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只想要GDP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1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进了六月, 皇太后的寿辰便?近了。

    自从定了釜底抽薪之策后,她便?开始盘算如何做到?杀人不溅血——即没头脑人死了,但是血绝不能溅到?她身上。

    否则她别说是以先帝皇后的身份参与拣选下代新君, 怕连保全自身都?难以做到?。

    这就要求天子的死不能跟兴庆宫扯上关系,更不能跟翠微宫有?所牵连。

    毕竟不管冯家内部?如何争斗,外人眼里皇太后与冯淑妃都?是冯家女, 一笔写不出两个冯字来。

    可如此一来,难度就出来了。

    杀一个人的法子有?千千万万种,但想在不惹人怀疑的前提下除去一位天子, 却是难上加难。

    皇太后思虑再三?,最终还是敲定了毒杀的法子。

    鸩毒,见血封喉。

    可是问题又?来了,怎么叫天子吃下有?毒的饮食?

    因是先帝孝期, 天子并?不往后宫中走动, 每天只在太极宫和兴庆宫之间轮流打卡。

    太极宫就别说了,天子登基之后, 将其整治的如同铁桶一般,等?闲伸不过手去,各处送了膳食过去, 也是膳盒加盖封条,之后又?有?内侍验毒试吃,下毒之法无从说起。

    可若是在兴庆宫下毒……

    天子死在兴庆宫, 皇太后怎么可能脱离干系?

    还得?是在两宫之外的殿宇之中, 寻个由头行宴,才好趁势为之。

    皇太后顺着这茬儿往下想, 思路便?逐渐打开了。

    这个月初九便?是她六十一岁的寿辰,虽不是整生日, 但天子却早早下令大办,彼时宗亲勋贵并?各府命妇齐齐入宫,场面?混杂,正是动手的好时机。

    而事态也正如她所想那?般顺遂——

    冯兰若得?了圣谕,专心操持皇太后的寿宴,先协同礼部?拟定章程出来,然后再确定宴请的名单。

    皇太后做寿,承恩公府的人必然是要来的,宗室不可不请,再有?便?是京中勋贵,还得?遣人去问天子,可否有?想要示恩的臣下……

    名单列出来一瞅,好家伙,几百号人呢。

    兴庆宫是不成了。

    一来地?方没那?么大,二来宴饮前后都?须得?诸多人手操持,怕搅扰皇太后安宁。

    于是行宴的地?方,就敲定在了安福殿。

    ……

    今年的天气也怪,入夏之后阴雨连绵,屋子里东西难免发霉,人也总觉得?不爽利。

    等?到?进了六月,天气终于晴朗起来,连带着兴庆宫的宫人们脸上都?添了几分喜色,纷纷奉承皇太后说:“怪道说太后娘娘是有?福之人呢,您的生日近了,天也放晴了。”

    皇太后莞尔轻笑:“贫嘴。”

    外出散步时,再见荷花开得?正好,聘聘婷婷,清香怡人,不禁又?吩咐下去道:“过几日本宫做寿时,吩咐多采些莲子来作羹,这东西安心静气,夏日里最是合宜。”

    左右赶忙称是。

    及到?皇太后寿诞那?日,自清晨起,入宫的人就没断过。

    冯兰若虽是头一次操办这等?盛典,却将诸事都?操持的井井有?条,命妇们依从品阶被宫人牵引着入席列坐,得?脸些的还能往皇太后跟前去说说话。

    相较而言,宗室们便?要自在的多——命妇们是外人,宗室是自家人。

    宗室中辈分最高的代王到?时,冯兰若亲自去迎,执晚辈礼毕恭毕敬的将人请到?了皇太后所在的安福宫正殿。

    宗室的老王妃们知道她根底,难免在皇太后面?前夸奖几句:“到?底是太后娘娘调理出来的人,花儿似的娇艳,做事又?妥帖!”

    几个位分高些的太妃穿得?素雅,坐在下首处,附和的微微笑着。

    再旁边冯老夫人紧贴着皇太后,神色慈祥而和蔼,满脸尽是与有?荣焉。

    皇太后也笑:“快别夸她了,这孩子在家的时候便?有?些毛躁,难得?今个儿没出错漏,真是阿弥陀佛!”

    冯兰若虽为淑妃,然而在这儿终究只是个小辈儿,身上又?领着差事,附和着说笑几句,便?赶紧告罪离开,虽见了冯四夫人,却也无暇言谈寒暄,只略一点头示意,便?往前殿继续忙碌去了。

    如此煊赫热闹了大半个时辰,等?到?天子亲临之后,终于将气氛推上了顶峰。

    嬴政身上天子衣冠端肃整齐,先往正殿去向皇太后贺寿,郑重行了大礼,恭敬濡慕如同见了生母一般。

    宗室上了年纪的王妃们便?纷纷开腔夸赞天子仁孝。

    周王妃也在侧,双目依依不舍的看着久别未见的儿子,见他较之离家之时消瘦好些,眼底便?有?了几分泪意,赶忙扭头隐藏住,不叫别人察觉到?。

    天子孝顺母后,皇太后也是慈爱如一位老外婆,既知今日便?是他殒命之时,又?如何会吝啬于作态?

    左右也是一个将死之人了。

    皇太后一叠声?叫他落座,满脸的怜惜,又?问左右:“不是叫熬了莲子羹来吗?快些送来,六月的天,陛下一路穿着大衣裳过来,难免觉得?酷暑难耐。”

    左右赶忙将莲子羹送了上来——当然不会真的只送一碗。

    头一份儿是天子的,嬴政敬献给了皇太后:“母后在此,朕岂敢先用?当借花献佛!”

    皇太后笑:“这个泼猴儿,倒拿本宫的花儿来献给本宫!”

    笑吟吟的受了。

    嬴政领了第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