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08章 背后捅刀(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他一瞬有点炸毛。◎

    过了两天卫景平去钱庄点账, 问陆谵:“听说没有,郑王那个部将吕无疾放话说要领兵奔袭京城, 也不知陆熹大将军能不能拦截得住他。”

    “拦不住, ”陆谵头也不抬,用那种置身事外的凉薄语气说道:“陆熹,我那个堂兄是个文官,打不过吕无疾。”

    陆熹年少进士及第, 后来去云南府做了知府, 在当地“高筑墙、广积粮”, 垦田、办官学, 凭实力守西南边境二十多年太平, 论功被赐封为征南大将军,可以说他的青云路靠的并不是领兵杀敌建立军功, 连一丁点儿沙场经验都没有,你让他怎么敌得过吕无疾?

    打不过的。

    卫景平皱了皱眉:“……”

    听闻皇帝和一众老大人已经在商讨起用哪位老将军率援军赶过去了, 只是暂时还没有定论。

    “卫四, ”陆谵把一本账册往他面前推了推:“昨天魏琼魏财主介绍了个友人过来, 想要从咱们钱庄借15万银两周转半年, 借吗?”

    钱庄目前统共揽银30余万两,商贾魏琼借走7万两, 再放出去15万两的话,就没多少库存银子了。

    卫景平:“借,”他说道:“这一打起仗来,物价可能要上涨,想囤货的商人不少, 来钱庄借钱的人越来越多, 咱们正好抓住这个机会, 能放出去多少贷是多少。”

    此外,还要大力揽储,增加钱庄的库存银子量。

    陆谵拿出一张羊皮地图来铺开点着卫景平看:“卫四,想要多放贷就要多揽储,光京城一个正通钱庄不行,你说再选个地方开分号怎样?”

    比如说富庶的应天府,临安府。

    卫景平扫了一眼地图,许久之后,他的目光却落在紧临漓州府的新昌府上:“我记得新昌府的知府是姜听姜大人?”

    陆谵:“不错,是姜听。”

    “陆先生可知道新昌府防御怎样?”卫景平说道:“姜大人在当地的名声好不好?”

    “姜大人极好,”陆谵说道:“新昌府城墙坚固,郑王不会打他的主意。”

    郑王一心想打到京城,把云骁帝这个窝囊废侄子赶下去自己坐上龙椅,当然不会先跟姜听干一架。

    他忽然一拍几案:“对呀,如今郑王在漓州府起兵,当地商贾富户害怕他变着法子搜刮钱财,必定要卷了银子往外头跑,挨得最近的新昌府……咱们就在这里开个分号……”

    既然姜听靠谱。

    卫景平说道:“光开分号还不行,咱们得先跟姜大人联络上,想法子跟漓州府的商贾富户搭上线,只要他们有离开的想法,新昌府最好能去接人……”

    简单说就是,先让挨着漓州府的新昌府想办法把那边的商贾富户撬走,弄到新昌府去,从背后捅郑王一刀。

    嘿,说不定钱庄这就有客源了。

    陆谵:“可是钱庄开分号的事,不能光靠姜大人,还得出个咱们自己的人去着手经办才行。”

    姜听虽是个好官,却不知能不能和他们在钱庄这件事情上看法一致。

    卫景平:“嗯。”

    他也想到了这一点儿,新昌府那边须得有自己的人去办事。

    “我倒是有个人选,”他道:“只是人现在在翰林院,等着年底授官补缺了才能动身。”

    徐泓那小子不是想外放吗?

    还说不挑地方,随便哪个坑扔他进去就行。

    卫景平心道:新昌府那地方还行,他这不算坑朋友吧。

    陆谵:“这好办。”

    对于这件事,他这个前帝师只有多进宫两次约摸就能办到了。

    ……

    到了十二月初,朝廷忽然下旨,命翰林院庶吉士们提前授官补缺,选定官职后即刻上任。

    毫无悬念地,卫景平官授正三品的户部侍郎,张永昌和段凤洲补了正六品的户部主事,顾世安升为正五品的工部郎中,徐泓外放新昌府,任通判,管钱谷事……

    圣旨一下,京城……动静不大。

    盖因郑王叛乱,朝廷正在对外用兵,像往年那种摆宴设酒没日没夜的来往互贺没有了,众士子们都在盯着战事,心思敏感甚至在想是不是要改朝换代了。

    想多了吓病的吓瘫的老大人们不在少数。

    赴任新昌府通判前,徐泓拎了一壶酒来找卫景平,淡笑道:“卫四,咱们怎么个道别法?”

    卫景平苦哈哈:“除了作诗,其他都行。”

    徐泓笑道:“你给我说个媒吧?”

    找个媳妇儿。

    卫景平:“……”

    这事儿真不好办。

    “也许你的姻缘不在京城呢,”他只能不走心地宽慰徐泓:“说不定去了新昌府桃花运就来了。”

    徐泓:“卫四,你一点儿都不像心疼哥打光棍的样子。”他看着卫景平腰里的金龟说道:“你这下可真成姚家的金龟婿了,给媳妇儿挣了个诰命夫人……丈母娘那边很宝贝你吧……”

    卫景平:“……当下哪有这份心思。”

    都紧绷着呢。

    他也想徐泓娶上媳妇儿,奈何认识的姑娘少,手边没资源,牵不了线,没法子啊。

    眼看着天色不早了,徐泓坐上马车启程去往新昌府。

    “徐兄,”送到城门外,卫景平对他作了一揖道:“钱庄的事就拜托帮忙了。”

    在授官之前,他和徐泓就促膝长谈过钱庄的事,徐通判高兴地道:“太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