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灭世魔头重生为我师妹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星河流转, 圣贤院中,乐家堂如一座宝塔高耸入月,塔尖不停旋转, 千百种乐器演奏出的美妙音乐倾泻而出,如薄雾般笼罩着整个圣贤院。

    琴阁之中, 一曲合奏毕。秦怀璋猛烈地咳嗽了几声, 小厮长青忙端来一杯茶水。

    泡得是加急从浙江送来的新鲜茶, 大殿下一定非常喜欢。

    乐家教习穆言也放下箫, 稍作休息。他扫视阁内,见桌上放着一排高低不一的十二律管,管中放置有葭莩之灰, 极轻极细,管口用罗纱虚虚的盖住。

    “葭吹六管动飞灰, 便觉春从地底回。”穆言走上前,细细端详,“曾听闻为知晓月份,有能工巧匠制作出候气律管, 将十二音律与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对应起来。月份至, 地气动,使得对应律管中的葭灰飞散,罗纱浮动。”

    秦怀璋点点头, 柔声道:“孟春之月,律中太簇;仲春之月,律中夹钟……便知乐乃天地之和气。”

    “如今二月已至,夹钟律管之中葭灰却飞而不散, 看来地气虚弱, ”穆言忽然扭头, 望向秦怀璋,慢慢说道:“古语有云,地气虚,天气过盛,则民不可聊生。”

    秦怀璋握着水杯的手微微用力。

    君主为天,百姓为地。天地和谐,国家强盛有序,百姓安居乐业。若二者失调,天过盛,民怨苦;地过剩,朝政动乱。

    他不知穆言为何会说起这些。

    他很小时就被送到圣贤院,对朝政之事避而远之。虽然也常听到议论,谈及当今晟国君主苛政,赋税徭役繁重,大兴土木且对文字控制愈演愈烈。

    但……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也许是自己想多了。秦怀璋仰头将水喝下。

    穆先生为人向来温实,同自己一样,只痴情乐器不问世事。也许他只是在谈时节天气之变。

    于是秦怀璋站起身来,由着长青为他拢了拢大氅。他走到窗前,顺着时节之词继续说下去,却巧妙地转化了话题。

    秦怀璋道:“常言说,地效以响,而天效以景。穆先生观二月星辰如何?”

    “殿下实在为难穆某了,”穆言笑了笑,满头白发根根分明闪着银光。

    他诚心说道,“世人皆知,观星乃阴阳家的强项。当今阴阳家又以湘妃脱颖而出,听闻殿下幼时曾受湘妃教导,穆某如何敢班门弄斧?”

    “哼,要不是湘妃娘娘,我们殿下怎会离开皇宫,到圣贤院来?”长青在一旁撇撇嘴嘟囔道。

    “长青。”秦怀璋拧了拧眉。他出生不久,母妃就病逝了。他被寄养在湘妃娘娘膝下。

    湘妃是他见过最端庄最美丽的女人,她的眼睛就像星月般耀眼而遥不可及,她的话语永远神秘高深莫测,充满了无穷的魅力。除了父上,她似乎从未在意过任何人。

    直到她的孩子出生,也就是他的三皇弟秦曜,是第二个能让湘妃那双疏离清冷的眼眸中流露出温情的人。

    不久之后,宫中立长还是立贤的流言四起,同时,秦怀璋的咳喘病愈加严重。湘妃夜观星象,预言秦怀璋的天赋在乐家,且提到乐药同源,五音可疗疾。

    就这样,秦怀璋被送到圣贤院乐家养病,一待就是二十年。

    一缕长发拂过下巴,秦怀璋思绪回笼,看着被透明窗户隔开的外面的夜空,说道:“苍龙七宿龙抬头,看来是惊蛰将至,万物复苏。农民春种,欣欣向荣,岂有不可聊生之理?”

    他的房间总是要闭紧窗户,唯恐冷风吹灌进来伤了身子。这些窗户越做越精致,剔透澄莹,全然看不出,就像真的不存在了一般。

    这是最近新换的窗,大殿下一定非常喜欢,长青心想,他喜滋滋地望去。大殿下身材颀长,挺拔如松,高贵的发冠莹白,散逸着君子之风,全然看不出病体。

    然而就在下一秒,挺秀的身躯微微一颤。

    “殿下可曾听过苍龙卷轴?”穆言似随意问道,“传闻阴阳家正是得此卷轴,而从圣贤百家中流一跃成为佼佼者。”

    “……未知。”

    ———

    被无数人仰望的神秘浩瀚的星辰终于落下,带着诸多正等待着被发现的秘密。

    ——有人将其与天,与君王相连;有人却认为其与地,与民有关。

    无论如何,太阳初升,光芒洒向人间。惊蛰日终至。

    润禾镇迎来了大日子。

    御魂丹无聊地打了个哈欠,等今天过了,终于就能和小丫头回圣贤院了。圣贤院那帮老头还真是会选,选了岱屿岛上元炁最盛之处。

    叽叽的鸟鸣声清脆动听,卷卷好奇地伸爪去碰那白鹳,幼鸟伤势好得很快,机灵地从食铁兽的爪缝中溜走。

    青泷坐在白色的石阶上,白鹳有时被卷卷追地扑腾几下,她就安抚地摸摸它的脑袋。

    庭院里安安静静的。

    师兄正在屋内化“花神”妆。

    师兄又忘了她了,忘了裴淮序和燕瑶,还有卷卷。

    青泷用手扶了扶头上的“飞仙发髻”,小心翼翼地生怕它掉下来。

    这是早上她运炁结束,自外走回时,一位大娘帮她梳的。

    春祭到,润禾村镇上已经摆起了春集,熙熙攘攘的人群吆喝着摆摊售卖,势要驱驱镇子连日来的邪气与阴霾。

    少女孑然一身,与热闹人群擦肩而过。

    她身上还留着草地的青涩气味,一步一步从人群中穿过,脚步都放的很轻,不敢打扰了人间的烟火。

    单薄的衣衫和发被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