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虎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43章 番外 鹊登枝(四)(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许惜颜瞥他一眼,“儿大不中留。横竖我还有阿钦陪着呢,他也该学着担事了。嗯,去跟你四叔四婶说一声,就说我说的,叫他们先回去,也送你大妹妹去郑家省亲,回头接了一家子上京再热闹热闹。”

    娘,娘真不是逗他!

    尉迟钊高兴得跳了起来。

    秦瑶芝娘家不在京城,却正是在郑七娘的老家顺州。

    这也是尉迟喜和郑家小弟从军后,才能因缘际会,结了这门亲。

    因与回京的路有些不顺,尉迟喜两口子原本商量着是先送嫂子许惜颜回了京城,再回去接儿女上京团圆。

    可许惜颜这么个体贴人,怎会让人家如此麻烦?

    且离家一载,做爹娘的哪有不惦记儿女的?

    不如让他们先回去得了。

    郑七娘这次是没回来,却让小女儿带了礼物回来,也很该前去探视外祖一家。

    郑家爹娘当年是为着小儿子的功名前程,才搬来京城。后儿子出息,入了武职,女儿也跟着尉迟家回了宁州,他们年纪渐老后,便仍是搬回故里养老。

    只成安长公主府里花木的活计,仍是一直给他们的。连两个金光侯府里不少花木,也多是找的郑家。

    如今他们老两口无力打点,这回许惜颜上京,就把郑七娘的小女儿给带回来了。

    是郑老爹强烈要求的。

    他一连生了七个女儿,才得一子。照老规矩,肯定得让儿子继承家业。

    偏偏这个臭小子,因为崇拜金光侯,入了武职。姐姐又与尉迟家结亲,如今他的官儿是越做越好。

    可郑家根基浅薄,如今又四海承平,没啥战功可立,估计也升不到中层。但家里有个官儿,真是比从前的商户要强太多了。

    所以家里那上头的六个女儿女婿,都强烈要求弟弟安心走仕途。至于家里的花木生意,姐姐们也不会争抢,仍留给弟弟就是。

    可就算留给他,这偌大个家业,也得有人来打理啊。

    偏偏郑小弟在军伍得上官赏识,也娶了个将门媳妇。比他还不识数,算起账来头疼得很。每回公公一说要教她接手家里生意,跑得比兔子还快,追都追不上。

    郑老爹急得不行,琢磨琢磨,干脆,还不如把这生意重交给郑七娘呢。

    哼,

    谁叫她从前把家里生意做这么大,后又搞起花露那些的?

    之前她跑去宁州,叫自己替她看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如今他老了,可不得女儿来“还债”了?

    否则,他也撂挑子不干了!

    郑小弟和媳妇两个一听,顿时拍手叫好。

    他俩都不是做生意的料,生的娃儿也没瞧出有这份精明。不如就当个东家,抽个红利,余下交给姐姐打理得了。

    就算郑七娘在宁州回不来,可姐姐不还有两个女儿么?

    只要送一个回来管事就好,不也是女承母业?

    郑老爹一听,深觉有理。

    行了,这事就这么办了!

    故此郑七娘给大女儿在宁州订下亲事,却迟迟不敢给小女儿订下。

    这回也是许惜颜回去奔丧,问过她的意见,郑七娘才定决心把小女儿送回京城来。

    许惜颜说得挺对的。

    虽说亲戚之间,有很多因为钱财之事反目,闹得骨肉失和。但只要一开始就说好,也不见得就会生出嫌隙。

    好比许家,从前虽有个三百年书香世家的名头撑着,却也是摇摇欲坠,拆东墙补西墙的破事一大堆。那时偶尔还会为了钱的事,生些疙疙瘩瘩。

    否则邹大太太掌家那些年,也不会那样严厉。

    有钱谁不会充大方?

    后来是许惜颜找到门路,造竹纸,走边贸,慢慢贴补家计,才算是渐渐补上了里子,还越过越滋润。

    但许家并没有因此分崩离析,反而更加团结。

    因为越是赚钱,大家反而越是明白心往一处使,钱往一处用,才能彼此受益的道理。

    就象这些年许润许松在外为官,若不是有许家钱财支撑,他们也不可能当得这么从容优裕,从不会被贿赂打动,才能真真正正为民着想,做出业绩。

    而他们有了业绩,官做得越大越好,许家也不必去仗势欺人,便能在许多地方隐形受益,最终形成良性互动。

    而如今郑家,也是一样道理。

    郑小弟和姐姐们,就是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所以六个姐姐姐夫才会齐唰唰的支持他做官去。

    而他一个做官的人,愿意少沾些铜臭,保持心性单纯,其实反是好事。

    郑七娘如果担心将来说不清,不如仍象从前那些,弟弟接手的祖业,依旧是花木生意。

    叫她小女儿回京,照管着花露生意就是。

    这些年好不容易把生意做得这么大,若是放弃,实在可惜。

    若是舍不得与女儿别离,许惜颜却有不同看法。

    她虽没有女儿,到底养了乐絮儿一场。

    且两个儿子也打小就不在身边,小儿子养大后,不也送去了京城好几年?

    所以许惜颜是觉得,孩子们只要过得好,不管男孩女孩,在不在身边都一样。

    郑七娘两个闺女都随了她的性子,很是独立泼辣。没道理她这个当娘的都能小小年纪,独挡一面,两个女儿倒是不行了吧?

    再说就算小闺女去了京城,也不是没有亲人照料,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