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小房间里的人商讨出了结果, 就开始点人的名字了。
这次来试二番的人差不多二十出头的人数,一组五人叫进去快速过戏。
沈意书因为是临时加进去的, 所以名字排在最末尾的地方, 和姜芜一起,单挂一个小组。
季向雨靠着她和她随意闲聊,试镜过程不确定性很多,甚至可能随机加戏。
但季向雨对沈意书非常自信, 起码对戏时偶有情绪对不上的时候, 沈意书一点就通, 不需要像从前同姜芜一样翻来覆去捏碎了讲。
她偷偷跟沈意书聊陈导。陈导是个脾气古怪的人, 对艺人的工作水平要求十分苛刻, 有传闻陈导挑刺能把艺人挑到爆哭, 擦干眼泪还得继续演, 不然陈导以后都不会和该艺人合作了。
沈意书听完还觉得挺有意思的, 应该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她读书时候很少被老师训斥, 就算偶尔迟到最多被老师点个名。
越到开考阶段心境越平和,沈意书和季向雨就着这个话题越聊越远。两人靠在一起, 从背后看上去十分恩爱甜蜜, 有人也在艳羡地小声跟同伴讲, 要是也能搭上季向雨这条高枝就好了。
“沈意书、姜芜准备。”有工作人员出来, 拿着花名册,朗声喊道。
“宝宝加油。”季向雨在她耳边小声地说。
沈意书点头。
姜芜周围环绕着不少小演员, 她咖位不比季向雨,但胜在身边没有沈意书,容易接近得多。
比起沈意书和季向雨对“方淼”一角的胜券在握, 其他人更多看好姜芜, 毕竟是出道多年的老演员。
她们围在姜芜身边, 嘴里说着恭维的话,都夸姜芜演技好。姜芜心不在焉地听着,眼光偶尔扫去两人的方向。
人和人之间是有氛围感的,像一层密不透风抵御入侵的结界,别人没办法轻易攻破,连缺口都找不到,无从下手。
沈意书和季向雨之间就像这样,仿佛仔细闻还能闻见恋爱的甜蜜感。
从小房间里面出来了五个人,个个垂头丧气。
工作人员又出来叫人了,季向雨松开牵住她的手:“去吧。”
沈意书点点头,往前走了两步。
季向雨又说了一句:“等你回来,我的方淼。”
沈意书蓦然回头,见季向雨眉眼间尽是柔和的信任,刚刚扣在她臂弯里的手臂松松交叉抱在一起,头发柔顺地披在身后。
真像是余灵了。
沈意书笑了起来:“会很快的。”
姜芜已经率先走进了小房间里,沈意书进来时将门合上,屏蔽掉了外面或是探究或是打量的眼光。
屋里有扇大窗户,下午懒洋洋的日光扑进来,催得人昏昏欲睡。但现场气氛是有些凝重的,甚至有些剑拔弩张的。
上次见过的姜老坐在几个中年人堆里,戴着个老花镜,神色仍然慈祥和蔼,不过是对姜芜而不是沈意书的。
沈意书进来时明显感觉到他不善的眼光扫过去,她没当回事,走进来,对着前面的人鞠躬。
坐在最上面的是个表情非常严肃的老头,眉头间的皱纹一看就是拍戏多年留下的产物,眼光锐利,很像是抓早恋的教导主任。
坐在他身边的是一个看上去脸很稚嫩的女孩,看脸最多二十岁,面容白净,头发随手扎了个丸子头,蹲在椅子上,同样皱着眉。
其他都是投资方派过来的人,分散在四周,正在玩手机,对选角工作的开展不是特别在意。
“姜芜先来吧。”面容白净的小姑娘抬起眼,手掌示意摄像头。
“试月下窥见余灵洗澡那段。”小姑娘声音悦耳,吐词清楚。
“好。”姜芜答。
沈意书靠在门边,有人给她拉过来一根凳子,她小声道了谢,坐下后看姜芜的表演。
姜芜的确是有两把刷子,入戏不慢,走了两步,镜头一开机,她仿佛就变了个人。
可惜变了个人不是变成了方淼。
沈意书捧着脸看她,看她无实物表演,爬上山腰后,抬眼看路,却望见了月下波光粼粼的清泉,震惊得说不出话。
姜芜脸上依次划过震惊、惊艳的情绪。
沈意书算是理解了季向雨为什么觉得和她搭戏很累了,对剧本的理解能力不够,无药可治。
一条过完,小姑娘挑眉:“你理解的方淼看见余灵就是这种情绪吗?”
她声音不大,语气像是正常询问一个问题,却让姜芜皱起了眉:“剧本不是这样写的吗?”
小姑娘瞥了一眼一旁的陈导,陈导抱着手臂一脸严肃,一句话都不说,她轻叹气:“你拍戏都是严格按照剧本上的字面意思拍吗?”
姜芜反问:“不然呢?”
小姑娘点头,没再说什么。她犯不着和姜芜起冲突,尤其是人家里人还在这里。
倒是姜老先出言训斥:“姜芜,好好说话。”
姜芜只能点头,不情不愿说:“演员就是要服从剧本,不然每个人都加戏像什么?”
沈意书突然躺刀,哭笑不得。
“你说得对,”小姑娘脾气还挺好,“沈意书来吧。”
她全程没有同姜芜多说一句话,和颜悦色。要不是提前听季向雨提过一句,沈意书很难认出这位就是《长夏》的编剧。
“好。”沈意书理了一下衣服下摆。
初窥余灵是方淼情爱懵懂的开端,与其他人不一样,她是意识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