得感谢嬴政大大和李世民大大的打赏。”

    苏轼:……

    好吧,厨娘都比他富,穷光蛋一个的苏轼狠狠的羡慕了。

    有了古董打赏,那便好说多了。

    苏轼带着祝晚晴去当铺换了两颗珍珠,很快拿到了十几贯钱。

    这下,就可在这宋朝街市上横着走了。

    祝晚晴打算先去淘了些青花瓷做的碗碟瓶子。

    作为宋人,苏轼还本想帮她长长眼,挑些贵的好的,结果祝晚晴摆摆手,指着那最便宜的花瓶碗碟:

    “挑大个的,越个大越便宜越好!

    到时候装个酸菜鱼,摆到桌子正中间多好!就算摔碎了也不心疼!”

    苏轼:……不是很能理解后代人的想法。

    这次她有三平米的空间了,祝晚晴一口气买了几百个青瓷碗碟和青花瓷瓶,还买了些手工雕的精致木雕。

    淘了半天后,她抬起头来,便看到了一群孩子们围着前面一个摊子,直嚷着大人们去给他们买磨喝乐。

    祝晚晴也跟着过去,等看到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泥人,这才明白,这磨喝乐就是宋朝的手办了。

    这些泥人有便宜的,黄土泥色,但也捏得栩栩如生。而有贵一些的,那就上了色彩,一个个看起来更加活灵活现。

    正好,唐代的陶俑加上宋代的磨喝乐手办,这一波可真是凑齐了。

    买手办如凑卡牌,简直让人停不下来。

    祝晚晴在孩子们眼巴巴的羡慕中,一口气买走了三十多个磨喝乐。

    拉了一波仇恨之后,苏轼和祝晚晴赶紧开溜,又来到了旁边一个美食伶俐的街道上。

    祝晚晴看着这人来人往的景象,奇怪问道:

    “不是说寒食三天不能开火吗?怎么还有这么多卖食物的?”

    “这你就不懂了吧?”

    见着这小厨娘看什么都稀奇的模样,苏轼也是一乐,十分骄傲:

    “我们宋人更有一句谚语,叫馋妇思寒食,懒妇思正月。

    不开火,那也有好多好吃的。比如面饭饼饵,还有以糜粉蒸的甜团,作麦粥,染青饭,糯米饭也好吃。(注)

    而且家家户户都要做枣锢飞燕,就是用面粉和枣蒸制燕子形状的面点,用柳条穿起来挂在门前,特别漂亮。(注)”

    有苏轼这个吃货大佬带着玩儿,哪个好吃哪个不好吃,哪里有坑需要避雷,当然是讲得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