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妻薄情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8章 山歌响(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通判姓齐, 家里?几亩薄田,数个兄弟, 是典型的耕读之家, 全家供他一个人读书科举。

    然而很不幸,不知是天赋有?限,还是没?碰上对路的考官, 虽然早早中了秀才, 却蹉跎到近三十才中举。好?在“穷秀才,富举人”, 他中举后?, 家中积蓄了一些银钱, 可惜兄弟多, 也只?是温饱罢了。

    春闱之年, 他带上银钱上京,预备科考。可考卷一出来,顿时傻眼。

    太他妈难了。

    于是名落孙山。

    思来想去?, 与其自己再苦读, 不知何年能中,不如以举人的身份做官, 为儿子物色个好?老师。

    当时的他就是怀抱着这样天真的想法,被打发来贵州的安顺军民府当通判了。

    知府是和他同一天上任的,且只?有?第一天上班了。

    和通判不同, 知府是得罪了上头,被贬官至此,因此心气大失, 从不过问府中事务,不是下棋就是饮酒, 喝高了还去?山里?“悟道”。

    齐通判既羡慕他是进?士出身,被贬还能当知府,又不甘心随之沉沦。

    他的儿子被送去?了龙冈书院念书,作为父亲,齐通判想给儿子做个表率,让他知道今后?若能高中,该如何治理?一方,而不是像知府一样尸位素餐。

    然而,想做不代表能做。

    贵州这个烂摊子,知府都放弃了,别说齐通判。

    他干了两年多,啥也没?干成。

    初来的豪情壮志被消磨大半,若非突如其来的叛乱,齐通判可能也会在残酷的现实中放弃本心,最终与世沉浮。

    但他看见了改变的机会。

    安顺改变的机会,也是他改变命运的机会。

    举人碍于出身,当不了大官,可谁不想往上爬呢?齐通判知道自己的弱势,因而愈发需要一个后?台。

    都说“同进?士,如夫人”,像他这样连同进?士都不是的,大概和通房丫头没?什么区别。

    哪位大人物看得上他呢?

    他又该怎样做出一番事业,为子孙后?代做一个表率?

    答案近在眼前,就看他是否能抓住。

    齐通判决定献上自己的投名状。

    说实话,程丹若并未多注意齐通判。安顺军民府是军政一体的地?区,在大军到达后?,其控制权便转移到了军队的手中。

    加上知府已死,通判这个不知道几把?手的人,不过是个干活的工具人。

    她没?有?想到,齐通判有?这样的魄力,向她请兵抄家。

    理?由简单明?了,在叛军攻占安顺期间,有?个别大户子弟,与其来往密切,疑似通敌。

    他想借兵围一下人家的大宅子。

    程丹若:“……”怎么说呢,地?方官和本地?大户的斗智斗勇,都是换汤不换药。

    后?者靠胥吏和人脉架空,前者靠大义和名分威逼,但招数老不怕,好?用就行。

    她同意了。

    一夜后?,齐通判表示,曾经和叛军眉来眼去?的人已经下狱,各家为表忠心,决定献上钱财和人手,帮助修筑驿道。

    程丹若点?点?头,面上不动声色:“辛苦你了。”又道,“听?说令郎在龙冈书院就学?”

    “是,犬子资质愚钝,不求显贵于人前,只?盼能在圣人故地?感受教化。”齐通判十分谦逊。

    程丹若道:“虎父无犬子,令郎一定前途远大。”

    又命玛瑙准备一方砚台相赠。

    齐通判按捺住欣喜之情,从容告退。

    有?了本地?大户的支援,人手和银钱顿时充裕了不少。

    程丹若立时雇佣本地?的妇女,为修路的人做棉鞋。冬天已经到了,衣服少穿两件不一定有?事,穿草鞋在结冰的山间行走,却很容易冻掉脚趾。

    鞋是不要钱的,有?的人家为了这双鞋,全家老少出动,男的掘石头搬树,女的砍荆棘开路。

    开路辛苦,他们就唱歌娱乐。

    程丹若路过的时候,第一次听?见了真正的苗家歌声。

    “阿哥今冬去?修路,深山遍地?全是树。”

    “肩挑石头背上土,累死累活真辛苦。”

    “阿哥不要说辛苦,开好?道路就来福。”

    “卖了稻米买盐巴,白得一双好?鞋助。”

    “冬鞋穿在脚上头,想你就在心里?头。”

    “等到来年卖了米,换得银钱把?你娶。”

    “阿妹不求金和银,只?看一腔真心意。”

    “嘴上说来八百遍,从没?见你把?谁娶。”

    程丹若开头听?得十分感动,后?面直接笑场。

    但思忖过后?,立马叫来了金爱和赤韶。

    赤韶在金阿公的劝说下,并未留在永宁,和金爱回到了安顺,继续跟着金仕达读书。

    据耳报神金爱说,自从见识过赤江寨主的嘴脸,赤韶读书用功多了。

    “这是《汉夷本草》。”她布置作业,“你们俩照这个编几首山歌出来,等我回来的时候,若是能听?见百姓传唱,就记你二人一功。”

    金爱对这些事总是兴致勃勃,充满兴趣:“遵命。”

    赤韶却只?是安静地?应了声,小鹿似的大眼睛转了转,不知道思量什么。

    少顷,也乖巧地?答应:“是,夫人。”

    --

    程丹若在安顺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