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又写了两百章过后我终于写到这个梗了。 (23)(第1/11页)
听同行者说那山上有一座石碑,跟一位姓羊的古人有关,就是这个羊祜吗?”
危兰颔首道:“羊祜镇守襄阳十年,广施仁政,以德怀柔,深得百姓爱戴。他过世以后,襄阳城的子民们悲痛不已,在岘山上为他建祠立碑,其后又纷纷见碑而落泪,杜预便将此碑名为‘堕泪碑’。唐孟浩然登临岘山之时,曾有诗曰‘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便是用的此典。”
而当说起这“堕泪碑”三个字之时,危兰脑海中有灵光蓦地一闪,下意识望向了方灵轻,恰巧方灵轻这时也将目光投向了她,两人同时沉默思索片刻,方灵轻缓缓迈步走向悬崖边,崖下竟是滚滚河水,波涛不息。
她低首望着河流,沉吟道:“除了堕泪碑,还有沉潭碑。”
那滕六堂弟子问道:“那也是纪念羊祜的?”
方灵轻摇了摇头道:“羊祜生前曾在岘山上对他的僚属感叹过:‘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或许,杜预是有了和他一样的想法,担心千百年后,自己也成了湮灭无闻之人,于是他想到了诗经里的一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那弟子再次疑惑道:“什么谷什么陵?”
方灵轻道:“意思便是说,千百年后,沧海桑田,说不定高岸也会变为深谷,深谷也会变为高山。”
危兰接着道:“所以,杜预刻了两块石碑,在碑上记载自己的勋绩,一者沉万山之下,一者立岘山之上,并道了一句:‘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
在场众人听到此处,终于全都明了,那杜预沉碑于潭的目的,应是希望:若千年后江河变为了山谷,能有人看见那块记载了他生平的石碑,记得他的一生。
危兰道:“轻轻,你说崖下的这条河里……”
方灵轻笑道:“我们一起下去看看?”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06 19:03:47~2022-05-07 19:03: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47369005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凛、阿灯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放着老娘来 30瓶;墨瑾 10瓶;十分 8瓶;我是一条鱼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311 ? 沉潭碑 ◇
◎昔日芳草(五)◎
危兰与方灵轻水性佳, 内功更妙,才能够屏住呼吸,在许久之后终于潜入到河底最深处。
果然没有让她们失望, 事实证明她们推测得不错,一座几乎一人高的石碑就倒在前方。石碑两侧还有几条小鱼儿缓缓游动, 忽见水中出现两个人,那几条鱼儿似乎受到惊讶,又飞快地游走, 危兰与方灵轻则继续往下沉了沉, 随后伸手试着抬起石碑一角,颇觉沉重。
危兰想了一想, 朝着方灵轻做了一个手势, 旋即往上游去,半个身子浮出水面。而这时, 方灵轻运起六合神功的内力, 倏地将石碑一拍。
巨大的石碑受到冲击, 竟是瞬间飞出水面,危兰早已做好准备,双掌一推, 将半空中的石碑拍得更高,扬起语音道了一句:
“接住!”
岸上众人闻言一愣,继而便见一块大石碑朝着他们飞来,他们立刻了然,个个暗运内功, 分立四角, 在石碑飞到自己面前之时, 合力将它托住, 再将它放在了地面之上。
又过片刻,危兰与方灵轻便也从水中跃起,掠到了岸上,长发与衣裳都已湿透,水滴正顺着她们的衣角滴落至草地。
危兰转过头,替方灵轻拨了拨她额上湿发,道:“我去捡点木柴生火,你去瞧瞧那碑上都写了些什么。”
适才她们还在水底之时,已瞥见那石碑的确刻着字,只是在水中不方便细看。
此刻方灵轻点了点头,走到了那墓碑前,才发现原来石碑的两面均有文字,而其中一面刻着的乃是若干人名。她想了一阵子,指了指两个滕六堂弟子,吩咐道:“你数一数这碑上究竟刻了多少名字,你数一数这儿到底有多少座坟墓。”
随后,她脚步一迈,走到石碑的另一面,在心中默念起了面前碑文,不过片刻,危兰带着柴火走来,生起了火堆,两人便一边烤着暖火,一边继续看了下去。
这段碑文极长,大约有千字左右。
落款则只有三字:
——商霓雁。
而若要总结其大意,便是笔者自述少年时游走江湖,认识了五位志趣相投的知己徐载物与危行歌、温昭晴、郁景屏、留斐然,与他们在长江中心的小孤山结拜为了兄弟姐妹,而后一同联袂行走江湖,立誓要驱除胡虏,还天下太平。
而就在他们闯荡江湖的这数年里,他们培养了许多武学天赋不错、且愿意为国为民做事的穷苦少年,直到至正十一年,红巾军起义爆发,各地百姓纷纷揭竿响应,他们认为时机已到,也带着这些少年参加了起义军,合编为同风营,取“千里同风”之意,由他们统率。
如是者南征北战数年,他们六人却突然因为对某件事的看法不同,而起了分歧,闹了矛盾。
确切说,是商霓雁一个人与徐载物、危行歌、温昭晴、郁景屏、留斐然五个人之间的分歧。
但这点矛盾,还不足以影响他们之间十多年的情义,商霓雁本想慢慢地说服他们,谁知某天她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