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后她也重生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9章 选择(三)(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母亲说的话,你都记住了吗?”喋喋不休说了小半个时辰,晏月终于生了困意。

    陆婉顺从地点头:“母亲的话,女儿都记住了。”

    晏月拍了拍她的手,欣慰道:“记住了就好,你也必须要记祝你要知道,母亲永远不会害你,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好。今儿时辰也不早了,我也有些乏了,你且回去安歇吧。”

    “是,女儿告退。”陆婉起身,朝晏月拜了拜,方转身离去。

    阿春、阿夏提灯候在廊下,见陆婉出来,忙迎了上去。

    回府时夜幕沉沉,难见几颗星子。出来后,已是皓月当空,星河耿耿,庭下如积水空明。

    终于逃脱了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说,陆婉当即松了口气。道理她都懂,问题是,晏珩非寻常“男子”,岂能等闲度之。

    前世没有等到的解释,就算重来一次,结果也是未知数。她与晏珩的交集的确比以前要多,可这中间,仍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郡主……”夜风吹得阿夏打了个激灵,“夜深了,咱们回去吧……”

    翌日,太极殿。

    晏珩跟在晏清后面一步一步踏上丹陛之时,朝中局势已然明朗。旨意昨日下发各地,今早,晏珩就出现在朝堂上,这充分表明了天子十分强硬的态度。而官员队伍中许久不见的那幅旧面孔,也引起的不小的议论。

    “袁晓这么快就回来了……”

    “他怎么回京了?”

    “你昨日没带脑子上朝吗?”

    “顶替何泌的新侍御史,昔日的太子家令,丞相大人的死对头……”

    “肃静,肃静1张华高声斥道,“陛下有旨意1

    叽叽喳喳的议论声瞬间平息,文武齐刷刷叩首静听。立在晏清身侧晏珩,迈步走到玉墀前端,抖开了手中明黄色的圣旨,高声宣读。

    “颖川郡丞袁晓,为官一方,政绩斐然。旱涝无有,生民无劳,国策无失。昔年虽铸小错,而今俱已更张。”

    “朝廷奖罚分明,今袁晓功大于过,超擢为侍御史,兼领太子少傅,钦此。”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1

    不理睬各怀心思的忠臣,晏珩亲自下阶,将手中的圣旨交给了跪在御道正中的袁晓。

    晏珩温和道:“侍御史大人,接旨吧。”

    袁晓抬起头,深陷的眼窝中,一双眼睛明亮有神,蓄起的山羊须虽然花白,却根根硬朗。

    他恭敬地高举双手,接过晏珩手中的圣旨,诚惶诚恐道:“老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谢陛下。”晏珩搀了袁晓一把,而后立于丹陛东侧,斜面南而站。

    晏清望向公孙弘,见他沉着脸站在首排,不由问道:“丞相,吴王那边怎么说?”

    被点名的公孙弘,挪脚颤巍巍地往御道上走,却被晏清摆手制止:“不要动了,就站在那儿说。”

    “是……”

    公孙弘收回脚,顿了顿,方恭敬地回道:“吴王今早遣使来奏,说感念陛下天恩,许康平县主为皇长子妃。今皇长子就藩为王,康平县主理应随荆王一起。毕竟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哦?”晏清捋了捋胡须,笑道,“吴王竟如此回奏,想来琮儿与康平命里该有此姻缘。既如此,朕准了。原定婚期不变,宗正……”

    “臣在。”晏方闻言出列。

    “琮儿为朕之长子,却是除了珩儿以外唯一没有娶正妃的皇子。婚事耽搁了这么多年,朕深以为疚。你亲自去一趟武陵,不必吝啬物力人力,务必好好筹备这场婚礼。”

    “臣遵旨……”晏方郑重地应下了。

    公孙弘想起赐婚时,那诏书上的写的分明是“皇长子妃”,而非“太子妃”,不由得背后生凉……

    “臣有事启奏陛下。”待晏方与公孙弘退回原位后,不出晏珩意料,袁晓站了出来。

    晏清颔首:“讲。”

    “臣以为,吴王德行有失,其外孙女不足以配陛下长子。”

    晏清放下了捋须的手,置与膝上,望向下方不卑不亢的袁晓,沉声问道:“袁爱卿何出此言?”

    “昔日□□陛下初定天下,诸子年少力弱,故大封同姓诸侯以镇九州。□□兄三子,皆承王爵,临土千里,封民数以万计。”

    “然惠帝亡后,□□妻林氏称制,诛戮功臣,重用外戚,诸王惶惶,怨而不敢言。而□□兄三子,受帝之恩,背帝之约,公然献媚于林氏,为天下所唾。”

    “后林氏崩,外戚失所仗。袒晏之军蜂起,群臣共击之。三王如墙头之草,转投正义之师。弃主背恩,反复无常,实为失德,何以教化生民,宣朝廷大义?”

    “庶孽吴王,前因王太子之隙,诈病不朝,于古法当诛。太宗陛下不忍,因赐几杖,德至厚也。而吴王,不思改过自新,乃益骄恣,公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亡人,其心昭然。”

    “臣以为,吴王所为,理应问罪。岂能许其外孙女与皇长子联姻?”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唯有晏珩与龙椅之上的晏清,淡然处之,不以为奇。

    “当年他就总提‘众建诸侯少其力’,说得好听罢了,就是想削藩……”

    “呵,他无爵无封,反正削不到他头上。”

    “大夏之土,三分而诸侯享其一。都是□□亲戚,陛下同宗,朝廷怎么削?能削得动?”

    “看看丞相有何高见……”

    袁晓自然年过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