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零之换个未婚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跟着老板去找商场老板好声好气地谈了事情出来, 杨涛还是觉得老板手里拎着个女装袋子十分维和,就想帮忙拿着。

    徐暮把袋子往后带了带,对杨涛道:“不用, 我自己拿。”东西轻飘飘的,他自己又不是没手拿,哪里想假借于他人的手。

    柳箫藏不住话, 当下就问了出来, “老大,这是要送给梁辞的吗?”

    徐暮看了他一眼, 没回话,直接往商场附近的公交站走过去, “京大那边的店铺谈得怎么样了?”

    没得到回答的柳箫摸了摸鼻子, 觉得自己可能是又踩雷了。

    “京大那边的商铺不好租, 位置好的都被占完了,只有一家还在招租, 但是租金要一个月六百。”杨涛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如实上报。

    租金六百, 怎么不去抢呢?

    可租金要六百, 也还是有利润可图的。

    但去看了“每月租金六百”的店铺, 徐暮脸色立刻沉了下来。破破烂烂的,和当初的一号店相比也不遑多让。每个月租金五百不说, 这个店长这样, 还得花不少钱搞装修,怎么也得要差不多一年才能开始有点利润吧。前面的一年别说盈利了,能维持个收支平衡就很不错了。

    想想, 还是当初一个人摆摊的时候最省事, 不用想着高昂的店铺租金、人工成本, 赚到的每一笔钱都是利润。当时能有心力大刀阔斧地做事情, 现在反而缩手缩脚的,这也要顾虑那也要顾虑。

    “店主有说合同怎么签吗?”

    杨涛讪笑了下,“店主说一年一签。”

    徐暮的脸色就更难看了,合着这家店主是想着坐收渔翁之利呢,租出去一年,拿高的租金不说,租户要做生意就得把店给装修一遍,等明年合同到期,店主不想续租了,直接不签合同就是,然后自己崭新的店铺要么能再租个好价钱,要么也可以自己做生意。

    得了,这个店铺是不用看了,他肯定是不会去当这个冤大头的。

    “附近还有哪里可以租来做店铺的?”

    杨涛犹豫了下,咬咬牙,在徐暮的注视下还是说了自己发现的另一个地方,“从这儿再往前走五百米是居民区,里面一条巷子都是当地居民卖东西,那儿有店铺出租,地方我看了,挺宽敞,租金也不贵,一个月一百五。”

    见徐暮没打断,杨涛继续道:“巷子里面的房子有些旧了,大多都是卖吃的。不过里面挺干净的,当地的居民都自己做生意,虽然地方偏,也没什么闹事的。”

    徐暮沉思了一会儿,就道:“带路过去看看。”

    杨涛走在前面带路,心里对徐暮执意要来京大这儿开店有些不理解,明明已经租不到好地段的店铺了,把店开在卖吃的小巷子里,怎么好做生意呢?

    “老板,是为了梁辞要过来这边读书,所以才?”杨涛觉得除了梁辞,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理由一定要来京大开店。京大和隔壁华大相邻,这边不行,换个学校去开店不就可以了?

    那可真是冤枉一心想要赚大钱的徐暮了。

    虽然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梁辞要过来这里读书,但是他也不是傻的。无利不起早,要是没什么赚头,没必要浪费这个心思。

    “你是不是想说,京大开不了,那就去华大开?”徐暮瞥了他一眼,也就知道了杨涛就是这么想的,“两个学校都是国内最好的大学,我为什么要舍弃其中一个?杨涛你来盯京大这边的店,柳笛你去看看华大附近有没有好店铺,要开就一起开了。”

    之前是担心手里的钱砸出去了心里不安,但现在这个形势,也让他看明白了,现在就是谁先占领先机,谁就能吃到红利,等到大家把生意刮分得差不多了,就没有他的什么事儿了。

    看来看去,还是先牢牢占领住学生群体的市场再说,等这批人毕业出来有工作了,知道了他的衣服牌子,这批人就是他以后的客户来源。

    至于卖的衣服,现在是以物美价廉取胜,等他再多赚点钱,过个一两年,就能开个自己的工厂了。要是这两边的生意也不错的话,或许用不着那么久。

    杨涛三人都震惊了,要连着开两家店?这二号店才开了没多久,老板这个扩张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点,他们还有点跟不上。

    “和方静说一声,三号店和四号店的店长和售货员可以开始准备招聘了,这次把要求提高一点,必须要高中毕业的,给的工资和提成点可以比另外两个店的高三分之一。”

    杨涛反应过来,立即应道:“好的,回去就让方静准备。”

    这下也不觉得老板单单是为了追梁辞了,心里也火热起来,如果生意做大起来,那他跟着老板不怕没出路。

    而徐暮也在想另外一个事情,等到三号店、四号店也开起来了,他估计也得去注册个公司了,员工多了起来,还是得规范管理。

    去到杨涛所说的那条巷子,比徐暮想的那种老巷子好多了,巷子中间的路干干净净的,两边基本都是卖吃的小店,巷子口拐角处有个大的杂货店,看起来颇像以前的副食商店。

    再往里走,也有别的店。卖鞋子的,卖衣服的,卖书本的,这里像是一个坐落于市井的百货商场。

    巷尾处有两家店铺没开,门上贴着招租的信息。

    杨涛抢着介绍:“这两家开的租金是一样的。左边这家要宽敞得多,不过不给租后院。一年签一次合同。右边这家的店铺小一些,租金包括了店铺后面的两间屋子,这家店主是位老人家,可以租五年,但是要求是提前给两年的租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