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拥朱羲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2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时间转眼即逝, 一晃就到了年跟前。

    自从在弗白楼见过萧瑢后,一直到除夕姜滢都再未见到他。

    姜滢也是后来才知, 那日琅一突然来弗白楼, 是因为徐听风父子死在了大理寺。

    弓|弩案很早就交给了大理寺,徐听风父子也不知是嘴硬,还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大理寺硬是没从他们口中撬出有用的东西,后来稍微放轻防备, 人就死了。

    若他们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便不会被灭口, 只可惜大理寺知道的太迟了。

    二人一死,弓|弩一案的所有线索便断了。

    大理寺卿也因此受了罚,陛下下旨命他彻查此事, 戴罪立功, 否则就要撤职。

    因为人是萧瑢带回来的, 这条线索断了, 大理寺卿便将注意打到萧瑢头上, 三天两头的求见萧瑢,试图从他这里磨出点儿头绪来。

    萧瑢掌理户部,年关节户部的政务本就极多,又被脸皮厚的大理寺卿缠着,萧瑢根本就腾不出时间来见姜滢。

    等他终于有闲暇时,已经是除夕了。

    除夕有宫宴,说到底他还是脱不开身。

    明郡王的心情可以说差到了极点, 进宫时, 脸上还染着郁气。

    相对来说, 姜滢这边要松快许多。

    经过几月的相处, 姜滢与家里人的关系渐渐走的近了,姜蔓姜笙早早就拉着姜滢去置办年货,姜澈的腿尚未痊愈,但已经能下地了,只要谨慎者些不再伤着就好。

    除夕这天,周氏忙的脚不沾地,小辈们则聚在一起做剪纸,贴窗花,府中上下一片其乐融融。

    姜笙踮起脚尖要贴窗花,被姜澈从后方接了过去,轻而易举的贴上。

    姜笙眉头顿时皱起:“哥哥你小心腿。”

    姜澈万分无奈:“郎中说了,我的腿如今是可以行走的。”

    “那也不能乱跑啊!”

    姜澈:“......”

    贴个窗花而已,哪能算乱跑。

    一旁的姜蔓见了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儿:“看的跟眼珠子似的。”

    姜滢笑了笑,没作声。

    若是兄长还在,她也定是将兄长放在心尖尖上的。

    “啊对了,年后六妹妹就要成婚了。” 姜蔓收回视线,突然道。

    姜澈兄妹闻言也走了过来。

    姜滢手中动作一顿,心中却冒出另一个念头,她已经有一月未曾见他了。

    自进京以来每次见面都是他相邀,他不递消息,她便见不着他,不过她倒也不是担忧什么,他如今管着户部,年关节忙是正常的。

    只是心里隐隐有些失落。

    她不敢去细想缘由,便刻意的将其忽略。

    “六姐姐?”

    姜滢回神:“啊?”

    她抬眸看了眼姜蔓几人,见都一脸兴味的瞧着她,遂有些不自在的偏过头:“怎么了?”

    “八妹妹方才问,六妹妹的嫁衣可绣好了?”姜蔓打趣道:“叫了六妹妹几声都未应,六妹妹在想什么呢,郡王?”

    姜滢面色一红,嗔她一眼:“胡说。”

    “嫁衣…”姜滢怕她继续揪着这事打趣,遂道:“还没有绣好。”

    这一月她过的也不能算很松快。

    周氏每日都来督促她的嫁衣,但是叫她拿绣花针杀人还行,拿它绣花…她委实做不到。

    她也不是不尽心学,她很认真的同周氏学了,但最后绣出来的东西糊成一团,连她自己都认不出来是什么。

    周氏倒很有耐心,饶是如此也还是没有放弃,日复一日的教着,直到除夕跟前忙了起来,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姜笙姜蔓都知道些内情,二人闻言对视一眼,好一会儿姜笙才道:“只有半月了,实在不行,还是请绣娘吧。”

    姜蔓也忙道:“是啊,这针线活很是磨人,不如请绣娘呢。”

    她前几日有幸见过六妹妹的绣品,怎么说呢…就像是一团线胡乱揉到了一起,很没法看。

    她极佩服母亲,竟也能教的下去。

    姜滢对此也没有很难为情,顺着二人的话道:“嗯,我也是这个打算,待年后便同母亲说说。”

    “对了,昨日听母亲说,三姐姐的婚事定下了。”

    姜蔓手中一个不稳,剪坏了即将完成的窗花,她只是顿了顿,便似什么也没发生过般,点头道:“嗯,定下了。”

    姜滢也似只当她方才是失误:“母亲说,是三姐姐相看人后,亲自点的头?”

    姜蔓点头:“对啊,那日相看与他说了两句话,是位举人,正在谋职。”

    姜澈突然问:“他不继续考了?”

    姜蔓摇摇头:“我没与他说上几句话,听他在谋官职,应是这么打算的。”

    姜澈遂没再吭声。

    姜滢有心想问些什么,却也明白有些话不能明着说。

    她问的是人是否是三姐姐中意的,三姐姐的答非所问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好啦,不提这事了,六妹妹的婚事在前头,该先紧着六妹妹问才是。”姜蔓笑着道。

    按理说姜蔓的婚事应该在姜滢前面,但陈举人那边还在孝期,要等一年,且亲事又是在宸王府后头定下的,眼下自然只能先操办姜滢的婚事。

    姜滢见姜蔓不欲再提,便也作罢。

    她问过母亲,陈举人虽原是庶民,没什么家世,但胜在肯努力,人瞧着也温厚,应承姜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