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综穿之一路向钱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8章 七十年代巧媳妇3(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电影开始放了, 一家子才回来。楚妈和老太太是一脸的笑意,果然都很满意。楚爸脸有点儿红,身上还带着点儿酒味儿, 这是喝了?

    楚大哥身上也有酒味儿, 眼睛亮亮的, 跟李小槐提到刘青山的时候那个表情差不多,笑意在嘴角怎么压都压不住。

    看来这是满意了。

    人这个缘份呀, 真是没法儿说。

    一家子看电影都不怎么专心, 心里装着事儿嘛。

    回去的时候, 楚然就没跟李小槐她们一起走,跟自家人一路呢。路上就问,相亲啥情况啊?

    还能啥情况, “卢家说你嫂子年岁不小了,今冬订婚,搁一年, 来年结婚就行。”

    这么干脆, 那这可是够满意的。

    “没提啥要求啊?几转几响的,没要?”

    楚妈就拍楚然, “还没订婚呢,没到那一步呢。卢家啥也不缺,要了也是给闺女陪嫁回来, 不要我也给。”

    想得可明白呢。

    卢家是不缺钱的。人家解放前就是做生意的, 开那么大酒厂,半个龙城都喝三盛裕的酒。家底子厚着呢。又识实务, 捐了酒厂就保住了身家,住在那小院子里,日子过得也跟平常人家没什么不一样的, 可就是从来没见人家挨过饱受过冻。两个大闺女出嫁有例子的,陪嫁都不出挑,就是随大溜儿,但人家婚后的日子过得都不差,嫁的又不是有钱人家,不是娘家给补贴还能是啥。

    楚然笑着说她娘,“您这算得也太精了吧。面子你捞到了,实惠也落咱家了,和着好处全让您占了呗?”

    “你个死丫头,怎么说话呢。我那是算计吗?那是想让你哥以后日子过得轻省些。找个啥也没有,还一家子拖累的就好?啥时候能翻过身来?谁过日子不奔着好儿去?我跟你说,你给我眼珠子放亮点儿,别冲着长相去,长得再好也不顶饭吃,家庭不好,能拖累死你,你一辈子抗活都不算完。也不能找人品不行的。你别看小槐找那刘青山看着挺好,刘家那是啥根儿,以后有她苦头吃。以前怎么没发现小槐那丫头脑子不咋够数儿呢?你以后少跟她一起玩儿。”顺便教训起闺女来了。

    那刘家的根底不是啥秘密,刘青山的爹就是个二流子出身嘛,游手好闲的懒汉一个,武斗的时候发家的。革委会主任干了快十年了,一家都安排得明明白折的,三个儿子都是油水足的工作。两个闺女全嫁到省城进工厂当工人去了。原来三盛裕的东家之一的金家,还有一房没走的,几年前一次武斗,一群大老爷们把人家儿媳妇拎马棚去“斗”,回来那儿媳妇就疯了,没几天跳泡子里淹死了。金家才举家搬去外省的。那样儿的例子不少,公社上下的,谁心里都有点儿数儿。

    家风不行,子孙的品行,真是不好说的。

    老太太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了附和,“你娘说的对,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都记着点儿,少吃亏。”

    楚然抱着她娘的胳膊,“知道啦,知道啦,哪天您带我去省城,找那最大的院子,我看看谁家住那儿,主中他家儿子使劲,行不行?”

    把楚妈给气的,“你个死丫头,满嘴胡咧咧,你就会气我。还省城?还最大的院?你回家照镜子瞅瞅,你哪块肉长得像能进那地方的样子了?切。”

    行,这是亲妈,换个人不能这么埋汰人的。

    楚然这原身,长得不难看的,也没像楚大哥那样儿的个头,有一米六五差不多,算是高个了的。脸也不难看,真不难看,比那拉氏皇后好看。以后经济发达了,化妆品多了,再化上妆,妥妥的御姐范儿大美女好嘛。

    聊了胸平点儿,腰细脚长的,咋不好了嘛。再说胸平能怪她吗?那不是瘦的嘛,这年代的人,都瘦得很标准,皮包骨似的一个个的,没有肉可以长,能大到哪去?未来嫂子那么壮,也没多不平啊。

    别管咋说吧,楚大哥的亲事,算是定下了。

    楚爸楚妈念叨着,任务完成一半了,等再把楚然嫁出去,就算完成任务。干活儿都比以前还有劲儿,秋收的时候,楚家这一家子跟打了鸡血似的,社员们都笑呢,说这是找了好亲家,乐疯了。

    谁一说,楚妈就哈哈的笑,很高兴的接受这理由,表现得对儿媳妇是一万个满意,传得满公社都知道。卢家能不高兴嘛,谁不想自家闺女家婆家喜欢呢。

    订婚进行得很快,秋收一结束,就办了订婚宴。没啥可大操大办的,摆了三桌,两个菜,一个小鸡炖粉条,一个白菜炖豆腐,包的角瓜油渣馅的饺了。酒是卢家提供的。老支书是媒人,卢家爹娘加上卢大伯大伯娘,还有舅舅,到楚家来,两家子有商有量的,把婚事就算是订下了。

    楚妈很痛快,把能提供的条件先摆出来,让人家再补充。说了,现在一间半的房子,贴着西墙再补一间,单开门儿,既是两家也是一家。不分家,小两口还能有个自己的空间。五十块的彩礼,再给买一块手表,一个缝纫机,自行车也是新的,刚买不久,三转一响,就差一个收音机,不急着用,后年给补上。

    这些都是她算计着提的,手表和缝纫机加起来得五百块钱,再加上办婚礼,盖房子,没有一千块钱办不下来,半辈子攒得,也没有那么些,还得借上三百的债,不过他跟楚爸两个还能干,三百不算多,几年就还上了。

    卢家人一听这条件,卢爸与卢妈对了个眼色,又跟卢大伯对了下眼色,才说话。人家说了,手表家里给陪送,是早年亲戚从上海带回来的,孩子们都有,不用另外买了。缝纫机以后能挣钱,还是需要的,收音机听不听的无所谓的,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