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靠抽卡君临天下[基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3章 系统新奖励(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年一度的年节庆典正式结束, 各国参将大朝贺的使团,可谓乘兴而来,惊惧而去。

    就在使团临行前前一夜的宫宴上, 萧青冥兑现大朝贺当日的承诺,为各国使臣送上一份象征邦交的“国礼”。

    相较于来时, 使臣们的傲慢无礼,一味索要金银财帛的赏赐,如今在宫宴上, 一个个在各自的位置上正襟危坐,不敢有半分不敬。

    对启国天子所谓的“国礼”,他们一点都不期待, 甚至有几分抗拒, 生怕再来几次礼炮那般的“惊喜”。

    尤其是渤海国的诚郡王,自从当众签下归还盐场的协议, 他就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现在低头敛目呆在座椅里,恨不得把自己缩起来,千万不要被启国天子注意到才好。

    大殿上, 宫人们端着一个个托盘鱼贯而入, 每个托盘都用朱红的绸缎覆盖,被盘中的礼物撑起一段竖起的弧度。

    每一位外国使臣的桌前都有一份国礼。

    他们虽然怕萧青冥又来一场并不令人愉快的“惊喜”, 但盯着红绸缎的好奇眼神,依然很诚实。

    萧青冥微微一笑, 命人将绸缎掀开。

    明亮的八角宫灯下, 一排精致的玻璃杯壶套件静静盛在托盘上, 澄澈透明的玻璃壁, 在明如白昼的灯火下流淌着细碎晶莹的微光。

    不同于朦胧的水晶, 也不同于温润的白瓷,它清澈如泉水,能清晰地看见杯中所盛的一切,从酒杯、茶碗到高脚杯,细颈酒壶、圆肚茶壶,由小到大排成一列,应有尽有。

    宫人们将一瓶绛红色的果酒倒入酒杯之中,果香扑鼻,灯光自酒液折射而出,更添几分神秘诱惑的味道,吸引着酒客去品尝。

    殿上众大臣和使节们,纷纷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些透明的玻璃杯,犹疑着端起来细细欣赏。

    杯壁润泽清澈,非常匀称,肉眼看不见任何气泡,跟之前渤海国诚郡王吹捧的“渤海璃”相比,成色一个天一个地。

    启国天子称其为‘烧废的次品’,确实毫不夸张。

    “咦?这是什么?”羌奴国使臣发现托盘一角还有一枚巴掌大的玻璃镜,下面一只短小的手柄,缀有一串朱红流苏。

    他将玻璃镜拿起来一看,陡然瞪大双眼惊叫了一声,惹得其他人诧异侧目。

    “这、这是……镜子?!”羌奴国使臣拿起镜子的一瞬间,从镜面中无比清晰的看见了自己的脸,吓了一跳。

    人们照镜梳妆正衣冠,从来都是用的铜镜,铜镜不够清晰不说,还十分贵重,平民人家完全用不起,只有富贵人家才用得起铜镜,那些等身的大块落地铜镜,更不用说。

    听他这么一叫,众人立刻放下酒杯,拿起玻璃镜反复观看,时不时摸摸胡子眉毛,转动脸颊,无论哪个角度,都映照得万份清晰。

    使臣们啧啧称奇,巴掌大的小镜子,甚至能随身携带,有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整理仪容,比起笨重又昂贵的铜镜,别提多方便了。

    端坐在龙椅上的萧青冥谦逊地笑道:“一点不值一提的临别赠礼,不成敬意,还请诸位远道而来的贵客笑纳。”

    各国使臣如梦初醒,均称不敢。

    羌奴国时节对玻璃镜爱不释手,十分宝贝,美滋滋收下,心想这大约是来启国一趟最大的收获了。

    诚郡王这时已经彻底无言,面如菜色,如此“珍贵”的玻璃和镜子,竟然只说是不值一提?也太埋汰人了!

    那他们渤海国进宫的“渤海璃”算什么?破烂吗?

    在萧青冥眼里还真是破烂。

    反正玻璃烧制简单,原料不过是沙子一类的玩意,到处都是,镜子稍复杂一些,也不过是将玻璃一面贴上锡箔,再倒上水银,凝固以后就成了镜子。

    这些门道就没有必要告诉其他人了。

    ※※※

    第二天,宫宴上皇帝赠予使臣们的玻璃器具和玻璃镜的消息,不胫而走。

    没过多久,一场由宫廷举办的京城“御用贡品展览会”,正式召开,瞬间吸引了全城百姓和商人的注意力。

    展览会上,摆满了来自各州各城进献给皇帝的珍贵“贡品”:文兴县的精钢铁器、宁州的彩釉瓷器和绣锦丝绸,淮州的澄心堂纸和沁龙墨砚,雍州的羊毛衣帽,蜀州的蜀绣、蜀锦等。

    除了这些早已闻名遐迩的贡品,最惹眼的还是京州各大厂出品的物廉价美的实用商品。

    附带顶针的钢针套盒,一擦即燃的火柴,还有作为“国礼”赠送给使臣的玻璃杯具也在其中。

    尤其是那一面面造型各异的玻璃镜,一经放到人前展出,展台前立刻被商人围堵得水泄不通,问价的,求购的,甚至还有当场竞价竞拍的,为了几面镜子,争执得面红脖子粗。

    这些走南闯北的商人,个个都是人精,如此家家户户都需要的东西,背后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是个人都能看见。

    不止是玻璃镜,展览会上放出的玻璃制品还不少。

    渤海国的走私商商左同样挤在人群中,兴奋地寻找商机。

    这里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若非他兜里没几个钱,恨不得把展览会上所有的东西统统买下来,运到渤海国,翻上十倍卖给那些爱好奢侈的权贵们。

    商左好奇地拿起一面巴掌大的厚玻璃,镜面中间凸起,周围较薄,视线透过去,对面的物体瞬间变大,他将一本蝇头小楷的书垫在下面,那一串小字顿时变得又大有清晰。

    商左顿时啧啧称奇:“原来这就叫放大镜,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