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3章 岳芝的计谋(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巾帼女军合计三万人, 由萧庆宁和岳璃统一指挥,上官妙云、皇甫华玉和崔思慕分别领兵一万,脱离李良弼攻城的御营右军, 向彰泰城西门外官道出发。

    这条官道一共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笔直往西往蒙州方向延伸, 另一个往北进入连州西北部的小路, 也就是岳芝北行的小路,此时, 伊稚合速已经派了重兵在这里进行封锁。

    从地形上看,这条小路自然是易守难攻的, 它一边是凸起的小山, 另一边是彰泰城西的乱石坡, 上面长满了荆棘矮树, 只有中间相对平坦的小路可以走,伊稚合速留下的部队有两万人,但这只是一个动态的数字, 因为一旦打起来,燎军随时可以从彰泰城北门绕道过来进行支援, 萧庆宁和巾帼军的这场仗并不好打。

    再不好打, 都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得不打。

    她从金阳府过来花了两天两夜时间, 那么这段时间之内, 岳芝是否追上了金骨别术?伊稚合速是否找到了岳芝?都没有军报送过来, 反而是南云霁、慕容雅博和侯莫张崇那边不断送来消息, 虽然她们一致表示成功摁住了金骨乌虎和金骨阿隼那, 但萧庆宁知道, 这背后的代价必然是付出惨重的伤亡, 所以她们这里必须尽快打出结果来,早一日结束,慕容雅博和南云霁那边便早一日脱离危险。

    随着她的巾帼军全部集结,在和岳璃、上官妙云、皇甫华玉和崔思慕分析敌我态势之后,她们一清早对驻守南北要道的燎军发起了进攻,同一时间,李良弼的御营右军也配合她们从泰章城正南门发动进攻。

    在萧庆宁这边,由于燎军抢占了地形优势,伊稚合速留在这里扼守要塞的又是东路军精锐,使得萧庆宁的巾帼军陷入了苦战,李良弼那边,由于伊稚合速提前加固了城防,且留下了更多的东路军精锐,御营右军也是寸进不得,一时间,双方进入了鏖战的对峙阶段,如果从天空俯瞰,此时连州被分割成了三个战场。

    第一个是西北部岳芝和金骨别术、伊稚合速之间的追逐战场。

    第二个是萧庆宁在泰章城这边对燎人发起的攻城战场。

    第三个是慕容雅博、南云霁、侯莫张崇与金骨乌虎兄弟的正面战场。

    从萧庆宁这边的战略角度出发,后面两个战场是为了促成第一个战场的胜利。

    从燎人那边的战略角度出发,后面两个战场是为了救援第一个战场。

    双方之间的对峙转折点,正发生在第一个战场上,岳芝这个发起人也成为了终结者。

    第三日,随着岳芝的部队不断逼近金骨别术的残部,后面伊稚合速的前锋部队也咬到了岳芝的尾巴,虽然岳芝把伊稚合速引诱出城,但伊稚合速这个人并不会粗心大意孤军深入,给岳芝一丝一毫的机会,他带出来的东路军主力实际上有八万人,以首位衔接的阵型行军,在他的判断里,岳芝的亲军只有两万人,就算岳芝半路埋伏突袭,他的骑兵部队也能首尾相顾。

    事实上,伊稚合速的判断和行军方法都是正确的,他这么做岳芝的确没有任何机会对他下手。

    但是,他太想追上岳芝,太想尽快找回金骨别术,太沉溺于找回金骨别术了。

    这不能怪他,他必须保证金骨别术的人身安全,因为他是金骨别术的老师,燎国王廷唯一的太子师,他的政治生涯全部维系在金骨别术身上,可以这么说,等金骨别术接过燎国皇帝的大位,伊稚合速直接就会晋升国论极勒烈,也就是取代穆如山阙成为燎国的国相,成为燎国实际上的第一权臣。

    人一旦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去思考大局,他往往会变得狭隘,特别是对伊稚合速这种一个决策便能决定成千上人生死存亡的权臣来说,他不能被个人利益影响大脑的判断,显然,从伊稚合速选择带兵出城来救金骨别术的那一刻起,他就站在了自己的利益出发点。

    若不然,他现在应该是彰泰城下肆意砍杀李良弼的右军,再灭宋淳的燕州卫军,说不定还能逮住萧庆宁这条大鱼,可惜历史没有假设,战场也没有如果,当伊稚合速以首位衔接的稳定方法追击了岳芝三天之后,他终于追上了岳芝的“大部队”。

    只是,当伊稚合速命令前锋部队对岳芝的“大部队”发起试探冲锋之时,岳芝的“大部队”在抵抗一阵之后,彻底溃散了,伊稚合速发觉不对劲,为防有诈,赶忙命部队回撤,而后找到制高点进行观察,这一看便更加离谱,岳芝的“大部队”竟然往蒙州方向跑了!

    一股强烈的不安在伊稚合速心中升腾起来,他迅速做出反应,在最不确定的情况下做最确定的事——带领大军去找金骨别术!

    很快,伊稚合速成功在连州西北部与一身狼狈的金骨别术会合,但伊稚合速心中那股不安的预感越发躁动了,他高兴不起来,这太顺利了,顺利到没有丝毫抵抗,岳芝的亲军会是如此轻易让他们得逞的队伍吗?

    绝不是。

    多年来的行军经验告诉他,他一定错漏了某个关键的步骤,他必须马上做出调整,他顾不上劝慰金骨别术,命手下把连州的军事舆图送来上,他摊开地图仔细参详,当他往彰泰城方向看的时候,瞳孔赫然放大,背脊传来一股森凉寒意,迫使大喊道:“不好!中计!大军马上回撤!马上回撤!”

    然而,随着伊稚合速的疯狂呐喊,此时,岳芝已经带着一万五千人的精锐出现在了彰泰城下!

    伊稚合速追赶的“大部队”,其实是岳芝分出来的五千人,当这五千人成功把伊稚合速引到连州西北深处便完成了战略任务,他们马上往蒙州方向跟裴纶和陆巡的部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