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求魔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5章 紫辰动世(六)【加更】(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我若未将死,请你不要出手。◎

    时琉一抬下颌,那句便脱口而出。

    回过神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但话已出口,覆水难收,再反悔未免显得前倨后恭,时琉只好竭力绷着,任由魔用一种慢慢变得奇异的眼神将她上下打量个通透。

    他看她极深,就好像要拿眼刀将她一丝丝剖开似的。

    时琉终于抵不住那样的眼神,她抽离视线,断相思提握身侧,转身便要朝屋外走。

    榻侧,酆业身影微微模糊。

    下一息他便站在她面前的门内。

    时琉被拦住去路,一顿,她垂下睫。

    此时她心绪已然平复,再开口时,语气也安静而顺从:“我知道在你经历了那些之后,我不该也没有资格再让你救任何人。”

    “对你来说,他们不值得。你没有错。”

    ——所以即便是后来再想起鬼狱里死去的瘦猴和老狱卒,她难过,悲哀自己的无能为力,但也不曾怪过他。

    她和世人一样,早已没资格再要求他做什么。

    换了旁人作他,拆骨剥心之恨绵绵,逾越万年,再出世时没有杀个血流成河已是难得。

    她于他终究该与世人于他一样,蝼蚁而已,不必特殊,也不要特殊。

    “既然觉得我没错,”魔撩眸睨她,“那你还要去?”

    时琉抿唇轻声:“我和主人不同,玄门不曾负我。即便没有小师叔祖,我的修为,功法,剑术,都是玄门授与,师恩难消;即便没有晏师兄,我也是玄门弟子,匡救同门是本分,应尽当尽之责。”

    “……”

    魔听过之后漠然几许,却兀地笑了。

    他垂眸抚着长笛,听它难耐躁戾地低声清鸣,却也不在意,声音清冷微霜:“知道为何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吗?”

    时琉仰眸望他。

    魔低着眸懒洋洋说:“因为好人对自己的要求太过,苛责太多,永远心有挂碍,如何长命?”

    时琉想了想:“那祸害呢。”

    “底线甚低以至于没什么底线的,坏事做尽而‘问心无愧’,为了活下去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不问人伦,这种祸害,自然能遗千年。这是人性至恶之根,永远不可能从所有人心中拔除。”

    魔神态散漫地说罢,从门前微微直身:“那些小宗门内或是散落世间的,窥见过大道却又天赋不足的修者,便会将这一点人性的恶发挥到极致。贪求长生,为了一己之利,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时琉蹙眉:“他们中便没有好人了吗?”

    “有,但极少,”魔勾眸轻嘲,“除了少数天赋与运气都极好的,好人在这群恶狼里又怎么活得长久。”

    “……”

    见少女时而皱眉时而展眉,纠结郁郁的模样,酆业不由觉着好玩,想伸手过去,想起她在之前那座破庙里说过的,他又微微一凛。

    但终究还是没忍住,于是玉色笛骨代替指节,往少女蹙起的眉心轻轻一戳。

    抵住了,凉冰冰的。

    时琉一下子就回了神。

    魔收撤回长笛:“怎么样,还想做好人么。”

    “不想,”时琉说,“但应当如此。”

    “嗯?”

    时琉仰眸望他:“只有这样,世上才有好坏善恶的区别,你的冤屈才能被洗刷,你曾为三界做过的一切才有意义。”

    时琉一顿,垂眸但认真:“只有这样,人才是人,不是只被欲望驱行的走兽。”

    “……”

    魔敛淡了笑色,深望着她。

    从相遇之始,他便给她见尽世间人性丑恶,到头来她本心未易,动摇的却成了他了——

    即便少女没有抬脸,他看不到她此刻模样,也想象得出那双澄净透彻如无一丝尘埃杂质的眸子。

    你看她眼底世界,便觉世界兴许原本就这样无尘。

    这样映尽过世间丑恶也依旧无暇的琉璃心,他既已真正见过也触碰过,又如何能放任她落进尘埃被世间的恶弄得支离碎破。

    魔低垂了眸,似是自嘲地轻叹了声:“走罢。”

    他转身。

    “去哪儿?”时琉一怔,跟上。

    “救你的蠢货师弟。”

    “……?”

    蠢货师弟是可以结对存在的。

    时琉与酆业刚下到一楼,就遇上打探完消息回来的那名山外山弟子,对方听闻他们要去救袁回,立刻摩拳擦掌表示要随同前往。

    “我们三人还是不要同去,留下一人作应急,也便于与师门联络。”

    “师姐,我问过了,玉碑山的妖魔应当就是刚过化境的实力,有我和这位师弟为十六师姐掠阵,更能保障些。”那位山外山弟子殷切道,“也不必留人,我已经传剑讯回宗门,向他们禀明这边情况了。”

    “但你修为尚低,这一行可能会有些危险……”

    “这位师弟和我一样是地境,师姐放心,我们绝不会拖你后腿的!”

    “……”

    时琉百般劝阻无果,只得放弃,随这名山外山弟子跟着了。

    三人一行,朝城外的玉碑山方向走去。

    沿途,时琉不忘在一些从清早就一直留存的摊铺前问过,其中有几人对袁回有印象,她确认过了袁回确实是顺着通往玉碑山这条路出的城,身旁当时也确实跟着那个卖身葬父的小姑娘,这才放心。

    到了城外,越往山林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