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夏云乔也明显的更加萎靡了, 长信侯听闻坊间的流言神情肃然,召集两人询问事情原委。
姜蓁蓁描述时,夏云乔便在一旁瘪着唇, 眼含委屈的直摇头欲言又止,看了好几眼默不作声实际知晓一切的姜蓁蓁, 一副不敢言说的样子。
那眼神委屈得就像姜蓁蓁讲的并非事实, 是有添油加醋的意味, 甚至可能都不是真相。
什么也没有说却胜似什么都说了, 这就要看在场人怎么理解了,她可什么都没有说,要怪便怪自己理解错了, 干她何事?
长信侯随着她的视线一转, 看见神色坦荡的姜蓁蓁便懂了,这是小姐妹之间的龃龉, 真相到底是怎样还待勘察。
视线无意扫了一眼夏云乔,她带着连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得意, 长信侯抿唇表情冷淡。
他可以允许姐妹不和,但绝不会允许她们拿侯府名声来争输赢,那是有多少人拿命换来的。
早知两人这般的不和,当初就不该带夏云乔回来了的, 第一次长信侯有些后悔,可后悔并未持续很久, 也不知想到了什么, 最后只能拂袖带怒离去。
看着长信侯带着怒气离去的身影,姜蓁蓁有些茫然, 她都准备好了说辞解释, 这次竟然没有计较?
收回疑惑的视线, 想起刚才莫名其妙被夏云乔看的那一眼,她忍不住蹙起眉头。
看她作甚?又不是她当时在寺庙和人闹的笑话。
长信侯这次竟然虽然看似很生气,但并未纠结这事,外面愈传愈烈的留言都是他亲自着手在处理。
姜蓁蓁也忙着找能解蛊的人,没有空去搭理她,自然没有想到夏云乔做事竟然这样狠厉。
京都谣传的风向转得很快,谣言的主人由庶女很快变成了侯府嫡女。
嫡女欺压庶女是常闻,但是嫡女在寺庙幽会男人,还将这件事让庶女顶替,可谓不是一般的恶毒了。
这事真假难辨,相对于一个无足轻重的庶女被传流言,哪有出身名门的嫡女遭殃更能让众人沸腾。
即便是假的被疯狂传谣,假的也能让其他不明真相的人相信是真的,权当看一件笑话来对待。
有的时候谣言只需要一张嘴,那些人并需要为自己不明真相时传的谣付出任何的代价。
更加让大家感到好奇的是姜蓁蓁到底是在幽会谁?也怪不得当时将军府要来退婚,原来是早就知晓了,她端庄的外表下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此等隐晦私密的事情,大家都抱着极大的兴趣,尝试去刨根究底。
有的时候就有些巧合无缝衔接上了,很快大家就找的了蛛丝马迹,当时谢亦可不莫名其妙的不就也在那里嘛。
谢府早些年上门求亲的事,当年可谓是闹得挺大,没有想到原来这两人早就暗度成仓了。
放着好好的亲事不珍惜,偏偏要和人暗自媾和,实在是想不通这些贵女心中的想法。
看似自持清高的京都贵女,实则在私底下□□不堪,这样的传言给皇城脚下让说书人,不少的故事编排以此混口饭吃。
尽管闹得满城风雨,众人一直等个后续,结果谢府那边什么动静都没有,便又转蹲长信侯的反应。
其实早在之前谢亦就先一步比姜蓁蓁回来,因为她的那些话着实伤得他不浅。
谢亦回来的当天就进宫,然后自请前往晋州赴任。
在京都到处都是姜蓁蓁,他真怕自己忍不住去缠着她,只有暂且离开才能抑制这样的冲动。
谢亦得了去晋州的机会,众人都众说纷纭的猜测是否是谢右相动了告老的心,不然谢亦怎么这么急着要往上爬。
晋州鱼龙混杂风险万分,亦是当今陛下心头的一块病肉,再怎样也掩盖不了晋州可是一块大肥肉啊!
多少人对着晋州既是馋又是惧,那里是庆朝的军事重地,即便是只猫去了,等回来时也得撑成一只雄狮。
谢亦前脚前往晋州,后脚便传出来长信侯嫡女被抛弃,已然不洁。
各种版本层出不穷,就连尚佳公主都信了,可见这些流言有根有据,就是带着针对性的有备而来。
完全不知是从何处传来,带着极大的攻击性,姜蓁蓁分出心思派人去查,最后才知道源头来自哪里。
是某一日,夏云乔和好友交谈时,她身边的丫鬟‘不经意’的说漏了嘴,那丫鬟开出口就被夏云乔慌忙转移话题,装作什么也没有听见的样子。
都已经听得这么清楚了,夏云乔还在半遮半掩,这样的态度引得人发问,见事情瞒不住了,她才‘不得已’的对着好友诉苦。
讲话是要又技巧的,不能让人听出来是她故意泄密,着重要用表情和语言遮掩着。
让她们自己往那个方向想去,这样事情闹大后,她摘除才能讲自己摘得干净。
毕竟自己也并未说什么,只是稍加暗示了几句,她的言语可都是维护,众人皆见。
是这些人本就是看不惯她那自持清高的嫡姐,故意恶意的揣测传谣罢了,和她无关。
自那天之后便传出来了,关于姜蓁蓁为人□□的各种版本,一直到现在就算是她实话实讲,都没有人愿意去信的地步了。
下完课之后,夏云乔美滋滋的坐在院子的秋千上,表情过分的天真烂漫。
这样的姜蓁蓁才符合原本的故事发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偏离的本体,她这是在拨乱反正,她什么错也没有。
嘻嘻,大家都在可怜自己有这样一个嫡姐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