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之离婚后我干起了媒婆[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1章 [VIP] 建议开婚介所(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于主席的意思是, 介绍对象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要借着这次介绍对象的机会,给大家?传递一种正确的婚姻观。

    而让她产生?这种想法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 自?从到妇联上任以来,下属汇报上来的历年工作数据里?, 家?暴的数据竟是逐年上升。

    家?暴问题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尤其?是随着近些年妇女权力意识的觉醒,公众对家?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在这种社会文化之下, 许多?以前?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后忍气吞声的妇女们开始奋起反抗。

    而这也是家?暴人数攀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她们愿意将这种事情公之于众, 愿意寻求外界的帮助了。

    于主席告诉阮清, “我们针对家?暴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调研, 原先的观念认为, 遭受家?暴的妇女大多?是来自?农村地区,可经?过调研,我们发?现, 很多?城里?有工作的女性也是家?暴的受害者。”

    “我认为这就牵扯到一个婚姻幸不幸福的问题,以前?很多?人都是盲婚哑嫁,就算是城里?许多?思想上比农村人先进的人也不例外, 见一面就结婚, 没有经?过充分的了解,婚后自?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些矛盾积累到一定的程度, 就会导致更大的冲突, 甚至是动手打人。”

    “之前?针对农村地区青年男女的相看?活动你搞得就很好,覆盖面也比较广泛, 这次我也是希望你来协助,由?我们妇联和你们公社联合举办,将覆盖面再延伸一些,把全县的知?识青年也囊括进来。就是我之前?说的,给社会大众传递一些健康的婚姻观,那咱们不妨就先从这些知?识青年身上着手。”

    阮清听于主席说完,思考一瞬,心里?倒也认同?她的想法。

    “就见识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来说,知?识青年确实?比其?他群体要有优势,这是好的一面,可如果要搞集体相看?会,我认为我们也还是要看?到困难的一面。”

    “你说说看?。”于主席示意阮清继续说下去。

    “相看?活动虽然在农村搞得风生?水起,甚至这个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县城工人这一层次,可是再往上扩展,比如知?识青年,这就相当有挑战了,而这挑战主要来自?于他们接受过教育,有学识的人一般都是有傲骨的,要给这些人介绍对象,光有外在条件还不行,还得考虑内在,甚至有时候内在占比要比外在还大。”

    阮清说着,就拿小何举起了例子,“就比如说小何,要是按照咱农村的说法,他这都属于是大龄未婚青年了,我看?的出来,他本人对婚姻问题也是有一定压力的,但是他依旧还是抱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这说明他是非常注重另一半的内在的。”

    男的如此,女的也不例外。在这样的现状下,要是一上来就想仿照之前?搞集体相看?,阮清认为成功率不会太高。

    于主席听了她的话,陷入了沉思。思考良久之后,才又问道:“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阮清道:“不如两种方式并行,集体相看?为主,个性定制为辅。”

    所谓个性定制,说白了就是量身定制对象。

    阮清说完建议,稍微一解释,于主席就明白了,但紧接着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要搞个性定制,势必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就更多?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妇联和公社联合支持,人数上也是非常欠缺的,所以我建议成立专门的婚姻介绍所,然后针对性的招聘一批人员,培养专业的红娘团队。”

    于主席听着阮清的建议,着实?被惊了一下。

    “成立婚介所?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想法的?”

    阮清道:“这一路走来,我接触到了很多?未婚男女资源,我发?现婚介这一块儿的市场目前?为止几乎是一片空白,虽然社会上也有很多?媒人,可这些媒人往往都是单打独斗,职业操守、专业程度根本无法保障,这也是导致许多?婚姻悲剧的导火索。”

    “如果我们能成立专门的婚姻介绍所,培养专门的人员来进行说媒,一来是专业度能够保证,二来也可以适当的进行盈利性经?营,自?给自?足,为妇联和公社减少经?费压力。”

    阮清说的这些理由?其?实?全都是一些放在明面上的困难,就说减少经?费压力这一条,于主席之前?在公社的时候也搞过相看?活动,那一场活动所有的花销,全部都是公社领导跑断腿才申请下来的。

    一次两次还可以,可要是频繁举办这种活动,上面次次往下拨经?费,势必会给财政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可如果能自?给自?足那就不一样了。既能将工作干上去,又能不给上面增添麻烦。

    于主席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但她还是不敢当即拍板,问阮清道:“这个想法你跟你们公社的领导说过没有?”

    “这倒是还没有。”阮清解释道:“一来我刚调到公社,手里?一下子多?了很多?工作,目前?还在上手阶段,想要干成这件事,肯定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我现在还没有这么宽裕的时间。二来,我这个想法也是在工作中慢慢形成的,有很多?细节问题我还考虑的不是非常成熟,要不是今天跟你聊到这儿了,我可能还得过一阵子再说呢。”

    于主席想了想,说道:“这样,你让我再好好想想你这个想法的可行性,等我想好了,再跟你们公社碰头也不迟。”

    阮清见她这样犹豫不决,倒也不急着催促,只道让她慢慢想清楚了再说,或者也可以再做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