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靠抽卡君临天下[基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9章 农村基础设施大改造(第2/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的窝棚,散发着臭气的猪圈,地面泥泞的泥土地,还有村民身上污蒙蒙的衣服,和沾染尘土的头发。

    村子脏,水渠更是脏不忍睹。

    有三三两两的妇女抱着木盆,在水渠边浣洗衣物,有村民挑了水灌溉农田,或者回家煮饭,有附近玩耍的小孩子,卷起裤脚在水渠里游泳嬉闹。

    还有农妇将家里的脏污垃圾往水里倾倒,顺便洗刷恭桶。更有甚者,就在水渠边的草丛里便溺,引得蝇虫乱飞。

    整条水渠都弥漫着一股臭气,越是往下游,水越见浑浊,越是臭气熏天,勉强靠着下雨和水渠的流动自净能力稀释这些秽物。

    可它下游的村子又是如何的景象,穆棱突然觉得胃里有些不舒服。

    村里有水井,平时村民多饮用井水,但柴火有限,尤其在冬天,除了富户大户可以烧热水喝茶,大部分普通村民都是喝冷水。

    而井水与水渠地下水相渗透,喝起来也带着一股淡淡的涩味。

    常年在这里生活的人,这样的水早已习惯了,可他们这些外人,有学子喝了一口,没多久腹中便传来一阵绞痛。

    穆棱自幼同样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本来也没觉得哪里不对劲,毕竟县城里也没有多干净,公用的茅房一个镇子也未必能找到一个,街角树丛间随处方便的,大有人在。

    只有较大的城市,才会有专门收集秽物的“粪工”,每日清早挨家挨户上门。

    如今他以一种管理者的视角,重新看待这样的生活,突然涌起一阵强烈的不适感,这些村民,完全可以生活得更好。

    突然一大群陌生人涌进村子,立刻引来了当地村民的警惕。

    当他们见到吴县令时,这种警惕非但没有放松,反而越发戒备起来,甚至还有农人悄悄抓了锄头在手上。

    他们有的好奇,有的冷漠,有的害怕地远远躲了开去,仿佛生怕是县衙来抓壮丁的。

    穆棱身为这一组学子的带头人,首先想聚拢而来的村民抱拳施了一礼。

    他头上戴着方巾,斯斯文文的模样,看着不像那些凶神恶煞的胥吏。

    “诸位乡亲父老,我等乃京城皇家技术学院的学子,按学院要求,同县衙一道,来附近的村子修筑旱厕……”

    他将此行目的略说了一遍,周围越来越多乡亲过来看热闹,听到修旱厕,大家先是一愣,继而齐声哄笑:“皇帝老儿管天管地,没听说还管人屎尿屁的!哈哈哈!”

    “旱厕是嘛玩意儿?是茅房吗?”

    “田里河里那么多地方,老子想在哪里方便就在哪里方便,管得着吗?”

    “那些腌臜物倒在河里就是,反正也会被水冲走的。”

    “费那个劲干嘛?事真多!”

    “不会又是什么收税的名目吧?”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笑声传得老远,穆棱倒还好,他身后几个年纪小的学子,不由尴尬地羞红了脸。

    手里拿着锄头的村民似乎是这里的保甲,上下打量他半晌,问:“你是官儿吗?”

    穆棱一愣,摇摇头:“我不是,我是秀才,我们都是皇家技术学院的学生。”

    保甲一听是秀才,诧异地多看他两眼,又问:“不会是来催粮税的吧?还没到秋收呢。”

    穆棱无奈:“不是。”

    他清了清嗓子,扬声道:“诸位乡亲,我们不是来与大家作对的,请放心,我们只是来帮助大家修筑旱厕,以后到指定地点如厕,方便收集粪肥,还有田地的施肥和灌溉……”

    他耐着性子说了半天,吴县令在一旁冷眼旁观,脸上仍是笑眯眯的样子,心里却不屑极了,连带着后面几个衙役,都在低着头捂嘴笑。

    上百年来,这里的村庄都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种田,交租,吃饭,成亲生娃,接着种地,交租。

    竟然有个秀才带着一群学生,跑到这里来修茅厕,简直闻所未闻。

    京城里的皇帝和那些大官儿们,也不知是脑子进了多少水,才想出这么个愚蠢的政令。

    穆棱继续解释:“我们学院是专门学习农事的,附近的泾河皇庄,现在用的肥料都已经替换成磷肥了,肥力比普通的粪肥还要强上很多,庄稼能长得更结实更快,大家平时务农,也该明白灌溉和肥料的重要吧?”

    村民们面面相觑,泾河皇庄他们当然知道,前几个月还拖走了一群作威作福的管事太监游街呢。

    只是一群看着就五谷不分,金樽肉贵的读书人,哪里会知道他们庄稼地里的事儿?

    见大家伙儿半信半疑,穆棱赶紧叫人把一架改进版耧车推过来,这架耧车是直接从附近的泾河皇庄借用来的。

    几个学生将改良耧车的用法给村民示范了一遍,这下倒是引起不少农人的兴趣。大家都是在田里伺候庄稼的,是不是好用,一眼就能看出来。

    拿着锄头的保甲只关心一个问题:“这耧车,是给我们的,还是要钱的?”

    学子尴尬地相互看了看,穆棱道:“可以先贷,等到秋收有了收成,再还钱就是。”

    这话一出,村民们立马警惕地退后了好几步,连连摇头,表示他们不要。

    穆棱等人皆是不明所以,唯独吴县令摇摇头,悄声道:“你们知道春种贷吗?前些年官府要求下面的村子必须借贷春苗和农具,还有耕牛,不管愿意不愿意,到了交税的时节,统一按照借贷的钱算,还有利息。”

    “名为借贷,实为变着法增税呢。”

    穆棱转念一想就懂了,前些年战事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