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家[民国]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5章 我的小姑娘(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宋旸谷在人群里面排队, 副食品店门口不长不短的队伍,里面的人熙熙攘攘的进进出出,油纸包细细的麻绳吊着, 老老少少参差不齐。

    穿着差不多的军绿色或者是青色黑色的中山装, 再有就是穿着棉衣棉裤的扎着腰带的人, 各式各样的人带着各式各样的帽子,葱姜蒜地聊着, 小三子在他旁边,自己扶着帽子围巾,在人群里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 看遍了各式各样的鞋子。

    “皮肚还有吗?”

    “卖完了,松仁小肚卖的快, 限量的。”

    “明天几点到货?”

    “一早。”

    “几点呢?”宋旸谷撑着柜台,仔细地问。

    售货员看他一眼,挺体面个人不大懂人话, “我们凌晨四五点就开始上货了,您要的话, 早上七八点来就行, 都有,还要什么?”

    “不要什么了,就这些。”

    老三在后面直接就哭了, 什么也看不见,人家老大出来个子高, 宝珠出来会撒娇,能给人抱着在怀里看, 到他这里, 三不靠一样的, 什么也没有,只听见宋旸谷说一句不要了。

    宋旸谷回头看他,不知道哭什么,不太懂儿子的意思,“为什么哭了?”

    老三说不出来,就是哭,言语无法表达他这种落差感,自己语言组织能力不如姐姐,也不如哥哥会做事,就嗷嗷地哭。

    宋旸谷脑仁就突突的,弯腰拉着他到一遍,“你得讲,先不要哭,有什么事情讲什么事情对不对?”

    “小三子,哭没有用的对不对,你讲了会管用对不对?”

    老三就指着里面的柜台,还没看一眼对不对?

    “你有要买的东西吗?”

    老三抽抽噎噎的,买不买的,得看看是不是,多少好东西啊是不是,头顶上人家还有账单跟钱来回飞呢,这地方多大啊,里面全是柜台,哪个他也看不见。

    宋旸谷就抱着他起来,“对,你看,你得讲,不讲别人不明白你意思的,下次我们就不要哭了,有事情先沟通协调是不是,你刚才这样就很好。”

    小三子就欢喜了,大冰柜里面有雪糕的,这个他之前香港买过的,要吃。

    宋旸谷就给买,这可能整个北平就这里卖雪糕了,买了一兜子,家里孩子多啊,稀罕东西,说不定扶桑也吃是不是?

    挂着一车把的东西就回去了,老三这会也不觉得冷了,他觉得浑身热,人家自己带钱出来的,没花完,小荣给他的,老小嘛,家里招惹疼。

    扶桑做事情是真的利索,桌子都摆好了,大锅里面煮饺子呢,大力跟小荣几个人在喝茶了,看着小三子抱着雪糕吃,觉得孩子肠胃是不是有点铁了。

    扶桑买的还能说几句,但是跟宋旸谷不熟悉,就不好意思,等扶桑出来的时候,小三子都吃完了,三个孩子守着火炉子吃的。

    扶桑看着小三子,“钱呢?”

    小三子就掏出来,他是不丢东西不丢钱的,扶桑看着奶砖上面的包装纸条,“你给哥哥看看,有没有过期的了?”

    布谷看了看,“没有。”

    布谷也爱吃,大冬天就是冻死了,也爱吃雪糕。

    扶桑不带孩子坐席的,三个孩子也不要吃的,就围着小炉子,一人一碗饺子,什么菜也没给,省的孩子老来回地跑着要东西吃。

    给饺子吃就吃饺子,都教的很板正,不晓得要东西吃,从来桌子上放什么东西了,就拿什么吃,要是挑东西吃的话,扶桑跟宋旸谷比较有心眼,他们俩会挑三拣四地吃。

    没办法,平时就两个人商量吃饭,越来越挑剔,买反正就买两个人喜欢的东西吃。

    吃饱了,就绕着院子一个劲的玩,也不学习,也不看书,扶桑跟宋旸谷绝对不会愿意多费一点心思的,你说爹妈都挺聪明的,但是就不太喜欢孩子,带孩子就不太行。

    热热闹闹吃一顿,大年初一的时候,扶桑跟宋旸谷就带着孩子坐火车回了山东。

    山东老家那边没信儿,还是偏远许多,火车也慢,带着孩子累的很,扶桑对山东的感情很深很深,她出生在这里,小时候在这里长到六岁,她一生中最安稳最幸福的日子,就是在山东度过的。

    但是长大之后,山东就是伤心地,就算是现在,会山东依旧会心里觉得很悲伤,背井离乡,永远是一个人中国人心里,骨血里面无法愈合的筋脉拉伤,阴天下雨的时候,伴随终身的隐隐作痛。

    直到骨灰被灼伤,成为了滚烫的灰烬,也许才结束一生的遗憾与念想。

    她已经四十余岁了,阔别山东已经十余年。

    在她接近三十岁的年纪,大婚的时候回到了山东。

    这是她第二次回山东,且有预感,在这样的年纪,她的人生里面,也许这是这辈子最后一次回来了,也许是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血脉亲人了,其余的岁月,总是不可期盼,不能延长。

    元熊也不是二十出头的样子了,见一面总是沧桑多变,扶桑跟宋旸谷的日子好过,总是少见一点岁月的痕迹的。

    扶桑进家门,环视一圈,亲人都来接,她再抬眼,没看见刘氏,突然泪目了。

    凝视着王乃宁,泪珠子一个劲滚落,“妈呢?”

    话音未落便已经泣不成声,没有人通知她,无人跟她讲一声。

    早许多年,便已经去了,“你远在外地,不通音讯,后来有你的消息,但是离得又远,平白要你伤心,你日子也不好过,便压下来了,想着瞒住一年算一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