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在礼部的书籍存放馆阅读整理京都各种礼制到本子上,回家后将本子上的内容总结誊录到《丹国风物志》上。
25|元日宴仪
元日。
辰郬岫按时参加了大朝会。系统让鹦鹉群在宫殿房檐上等候, 按指令行事。
大宴仪上,在部分乐舞表演完毕后,到了辰郬岫的剑舞。
为了增强感官效果, 在先前排练时,系统给了辰郬岫一个花梨木盒外观的幻影仪。辰郬岫将幻影仪转交给了礼部。这段时间幻影仪一直由礼部保管。
此时,礼部人员将幻景仪摆放在了场地边缘, 之后将道具剑交到了辰郬岫手中。
辰郬岫来到大殿外。
系统见状立刻发号施令, 鹦鹉群纷纷飞到了地面,分为两列排好。
辰郬岫一挥剑,相关人员奏响音乐,剑舞开始。
由于大朝会要求着朝服, 剑舞原本的一些招式不太方便还原, 所以辰郬岫在排练时就和礼部商议, 将要表演的剑舞做了改造。
辰郬岫时而轻缓,时而迅疾地挥动着剑,鹦鹉群在他和系统的带领下一会儿围成圆盘旋于中空, 一会儿分开徘徊于四周。而场内的乐鼓声也随着剑舞招式瞬时而变。
而幻景仪投影出的景色也在变化。从纴州的刺绣店, 到鹇州的瓷器街。从槲州的武馆, 到岱州的书院,再到京都的宫阙。从澄澈的纴湖, 到鹇州的海岸。从波澜壮阔的槲珠江, 到高耸巍峨的锦诗山, 再到纵横交错的京城街。辰郬岫一路所行所见皆被展现于面前。
一舞毕, 辰郬岫带着鹦鹉群行礼谢幕。
众人对此舞纷纷称赞。
辰郬岫归座后,皇帝对辰郬岫说:“辰爱卿的剑舞竟如此精湛, 既有侠气, 又不失大宴仪乐舞所需的庄重感。就连琼鹦岛的鹦鹉群都能做到行动划一, 可见辰爱卿为此剑舞表演花了不少功夫,值得嘉奖。”
“陛下谬赞。”
回想方才辰郬岫表演剑舞时的场景变换,皇帝问辰郬岫:“辰爱卿,剑舞表演时的场景,似乎是从场地边缘的那花梨木盒中映射出来的。听闻那花梨木盒由你提供,不知你何时习得了幻术?”
“回陛下,会幻术的,是臣的鹦鹉。”
众人听后都很惊讶,辰郬岫的鹦鹉居然会幻术,怪不得琼鹦岛那些凶猛的鹦鹉们都认辰郬岫的鹦鹉为大王,看来辰郬岫的鹦鹉本领很多。
皇帝问辰郬岫:“果真?那不知可否让你的鹦鹉再表演几个幻术?”
辰郬岫看向系统,询问他可否再展示一些投影技术给大家看,系统立即同意。
于是,系统又向大家展示了几个高科技投影技术。皇帝这才相信系统会幻术。
乐舞继续,菜品也上了桌。
众人很快就发现了大家面前都有一道扣着盖子的菜品,而这盖子迟迟未被打开。
皇帝将这道菜的扣盖打开,发现盘子中放置的菜品造型正是皇宫。多种食材将皇宫的建筑尽数还原,连树木位置都未有偏差。
皇帝觉得此道菜着实富有创意,但却从未见过,于是问:“这道菜是?”
光禄寺卿立刻回道:“此菜品是推出的新菜,名为‘天下风物’。”
皇帝问光禄寺卿:“这道菜只模拟了皇宫,为何要起名‘天下风物’?”
“回陛下,因为此菜模拟了丹国各地著名景观。每人菜盘中菜品的造型随机。”
听了光禄寺卿所言,在场众人都打开了自己面前菜盘的扣盖。
果然,大家菜盘中的菜品造型都不尽相同。
众人交流了起来。
“谢大人,我觉得光禄寺这次提供的菜品颇有新意。怪不得前段时间光禄寺的人来找我们工部的人借各地的建筑构造图和地貌图,原来是用来制作新菜了。”王鳞栉看着自己面前盘中摆放的菜品造型是岱州的锦诗山,而谢脩梁的是岱州的墨柏书院。
“确实有创意,只是我不解的是为何连墨柏书院的内置庭院都还原得如此精细?”谢脩梁记得由于墨柏书院属于私人建造,所以详细工图并未收录于工部。
“墨柏书院允许学子誊录书院建筑工图自行使用。光禄寺里出自岱州的官员不少,应该是参与制作菜品的人曾在我们岱州墨柏书院就读,他按着工图制作,所以这菜品造型就极为还原建筑。”王鳞栉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
这边,辰郬岫看到自己菜盘中的菜后,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菜盘里放置的菜品造型是琼鹦岛。
为了更为突出各州特色,辰郬岫与光禄寺卿商议,根据各地饮食口味制作菜品。也就是说,辰郬岫面前摆的菜品是正宗的槲州风味。
辰郬岫自离开槲州后,就再未吃过槲州风味的菜。此时,面对这道菜品,辰郬岫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吃下。毕竟制作大宴仪菜品的厨师厨艺都极佳,这菜绝对是还原了又酸又辣的槲州菜风味。
过了会儿,众人安静了下来。
皇帝称赞:“光禄寺这次的创意不错,‘天下风物’这道菜朕很满意。”
光禄寺卿不敢邀功:“陛下,此菜并非光禄寺所创,乃是度支郎中提议。”
“你是说辰爱卿?”
“是。度支郎中自己正在编订一本书,记载了各州风土人情。他由此产生了灵感,提议以各地风物创作菜品。‘天下风物’这道菜不仅由度支郎中所创,在制作中,也是由度支郎中帮忙,根据光禄寺向工部借来的各州地貌图与建筑构造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