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妻薄情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60章 哭临日(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寒暄间, 时间到了。

    安国夫人踩着点到达,老?态龙钟的?, 看得人心里发颤。

    程丹若嘱咐了穗儿两句, 将她搀扶到最前头,又请柳氏往前,自己跪在了第二排的?位置。

    众人默契地掏出帕子, 擦擦眼角, 开始哭。

    程丹若没经验,开头觑着别人怎么?哭。

    她们都哭得非常克制, 眼角通红, 时不?时落两滴泪, 也没有人嚎啕, 非常有节奏感。

    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人起个头, 其?他?人再跟着附和两声,贡献一些背景音乐。

    起头的?自然就是柳氏、杨首辅、昌平侯夫人等人。

    大家的?说辞差不?多。

    基本就是:先帝你这么?英明,怎么?就早早死了呢, 这是天下人的?损失啊!

    又或者:从今日起, 大夏失去了一位英主,苍天啊, 你真是不?开眼。

    还有:陛下,我们失去了你,就好像失去了我们的?父亲, 好伤心,真的?好伤心。

    然后?,其?他?命妇就负责“呜呜呜”“哀哉”, 等等。

    大约哭过一个时辰,第一轮就算结束。

    上厕所的?上厕所, 年纪大的?可以摇晃一下,被宫人“焦急”地搀扶到偏殿休息。

    安国夫人是头一个休息的?,然后?是阎太太,她们俩年纪大了,早退也正常。像杨太太这个岁数,就要?坚持到下午,才能“哀恸过甚”,下去休息。

    最惨的?是程丹若。

    她年轻。

    年轻就意味着要?坚持全场,从上午哭到下午,中间不?进食水(悲痛怎么?吃得下饭菜呢),最多上厕所。

    腿都跪麻了。

    为了防止腿废掉,程丹若偶尔会起来一下,跑去关心偏殿休息的?命妇。大家都懂门道,拉着她说话,好让她有空喘气儿。

    等腿部的?血液重新畅通,再跪回去扮演忠臣。

    临近下班,安国夫人重新出现?,跪了回去。

    她和程丹若挨得很近,两人轻声交谈。

    “我家云娘蒙你照看了。”安国夫人道,“这番人情,我们家铭记在心。”

    她今天力竭“晕倒”后?不?久,就在偏殿见到了女儿身边的?念心。念心不?止照顾她大半日,更是告知了贵妃的?近况。

    柴家早就知道贵妃出家的?消息,暗中也多有揣测,甚至做好了更坏的?打算,如今得知人安然无恙,今后?会在西苑修行?,甚至能与家人见面,多少松了口气。

    假如说柴家子弟不?爱富贵,肯定是假话。

    但?他?们都明理,知道自家的?富贵与前程靠的?是谁,心中也感恩。

    而安国夫人的?感情更纯粹一些。

    贵妃是她身上掉下的?肉,十几岁就进宫,前头七八年杳无音信,后?来封了位份恩荫家里,全家都不?用再过清贫日子。

    她十几年能颐养天年,靠得就是这个女儿,怎么?不?盼她好?

    “您过奖了,我什么?都没做,贵妃娘娘吉人天相。”程丹若并不?居功。

    安国夫人笑笑,慢慢吐出口长气。

    她也没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话,光嘴上说说没用,还得看以后?。

    两人又跪了会儿,临近散场之?际,荣儿来了,道是传皇贵妃的?口谕,安国夫人身体不?适,明日不?必进宫,在家哀思即可。

    安国夫人千恩万谢,满口称赞皇贵妃的?仁善。

    但?等荣儿一走,又同程丹若致谢:“多谢你关照,我这把老?骨头是真受不?住这冷风。”

    程丹若摇摇头:“是皇贵妃的?恩典。”

    安国夫人不?是很信,却没有戳穿,客气地与她作?别。

    晚霞西沉,阴沉的?天空似乎晴朗了一角,透出瑰丽的?色泽。

    程丹若仰头看了会儿风景,打起精神去永安宫。

    恭妃正在考察祝灥功课,王咏絮时不?时提点两句,母子俩其?乐融融。

    她就在门口问?荣儿有没有事,荣儿说今天一切都好,没什么?大事,她就进去问?了个安,便说要?再去承华宫看看,早早告辞了。

    恭妃一边哄孩子,一边用余光目送她离去。

    路灯微弱,羊角灯在寒风中摇晃,程丹若的?影子飘忽来去,好像随时会被黑暗吞噬。

    她心中有些歉疚,但?看了眼王咏絮,还是撑住了自己的?表情。

    今天免去安国夫人哭临之?事,的?确不?是程丹若的?建议。

    “贵妃出家,皇贵妃应厚待安国夫人,以显仁德。”王咏絮直白地说,“殿下登基后?,您就是六宫之?主,总不?能事事都依靠宁国夫人。”

    这话荣儿等人万不?敢说,可真实?地切中了恭妃心底的?隐忧。她和娴嫔做了十几年姐妹,可到头来,还是貌合神离,分道扬镳。

    她和程丹若又有多少姐妹情,今后?真的?能完全依靠她吗?因此,恭妃纵然忐忑,还是采纳了王咏絮的?建议,主动尝试做出决定。

    可程丹若来了却什么?也没有说,她又无端不?安起来,示意奶娘抱走孩子,单独留王咏絮说话。

    “姐姐为我忙前顾后?多日,我这么?做,恐令她心寒。”恭妃斟酌不?定,现?在就防备别人,未免有过河拆桥的?嫌疑。

    王咏絮在心里暗暗点头。

    看来,恭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