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秋天会回来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7章 回来(第1/6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不试试怎么知道◎

    好像在哪儿见过。

    若是换个场景, 这话怎么听都像在搭讪。

    但此刻显然不是。

    秋眠抬眼,好奇地从头顶车内后视镜里看身后坐着的那人。

    “真的吗?我好像没什么印象哎。”

    “是真觉得像在哪里看过。”秦岐山眉心微微拧着,像在认真思索回忆, “按理来说,我第一次来南塔, 你又没去过京北,我不应该会有这种感觉才对。”

    “可拉倒吧你。”一旁的朱子兴一副看透他的眼神, “见着美女你就觉得眼熟是吧?”

    “可不是吗。”另一位室友钱兴文附和着,转瞬又好似想起什么,“不过再一瞧,好像确实有点熟悉的感觉。”

    “不是……”秦岐山还在想, “我真的好像在哪儿见过。”

    周引弦不动声色地掀着眼皮从后视镜里瞧了秦岐山一眼, 握着方向盘的手默默收紧了,却若无其事地扰乱他的思绪:“瞎扯什么。”

    他在寝室里年纪最小,可性格冷酷,浑身总透出些令人信服的压迫感,因此三位室友平常都还挺依着他。

    后半程车里安静了, 直到在周引弦订下的餐厅入了座, 钱兴文才恍然大悟地“哦”了声, 有些太明显的激动。

    “我想起来了!”

    引得众人目光都落在他身上,他却又有些尴尬似的摸了摸脖子, 冲着秋眠笑了下。

    “不过这么说好像不太礼貌。”

    他这话没头没尾的,秋眠不明所以,却还是大方微笑着表示:“没关系,你说。”

    “那我可说了啊。”钱兴文清了清嗓子, “我知道为什么会有熟悉的感觉了, 你跟周周那个师妹晃眼一看有点儿像, 仔细一看又不像了。”

    几人当年保送,住在同一个寝室,可专攻的专业和方向不同,后来硕士和博士期间自然也不在同一个导师门下。

    对于周引弦的师妹林曦,几人见到的时间很少,不过毕竟是他们院为数不多的美女之一,自然印象稍稍深一点。

    钱兴文这么说完,怕秋眠不高兴,毕竟美女大概都不太喜欢听别人说自己像谁谁谁的,因此立马找补——

    “其实也不像,你更漂亮。”

    这话落下,朱子兴跟秦岐山都朝秋眠看。

    秋眠起先愣了下,转瞬又笑起来:“林曦?”

    “你认识?”钱兴文惊讶,“不是吧……”

    “认识。”秋眠仍旧笑着,神色看不出任何不悦,也许此刻应当感激秋霜从前对她的那些强制性的淑女礼仪的教育,“周老师的师妹嘛,我们还一起吃过饭。”

    “那还真是巧了。”钱兴文忽地松了口气,“不过我挺好奇,你俩怎么认识的?”

    “我跟周老师是邻居,她来找周老师恰好碰上,一来二去就认识了。”

    周引弦点的菜陆续上桌,几人聊天的话题因此转开,秋眠也没太将这话题当回事,只当刚刚秦岐山说好像在哪儿见过她是因为林曦。

    几人是本科期间的室友,后来硕士和博士后便没在一个寝室里,但关系一直很不错。

    现在几人都有不错的工作,又是许久未见,席间交流热络又和谐。

    秦岐山心里还装着事儿,他总觉得看秋眠眼熟并不是因为林曦,而是因为确实好像是在哪儿见过这么个人的,但又实在想不起来。

    直至用餐接近尾声,周引弦的学生打来电话问问题,为了避免打扰好友聊天雅兴,他拿着手机出去。

    也就是在这时,秦岐山看着他拿起手机打了个抱歉的手势离开,才终于想起来,到底是在哪儿见过秋眠——

    周引弦的手机里。

    这认知叫秦岐山惊了一下。

    如果他没记错,当时他在周引弦手机里看见那张照片时,还笑着调侃:“哟,这美女谁啊,难道就是那位神秘的小女友?”

    当时好友什么反应?

    平常总酷着一张脸,好似情绪稳定得不会在那张脸上出现任何其他表情,却又忽地多出一抹浅浅笑意。

    那笑意很快消失,周引弦按了锁屏不让他多瞧,嘴上却没否认:“是。”

    除了寝室里的人,学院里几乎也都知道周引弦是有女朋友的人。

    倒不是他有多么高调,四处宣扬自己不是单身,而是追他的女生太多,说自己有女朋友是再简单不过的拒绝方式。

    大家都知道他有个女朋友,可却没有人见过,就连关系最好的几个室友,也只是知道他的女朋友跟他是同一个地方、同一所中学。

    除此之外,更多的信息,比如他的女友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多少岁、是个什么样的人……

    等等信息,没人知道。

    甚至,如果不是因为他明明每天都忙得要死却依旧抽出时间陪女朋友聊天、教女朋友学习,几个室友都要以为他说有女朋友不过是为了拒绝那些追求者随口扯的幌子。

    其实他没说太仔细,大家也都隐约能多少猜到点儿东西——

    他是提前保送本硕博连读,所以他谈恋爱时,那小女朋友应该还在读中学,而且成绩应该不怎么好,否则怎么能花他那么多宝贵的时间教她学习。

    当时他们还在读本科,其实学习任务远远没有后来硕士和博士期间繁重,学习和研究全靠自己意愿,课余时间上的安排相对自由。

    可秦岐山还清楚地记得,所有见缝插针的空闲时间,比如课间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