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对照组后,我进大院躺赢[五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1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原书中某些想不通的剧情,此刻也有了解释,比如谭康平是为什么会在下乡的时候娶了继姐。

    因为继姐也跟着一起下乡了,只是后面又回去了,所以书里才没有过多描述这段剧情。这也就导致了李明宛的措手不及。

    继姐的长相和过去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就连神态还是一样,笑起来都透着点示弱的坚强,就好像是等比例放大了一样。

    在李明宛满腹心思的时候,继姐已经开始介绍她自己,“大家好,我是北平来的李成玉。”

    “北平?”俞晓燕悄悄重复了一遍,然后小声道:“那不是和明宛还有谭知青一样吗?”

    俞晓燕人比较爽快,在厨房这么小的地方,她的悄声说话和直接凑在人家耳边没什么差别,李成玉大方承认,“是的,我们不仅同样是北平来的,谭知青与我也是旧相识。”

    李成玉直接承认的举动,看起来大气,其实也是一种昭告,昭告她和谭康平不同于寻常人的关系,尤其是在不说清楚的情况下,很难不让人多想。这个时代的男女关系没有后世开放,能被当着许多人的面说出来的相熟,一定有特殊的理由。

    一向严谨自律,从来没有和村里的姑娘闹出半点暧昧不愉快的谭康平,面对李成玉的话,并没有解释,可他的表现何尝不是种默认。

    继姐在经过城里许多年的滋养,还有谭父谭母的关心爱护,整个人都白了不少,说话做事也有点大家闺秀的意味,同样的动作,放在以前还有点不自然,像是装腔作势,到了现在已经变得浑然天成。

    包括取代原主得来的名字,李招娣也被改为李成玉。

    招娣招娣,是希望将来能有个弟弟,后面倒也有了,就是亲生父亲死了,千辛万苦生下来的男孩也不被承认。本来招娣这个名字就是类似乳名一般的存在,等到将来嫁人之前,就该取个正式的名字。李家人有意讨好谭家,加上李招娣的父亲早就死了,招也招不到新弟弟,索性就取了大名。

    大队长陈福田把李成玉送来之后,也没有多留,就这么走了。

    倒是其他人,因为突如其来的新成员,气氛尴尬起来。尤其是晚上的夜宵,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毕竟大家都还不熟呢,要是李成玉是个轴的,看见他们吃野鸭子,没有上交,等会儿嚷嚷着他们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可怎么好。

    值得庆幸的是,谭康平打破了这份尴尬,他直接上手帮李成玉搬行李,然后温润的和其他人介绍李成玉,并且提到了宵夜的事情。李成玉能在李家过得风生水起,她必然是个识时务的人,不可能做讨人嫌的事情。

    刚一接触李成玉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她还行,能顺着人说话,有些事也不太计较。

    她本来就是奔着谭康平来的,乡下她真的不会久待。

    比起李明宛不知道红岭村和陈家村离得很近,从小长大的李成玉却是知道的。如果可以的话,她一辈子都不想回到这里,偏偏这段时间谭康平寄回北平的信令她感觉到了危机。

    哪怕谭康平没有在信中特意提起李明宛,可是女人的直觉是精准的,她凭借只言片语就能感觉到谭康平的心不在焉。他不喜欢她,这件事李成玉一清二楚,以往对她也都是责任跟照顾居多,可那又怎样?

    只要谭康平能照顾她一辈子就够了。

    可下乡之后,她渐渐发觉到了不对劲,李成玉不允许她费尽心思得来的一切最终化为泡影。一旦失去了这门亲事,对李家来说,她就没有用处了,将来的她,会是什么下场都很难说。

    因此李成玉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她翻身的机会。

    她虽然看起来好说话,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谭康平的态度,想知道他究竟是对谁动了心,也好把这份心思扼杀在摇篮里。

    不仅如此,她还总是不露痕迹的显出她和谭康平非同一般的关系,以此来宣示主权。

    孙采蘋一直对大家都不亲近,俞晓燕人大方爽朗,但是人跟明镜似的,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就知道李成玉本质是个什么人。

    她有一次还悄悄抓住李明宛,提醒她不要和李成玉走得太近,“那姑娘看起来还行,可是接触起来,我总觉得她做什么事情都是有缘故和目的的。明宛,就当我多嘴,你还是少和她接触。”

    李明宛因为书里剧情的缘故,一直都很提防李成玉,她不相信自私到冒充原主、替代原主人生的人,会是什么好人。但李成玉表面功夫做的人好,所以当俞晓燕提醒她的时候,李明宛忍不住讶异,可见不是所有人都分不清是非。

    尽管没有明面上排挤,但私底下李明宛和俞晓燕对李成玉的提防心都很重。

    在没有认出李明宛是谁,又一时半会看不出究竟谁是让谭康平动心的人的情况下,李成玉和所有人都暂时是和睦相处的,她本也不在乎其他人。

    谭康平这个人内敛理性,和他父亲一样,既心有丘壑,又不死板迂腐,是最适合走仕途的人。他尽管喜欢李明宛,也不会表露出来,仅仅是从日常的相处中,他对每一个女知青似乎都一视同仁。

    他绝不是会让人轻易拿住把柄的性格。

    可人若是动心了,即便刻意藏匿心思,也会在细枝末节中发现端倪。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无法骗人。

    一同下工回知青点的时候,因为村里的道路泥泞,李明宛险些摔倒。谭康平没有去扶李明宛,也没有多说什么关心的话,可是时刻注意着谭康平的李成玉就是发现了他下意识抬手的动作,还有眼神中流露出的担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