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星际设计师暴富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1章 采集(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程芳菲初步答应了破茧的请求, 但具体合作能否推进还要看后续。

    破茧也答应会尽快将宣传合作方和资料给她发过来,让她仔细看后再做决定。

    从农贸市场回来程芳菲便开始制作奶茶。

    在虚拟餐饮店铺中,由于没有实体食物和饮料, 所以必须通过信息模拟并预存。

    再在用户体验时将预存的信息转换为人类神经可以接收的电子信号。

    所以实际上预存信息就是商品。

    为了准备商品,就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感官信息收集设备。

    这种设备通过对饮品和食物的成分分析,合成数据信号, 能模拟出较为真实的虚拟食物。

    当然设备越高级,模拟出来的口感味觉信息就越丰富。

    比如之前抽中她奶茶的叮当嫂,就是用的个人用简易版,只能采集味觉信息,并且比较粗糙。

    程芳菲拿出二十多万购置了一台企业级感官信息收集设备,属于中高档。

    虽然不是顶级, 但一般店铺使用已经足够。

    只有味觉极度灵敏的老饕才能尝出区别。

    而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制作奶茶、品尝奶茶、采集信息、形成虚拟产品、体验产品、进行数据修正、再体验、……

    如此反复, 直到找到自己满意的版本后, 就可以申请食品饮品的虚拟版权,将之与店铺关联,并交纳管理费,生成虚拟产品。

    最后再将产品信息录入到已经制作好的虚拟店铺应用中, 通过星河世界的审核, 就可以上线让消费者的购买体验了。

    这个过程确实比较繁琐,但开店哪有容易的呢?

    相比地球时代的实体店铺, 要天天采购材料、雇人或自己制作奶茶、销售、打扫店铺等等, 虚拟店铺所有这些都可以用程序代替,已经是再容易不过的事。

    可能唯一要头疼的, 就是如何研发其它人没有的独特新品, 通过版权注册环节。

    比如之前曾提到的鱼香肉丝、星焦巨奇奇等菜色。

    在现实中如果请厨师来做, 只要知道配方,自然是谁都能做。

    但如果是在星河世界中,为了保护原创,避免虚拟店铺的泛滥和虚拟商品的抄袭,只有口味相差大到一定标准的美食才能注册独立版权。

    换言之,哪怕一个人买了别人的食物或者体验了某个店铺的饮品,想复制、盗用它们的信息自己也开一家虚拟店铺。且不说他能否支撑店铺的运营成本,获得足够客流。就哪怕可以做到这点,系统也不允许。因为他是侵权的。

    当然,他可以向版权拥有者申请获得授权,支付版权费用后再开店。

    类似地球时代加盟店铺的方法。

    比如程芳菲曾经去过的【爱喝水De噜噜】就是如此。

    然而如果不是特别出名特别美味的食物和饮品,一般加盟店铺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虽然程芳菲不知道每一条规则形成的原因,总觉得其中某些解释很牵强,而且仔细深究后,并不像官方表面说的那么正义凛然。

    比如为了保护实体店铺,为了保护原创等等。

    在谁能保证星河世界成立之初,第一个注册某种食物饮品版权的人,就一定是发明这个版权的人呢?

    同样都是做鱼香肉丝的厨师,为什么他能注册版权,源源不断地获利。

    但是其他人想开虚拟店铺,就要给他交版权费?

    当然,星河世界官方也解释了,如今大部分星际联盟常见菜式的版权都归属星际联盟官方的食品饮品管理机构,版权费也都归属这个机构。

    但是什么是常见菜式呢?

    而且,虚拟食品的星河世界注册费用相当高,每次销售还必须支付一笔叫做“信息成本”的费用,这并不算在管理费、安全服务费、网络接入费、流量费等繁杂的费用里,被人戏称为星河税。这又从何说起呢?

    但目前星河世界一家独大,就是这么规定的。

    大家也按此遵守,没人敢有异议。

    不过话说回来,研发新品,注册版权对程芳菲并不难。

    因为她做的美食都是来自记忆中古地球时代,随便一道菜,一种饮品做出来都与星际时代的饮食有较大差距。

    哪怕是最普通的鱼香肉丝、番茄炒蛋、葱香面包,她的版本拿去注册版权肯定会轻松通过。

    经过几次选购采购,程芳菲有了稳定的牛奶、茶叶、木薯淀粉、红豆、芋圆、芋泥、椰果、芝士、燕麦等配料和调料的进货渠道,还能随时买到最新鲜的草莓、芒果、普通、百香果等水果。

    她前后用了三天时间,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制作各种奶茶,总算是确定了十种不同口味,加料不同的奶茶。

    最简单的当然就是珍珠奶茶,最复杂的含有珍珠、红豆、芋圆、燕麦、椰果几乎所有配料,与其说是奶茶,更像用杯子装的粥。

    一杯喝下去能满足顾客的所有口味需求。

    或者说是猎奇需求。

    当然,冷热搭配,也少不了水果冰沙和芝士水果茶等,共计也是十种。

    制作完一杯就品尝一次,品尝的过程也非常讲究。

    为了能让信息采集仪器采集到更准确的信息,要吃的慢,吃得精细讲究。

    而且每吃一种都必须在仪器中完整展示,方便系统将品尝过程中提取到的感官信息与视觉信息相匹配。

    程芳菲第一次做这种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