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瑜死后,黎观月难得享受了几天的平静,匈蓝王女的车队就已然到了北疆城门下。再次见到她,黎观月还是不能从外表上看出来,眼前这位瘦小的女孩,会是江归月口中“运筹帷幄、心狠手辣”的人。
王女高鼻深目,脸部轮廓深邃,除了眉眼间依稀能看出一些中原人的特征外,其它完全是匈蓝人的长相。比起上次在京畿时她乔装打扮过后那种灰扑扑又平凡的样子,这一次,兴许是代表着匈蓝,又无需再顾及自己的兄长,十一王女完全变了样子。
她身着绮丽华美的匈蓝贵族服饰,额间、腕间、颈间都戴着光彩鲜明的宝石,朱唇一点丹蔻,眼尾上扬,整个人透露着一股锐利逼人的气势。
随行的匈蓝人都对她毕恭毕敬,连下马车时,都有人恭顺地俯下身让她踩在自己身上下来,明明是负主要谈判的官员,在她面前却连话都不敢大声讲。
看到她这种仗势,黎观月明白,匈蓝大皇子被扣押在大越、边境也出了乱子,这位十一王女一定是趁机夺到了不少权,才敢这样明目张胆、毫不掩饰。
果不其然,两人一坐下来,屏退了周围侍从后,十一王女就开门见山,先是感谢了黎观月当初在京畿的合谋相助,又说出了匈蓝此次不愿挑起争端,可以让出一些利益,希望双方各退一步,就此平息。
毕竟匈蓝内部正到了争权夺利最激烈的时候,没有人想节外生枝、再分神来处理和大越的争端。
而就大越而言,仗还没打起来,北疆就风雨欲变,百姓惴惴不安,更不用说前世黎观月真的见过打仗带来的惨状,所以,双方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也是她觉得最合适的,所以,有来有回地与十一王女交流试探了几回,她也就很痛快地答应下来了匈蓝的条件。
匈蓝驻军往后再退二十里、赔一年的粮草给大越,互市也就不必开了,维持过去民间货物往来即可,两人都很默契的没再提当初伤了应娄的那支神秘“匈蓝军队”。
话谈完了,茶也品得差不多了,却不见十一王女有结束会面的意思,倒是犹犹豫豫,几番迟疑。黎观月知道她肯定还有话要说,便不紧不慢地等,眼看着王女实在找不到什么话题了,她终于肯开口了:
“大越的长公主殿下,我还有个不情之请……此次前来大越,我还想要寻找一位故人……”
王女边说边思量,不确定到底该怎么说,才能在不让黎观月多想的情况下,让她帮自己找人,可令王女没想到的是,自己在这边一字一句地想说辞,等忐忑地说完后,就听见对面的女慢悠悠地道:“若是王女拜托,本公主当然会竭尽全力,只是,这个人情……我怕是承不了了。”
王女一愣,以为黎观月是想拒绝,脸色瞬间就有点不好看了,她语气生硬道:“既然这样,那就不打扰公主了。”说着,放下茶盏就要起身离开,黎观月见她急躁的样子,也不恼,而是淡然地开口,笑道:
“王女莫要着急,本公主这边还有个人想要见见你。”说着,黎观月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王女眯起眸子,蹙眉随意道:“本王还有事,阿猫阿狗的人就不见……”
她的身后门轻轻响了,王女边说边不耐烦地转身,在看清来人时,她不由得瞪大了双眸,眼睫微颤,说到一半的话蓦地被咽回了喉咙里——
几步远的地方,她心心念念找了几年未见踪影、原以为已经葬身兽腹的阿姐,就站在那里,一如以往般温柔平静地看向她。
“……阿姐。”
两人面对面站着,一个震惊一个淡然,王女看着对面的江归月,第一次有些恍惚,她有些无措地抬起手向前走了两步,动作间扯动衣衫,银饰玉器环佩叮当,玲玲作响,而江归月走来,衣袂拂动,一举一动间端雅柔美,已经是与她截然相反的举止神态了。
看到这一幕,王女的心突然微微刺痛了一下,莫名的异样让她本要伸出的手一顿,不落声色地缩回了袖口,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她就收起了异样,脸上神色适时地换上了讶异过后的笑,上前道:“阿姐,你还活着,太好了。”
江归月看着眼前已经几年未见的人,心头也是涌起百般滋味,当初尚是幼童的王女偷溜出皇宫,甩开众人非要来巷尾见她母妃曾经的“家人”时的样子,一转眼,已经是物是人非。
这对姐妹相看无言,只是默默落座,黎观月知道他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自己在这里干站着也不好,于是轻轻颔首,对着王女道:“那我便先行离开了,王女殿下,这里有充足的时间留给你们姐妹叙旧,还请自便。”
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江归月,黎观月便轻轻离开了,走时还不忘贴心地关好了门。
“咔哒——”门扉被关上,黎观月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屋内十分安静,午后柔和的光从窗子中透露进来,静静地洒在地上、桌上,王女腰间悬挂着的银饰将光折碎成片片琼影,投射到江归月的面前。
一片静谧,只有两人的鼻息声细微可闻,两人谁都没有说话,江归月低垂着眉眼,王女偏过脸,盯着窗外摇晃着枝叶的竹子,一言不发。
良久,一道带着微微叹息的声音轻柔地响起:“小若,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在怪我要走,到现在都不愿回头看我一眼吗?”
是江归月,她的眼眸清浅,盛着一点不易察觉的哀伤,看着十一王女轻轻说道。
王女蓦然回头,手不自觉攥了起来,声音里莫名干涩:“……不,我没有。”
……
黎观月优哉游哉地慢慢走出了宅院,远远地看见两个十分眼熟的身影站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