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筹粮,每年给予一定的利息返还,我让他找姜明允和林少游去办,先从比较富足的江州开始,这些事他们已经在做了。”
慕容雅博道:“靖亲王的想法总是不错的,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时,他们也不容易。”
萧庆宁没再说什么,接下来慕容雅博把话题转回军略上,然后再让其他人发言,听李良弼和侯莫张崇等人的意见,其他人各自补充细节,萧庆宁主持的军议氛围本来就好,所有人畅所欲言,一直持续到了晚上,萧庆宁悄悄让上官妙云出去准备了晚饭,留李良弼和侯莫张崇等人吃完饭才散场。
诸将散去之后,萧庆宁连夜给白靖文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公文谈公事,一封是私人信件诉衷肠,她本来还写了首诗,但觉得太肉麻便涂抹掉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年关,过完这个年就是武兆三年,也就是萧庆宁登基的第三个年头了。
从宣和十五年算起,大宁和大燎之间的战争便到进入了第四个年头。
这也是萧庆宁第一次在京城以外的地方过年,虽说正值战时,连州苦寒,也不比京城繁华,但由于她们在彰泰城那边打出了漂亮仗,接连收复了连州西部所有的城池,从燎军手中缴获了大批粮食、马匹和军械,加上京城那边源源不断给她们送来过冬的物资,这个年还算是富足的,而连州百姓这些年都是给燎人当牛做马,重获自由之后,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年节,萧庆宁每打下一座城便分给他们房屋、土地、农具甚至是牲畜,这些人便知恩图报,临近年关,数十万百姓自发捧着各种吃食到萧庆宁驻军地外跪拜劳军。
有的时候,人之所以会被当成神来供奉,无非是替穷苦的大多数人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而已。
萧庆宁用白话文写了一道诏书分发下去,让识字的人念给这些百姓听,内容很简单——连州是大宁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的子民就是大宁的百姓,燎人是抢夺大宁土地的强盗,是祸害大宁百姓的元凶,大宁皇帝萧庆宁发誓倾尽举国之力,率大军驱逐燎人收复故土,还连州百姓公道,不止连州,蒙州、辽州和武关郡的百姓一样,只要萧庆宁一日在位便一日跟燎人打到底,希望边州百姓支持王师,共同对抗燎人,以期尽快收复其他州郡,让所有大宁百姓早日脱离燎人的奴役残害,过上太平安康的生活。
而后,她让上官妙云带人遣散这些百姓各自回家,年三十当晚犒赏三军,再让慕容雅博代笔写了一份送去京城的新年诏书,内容主要是介绍去年的战争情况以及对今年的展望,这份诏书不日便会从京城下发到各州郡府县,传遍整个大宁的疆土。
去年今日,她们过年是在慕容雅博府中,今年今日,所幸人是物非,上官妙云、岳璃、慕容雅博他们都还在,只是换了个地点,换了景物,人还是那群人,除了白靖文。
白靖文今年不能和她们一起过了。
不过远在京城的白靖文并非不懂浪漫,他在信件里送了萧庆宁一份新年礼物,那是一朵他在咸安宫摘下来的红芍药,他把花瓣一片片铺开,花蕊也做了相应的处理,风干后压在一张平整的纸面上,摸起来有极薄的一层,就像在纸上开了一朵立体的花,这正呼应了他在信件末尾给萧庆宁写的两句话:
“咸安宫花草如旧,芍药一并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