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随军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六十六章 延迟发车(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穿越不易,宝宝叹气。◎

    杨思情在上上章中缠着蓝巍说不想参加谁的酒席来着?

    好巧不巧, 卞玫下午也和新婚丈夫一起来户籍部办理户口。

    不同的是,他们是被户籍部打电话通知来拿户口本的。

    看来之前已经办理好了户口登记,相亲的手脚就是快。

    他们从户籍部办公室拐出来。

    冤家路窄的两对新人在户籍部办公室外面的走廊上劈面相逢。

    生活就是这样惊喜和意外。

    杨思情遇上跟自己有嫌隙的卞玫, 今天挂了大半天的笑脸迅速冷却, 握紧蓝巍的大手不高兴地蹙眉, 如临大敌似的。

    表情管理得不够到位。

    跟她相比,卞玫这个专业演员见到他们时只是微微一愣, 随即扬起得体的浅笑,同他们打招呼:“蓝同志, 小杨,你们好。”

    发出的是那种绵柔声音。

    身为专业演员,她可以利用技巧,让嗓子发出各种她想发出的音色。

    然后注意到他们左胸佩戴的小红花。

    鲜艳的红触动她心中失落的弦,眼神不易察觉的黯淡了几分。

    杨思情低垂着面眸,声如蚊呐:“褚凡哥, 卞同志, 你们好。”

    她装笑都装不出来。

    她仍在介意卞玫故意向军院里的人泄露她和蓝巍相亲那天,她也在场,诱导别人往“是杨思情抢走卞玫的相亲对象”这方面去想。

    这个茶花女!

    褚凡温和地问:“蓝哥, 小杨,你们也来这里办事?”

    “我们来登记户口,你们呢?”蓝巍说完别过头看一眼身边的杨思情。

    卞玫和褚凡能够走到一起,他由衷祝福。

    面对他们时没有一点不自在,更不会像杨思情那样恶意揣测卞玫嫁给褚凡是为了住到蓝家附近, 好方便恶心他们。

    “那巧了, 我们是来拿户口本的。”卞玫亲密抱住褚凡胳膊, 发出活泼的音色, “比你们早一步。”

    军院里的人都知道她和蓝巍相亲过,她有意赶在他们前头结婚,让别人看起来蓝巍才是被她挑剩下的那个。

    事关体面,她对结婚“细节”的把控很是到位。

    “恭喜啊。”蓝巍非常自然地向他们道喜,“我们今天才过来登记户口。”

    “也恭喜你们。”褚凡眼睛瞄瞄他们的左胸口,“我们月末摆酒席,两位到时候来喝一杯。”

    “有空一定过去。”蓝巍答应得似是而非,他没忘记上午某人哀求他的事。

    互相说了几句空泛的客套话,两对新人错身而过,从此各走各路,余生各自精彩。

    同为新婚夫妻,卞、褚这一对就没有杨、蓝那一对看上去那么蜜里调油,他们看上去有些寡淡。

    相亲结合的夫妻,难免会这样。

    互相谈不上喜欢,更谈不上爱情,相处起来就像一池平静的湖水,大部分时间相敬如宾,偶尔投一颗石子进去,荡起几圈涟漪,但也会很快归于平静。

    不过先婚后爱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至于登记结婚的这天晚上,杨、蓝有没有做第一次亲密接触?

    很遗憾没有。

    有个人搅黄了他们的好事。

    哪个人?

    大姨妈!

    大姨妈是阻碍阴阳交流的屏障,是女性公敌!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女性为什么会进化出大姨妈这样一个不是东西的东西,委实是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自然界疑案!

    他们在想法最浓烈的关口没办成好事,等待大姨妈离开的这几天冷静期内,热潮悄然退却,蓝巍于是另有盘算:要不再等等?让我查查攻略,预习好功课,争取在她那里得到人生的第一个高分!

    自信一点,向满分冲刺!

    杨思情呢,看自己生理期都结束了,某人每晚还照常回蓝家过夜,摸不着头脑的同时又不好意思主动提及。

    第一次她无论如何不能作为主动方,一主动就输了,他会拿这个跟她耀武扬威一辈子!

    反正敌不动,她也不动,动一下可是事关一辈子的荣誉!

    夫妻俩就这样在互相不知情的情况下,暗中拿最亲密的事较劲起来。

    事已至此,只能往后延迟发车时间。

    话说,蓝团长的“复习资料”都是哪里来的?这才是个疑案。

    三月末,杨思情称心如意没去参加卞玫的酒席,和蓝巍来到七十年代的上海拍婚纱照兼游玩。

    七六年的上海,是国内最发达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二大城市。

    城市色调比其他任何一座城市都要来得明丽,黄埔江上百舸争流,市中心一片繁华景象。

    上海开埠早,是最容易诞生资本家的城市,可惜文.革早期被恶性打趴下了一大批。

    史家做的是报业生意,在文.革中也受到波及,家族事业版图大幅度缩水,缩水的部分被国家接收,困难时期更是变卖了好几栋上海房产维持生意。

    史家现如今由史云大哥当家做主,住的府邸位于上海复兴中路,一栋三层楼、红砖风格的洋房。

    房子面积约五六百平,三面临空,有个前庭花园。

    杨思情从蓝巍处得知,史家原先不住在复兴中路,住的是华山路几千平的独栋洋房,那边是史家兴旺时期的住所。

    六十年代文.革早期,上海滩的资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