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二月中旬, 阮清给兰花打?听对象的事终于有了眉目。
吴家川有一户人家,家里弟兄五个。因?为家里太穷,老大在三十岁的年纪上举全家之力才娶了个媳妇。剩下其余的兄弟就只?能等?着看命中有无姻缘了。
这户人家一听说有人想要招个上门女婿, 关?起?大门商量了一晚上,也没?说定要将哪个儿子送人。因?为打?光棍的几个兄弟都想要争取这次机会。
手心手背都是肉, 当爹妈的不想表现的太偏心,最终再三思虑,决定将这个机会让给老三。老二是家里的顶梁柱, 地位仅次于老大,不能白白送人, 老四、老五相对来说年纪还轻, 要是这次能在老三身?上多?要些彩礼, 说不定就能给剩下的哪一个说个媳妇了。家里能操持家务的人多?了, 日子总能红火起?来。
他家算盘都打?好了,谁知道托人来说,阮清一听男方的年纪已经是二十八往上走了, 就有些犹豫。
“跟兰花差着年岁呢。”
来说和的人是吴家川的妇女队长,叫余向红。她长了一张利嘴,见?阮清不满意, 便劝道:“男人年纪大些才好, 会疼人。”
“不是说家里弟兄五个,剩下的啥情况?”
余向红只?好又把老四、老五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番。这两人论年纪, 都跟兰花差不多?,但在性格上老四性子沉闷, 老五性子活泼。
余向红介绍完, 又道:“老五是家里的小儿子,当爹妈的心里难免偏向一些, 受不下大委屈,老四性子太闷,我之前就听你说过,女方就挺老实的,这居家过日子,两口子都不说话?,反倒没?个趣味。我看来看去还是老三好一些,性格上既不像老四那样沉闷,又比老五多?了几分稳重,跟女方也算的上是互补。”
阮清听她说完,想了想,到底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我看就见?老四吧。咱先看人,能不能成还要另说。”
余向红道:“要不,你们?把这兄弟两个都考虑考虑,咱们?虽然?是给把关?的,可具体意思还是得要人家姑娘自己定。”
阮清听着就有些犹豫,“人家是一家子兄弟,咱们?在中间挑来挑去总是不好,还是看准哪个就是哪个的好。”
余向红再劝,“挑不挑的,是咱两个私下里商量下的,我又不会当着他家的面去说。阮副队长,咱实话?实说,我今天下了大力气给你说这个老三,其一确实有他家里人托了我的原因?,其二我也是觉得他们?两个脾性上更合适。”
“这家人虽然?是穷些,可也是我们?那里出了名的和善人,兄弟几个也从来没?有闹出过让人家看笑话?的事情,要不咋会一家子就先让老大娶了个媳妇呢?”
阮清点点头,道:“余队长,咱们?做的就是牵线搭桥的事,你说的这些我肯定相信。但你也说了,姻缘的事还是要看人家自己的意思。这样,这两兄弟我都跟女方家提一提,要是她家选定了一个,那另一个的话?题咱以后就提都不要再提了。”
“行,就照你说的办。”
阮清见?余向红答应下来,又问深了一层,“照你说的,他们?家也算是兄弟齐心了,可为啥守着五个壮劳力,家里的日子还能过成这样呢?”
余向红道:“还是在成分上吃了亏,前些年讲究这个,他爹妈差点拉扯不大兄弟几个,这几年虽然?放开了些,但到底是伤了根底,要想翻身?,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翻过来的。再者,前头老大媳妇是花了天价娶进门的,当时由我们?队上牵头,发动了全队的人,这家借一碗面,那家赊半碗油的。媳妇是娶进门了,可也是债台高筑。”
阮清了解了原委,心里就有了数。
晚上吃过晚饭后,她就到兰大娘家去说情况。兰花一见?她,就知道她是干啥来了,只?叫了一声“霞霞姐”,便羞的躲到厨房里去了。
兰大娘自从托了阮清,等?了这些日子,见?一直没?有动静,心里正急的不行。今天一见?阮清进门,连忙热情的将人迎到屋里,端了一盘子煮熟的洋芋,让阮清尽管吃,不要客气。
阮清推说已经吃过饭了,便直接进入了正题。
“在吴家川打?听到了一家,我来问问你们?的意思。”说着就将从余向红那里得来的信息仔仔细细的说了。
兰大娘听罢,沉默了片刻,问阮清道:“闺女,我听你话?里的意思是更属意这个老四?”
阮清道:“我主要是站在年岁上考虑问题,可具体过日子的事各家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喜好也不一样。说起?来,那余队长说的也有些道理,所以要相看哪一个,你们?还是要仔细想清楚的好。”
兰大娘道:“要不咱们?两个都先打?听打?听?反正那个余队长都发话?了。”
阮清道:“打?听可以,但要想当面去挑就不要想了。人家这样能说,可咱不能这样做,这又不是选妃,还能在一家子里可劲儿挑。”
她说完见?兰大娘有些不情愿,便又道:“大娘,咱的娃咱自己疼,人家的那也不是白捡来的。你想想,他家大人要是知道你要在两个兄弟中选来选去,能愿意不?再说了,兰花要是真和这一家有缘分,以后无论是和哪个成了,都会传出一个和丈夫兄弟相看过的名声。到时候咱家的姑娘还能堂堂正正的做人家的嫂子或是弟媳不?”她们?虽然?是招婿,可以后的亲戚还是要做的。
兰大娘听完阮清的分析,连忙道:“你说的在理,是我糊涂了。既然?你说老四好,那咱们?就相看老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