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纨绔后直接躺平(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8章 两种选择(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消息传到泉州城之时, 朝堂上那些大人物已经炸了好几回。

    前有五殿下,后有十三殿下,好似受到的刺激更大了, 又好似也不是不能接受?

    左右人还是那个人,能力也还是那么个能力,就连说话语气行为举止也丁点儿没变, 陛下的意志又是那般坚定,那他们除了接受, 也只能接受了。

    顶多把家里准备嫁进十三爷府里的女儿,换成嫁去十三殿下府中的儿郎。

    咳咳,也不是不可以嘛。

    倒是无人提及年轻的天子为何将妹妹当成弟弟养大, 又是养在东宫那种敏感的地方, 究竟意欲何为。

    不论京中因此遭受了何等的地震,众人三观受到了怎样的冲击, 泉州上下听到消息的时候, 表现的都挺淡定, 尤其坊间百姓,更觉理所当然。

    他们不懂十三的直接参政, 和五殿下在外任职, 中间有多大区别, 只简单粗暴的认为, 都是皇家公主,还是亲姐妹,一人当官和两人当官又有何区别?

    他们泉州在五殿下的主持下,市舶司发展的多好!短短五年时间, 泉州百姓因市舶司的存在, 家家户户日子过的有声有色。

    女儿又怎么了, 只要能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家中有余粮,别说女子,就是个太监来当政又有何关系?

    不过作为十三殿下多年来唯一承认的好友舒朗,这会儿只庆幸他身在泉州,不过接到许多明里暗里从他这儿打听十三喜好的信件。否则可以想象,若他此刻身在京城,该是何等可怕场景。

    同样身为被逼婚的人群,舒朗和十三顷刻间有了共同语言,那点儿十三戳破身份后的尴尬还没来得及显现,就被互相吐槽此刻处境的频繁信件冲击的连渣都不剩。

    十三在信中非常烦恼的告诉舒朗:

    “其实我对妻子,哦不,对丈夫的要求从未变过,要身板儿强壮,能扛得住我发脾气时的拳头,人老实没心眼儿最好,我烦透了周围都是老狐狸的日子,不想回家还得面对一肚子心眼儿的枕边人。

    最好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这样我方便带他一道玩儿,顺带乖巧听话,不和我顶嘴,若是他家世简单,没那么多烦人的亲戚最好。

    以前我还想他最好能勤快一点,把我身边的琐事打理妥帖,可太子哥哥说我这些要求是痴人说梦。思来想去,就不要求他勤快了,总归家里有下人。”

    舒朗还记得当年他娘带他去千佛寺还愿,偶然碰到同样带着十三的太子殿下,他娘问他将来想找个什么样的。

    他说:“找个性格温和,不会上房揭瓦闹腾我,个子不能比我高,力气不能比我大,我怕她动起手来我扛不住。眼睛要又明又亮,笑起来像弯弯的月牙儿,最好是小门小户,家里人口简单的。”

    他娘柳氏被逗的不行,太子顺嘴问十三想找什么样的,十三张嘴就来,也是以往那些说辞。

    多年过去,十三的想法没变,他也没变,不过他们都要因为别的原因,被家里安排着和一个根本不熟悉的人成亲了。

    或许这就是造化弄人。

    好在一切都算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舒朗新开的那家医院近日在泉州城出了好大的名,外头说甚么的都有,用毁誉参半来形容也不为过。

    说是那日有个渔民夜间出门如厕,不慎被鱼叉划破了肚皮,花花绿绿的肠子都流出来了,家人吓破了胆,连夜将人送进泉州城。

    可泉州城几乎所有的医馆都摇头叹息,不愿接这位病人,还有好心的老大夫叫他们别在折腾病人了,让他安安心心走完人生最后几个时辰,叫家属赶快回去准备后事吧。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舒朗的那家医院里那个蓝眼睛棕头发的西洋人站出来,和他教出来的几个徒弟一起将病人抬回去。

    洋大夫究竟是如何操作的也没外人瞧见,按照病人自个儿事后的描述,就是洋大夫和他的徒弟们,用水把他流出来的肠子清洗干净,然后用针和线把他划破的肚子缝起来。

    虽然很难想象,那病人也遭了老大的罪,人却是确确实实的活过来了。

    坊间一时传的神乎其神。

    舒朗明白那是一场并不规范的手术,伴随极高的风险,也不是人人都能如那位病人一样幸运。

    医疗水平的进步,是在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得来的经验,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一条漫长没有尽头的路。

    往后可能还有伴随各种医疗纠纷,难缠的病人家属,没有医德的大夫,罔顾人命的医院。

    不过没关系,任何一样事物的发展,不都是这样,螺旋上升,波浪前进嘛。

    只要今日播下种子,他日究竟在谁手里开花结果,并没有那么重要。

    舒朗自觉他又完成了一项工作,因而坦然的给自己放了假,除了每月一次去衙门点卯,基本上懒得出门。

    这日,沉迷钓鱼的他,收到了舒海的来信。

    舒海这些年带着妹妹舒兰,跟随商队天南海北的跑,许是真有这方面的天赋,两人也折腾出了些名堂。

    约莫在外头见识到了人情冷暖,近几年和舒朗这个兄长的信件往来倒是多了起来,比之以前住在一个府中却互相陌生好了太多。

    这回舒海在信中说,他翻过年就二十了,妹妹舒兰也是十八的大姑娘,他给妹妹看好了一户人家,心下拿不定主意,想叫舒朗这做兄长的帮着掌掌眼。

    说来也巧,那户人家近两年把生意的重心渐渐转移到了沿海一代。如今在沿海做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