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直播通古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6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博网一经上线, 在线热度持续走高,并保持话题连环曝的节奏, 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主播出现在众人面前。

    不过更多传统民俗方面的直播在国内早已不是新鲜节目, 主播们凭借更古风更朴素的感官效果吸引了大多数博网用户的关注。

    在微博等平台方面还在唯“流量”论阴阳怪气博网前景之时,博网用户逐渐开始兴起诡异的圈子文化。

    基于博古通今严苛的审核制度,以及透明化信息登记, 官方雷霆处理垃圾发言的手段, 依旧能扎根博网的网友开始了“圈子比较”。

    随着用户们深度使用博网,人们发现注册审核时登记的学信网信息,被官方做成了可手动展示/隐藏的标签。

    凡是学信网登记学历为博士, 则ID后面可以展示一个浅浅的金色图标, 硕士学位学历对应银色图标, 学士学位对应铜色图标。

    不同学位对应的图标设计不同, 学士学位以下无图标。高职高专毕业用户则是空心铜标。

    不得不说, 这是真的会曝用户学历的网络平台, 且跟踪绑定身份证,一人一号, 不接受二次注册小号。

    对于网民来说, 博网冲浪摆明了是要拿学历说话, 就是要给高学历用户装逼的空间。

    这种明显要给网民划阶层的平台规则,从出台被发现,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反感抵触。

    而在其他网络平台上的网络舆论正不知不觉的发酵。

    以往微博贴吧知乎等平台大量偏激发言不接受反驳, 一言不发便是恶语相向,污言秽语辱骂交加。

    在博网学历认证规则上线之后, 越来越多的网络嘴炮现场出现:“有本事切号上博网”的言论。

    随着网络环境的低龄化, 平台发言素质甚至不如几十年前。

    当初中国网民第一次接触网络之时, 能够掌握网络环境的基本是中国计算机领域最先下水的先驱, 那是真正有实力有本事的大佬。

    网民交流以礼会友,持不同意见者会长篇大论查资料据理力争,而不是如今网络环境下自我意识过剩的键盘侠状态,一言不合便火力全开,恨不得以最大的恶意去辱骂对方。

    几十年前的网络环境,更多的是真才实学的大佬发表见解,文化程度偏低的人虚心求教。

    当人们无知之时,会知道自己无知,从而虚心认同别人的优秀。当人们学识渊博之时,更加清晰认识到未曾探索掌握的未知更为广袤,带着千帆过尽后的谦虚,从而更加敬畏知识。

    只可惜国家数十年努力推广普及基础教育,培养出体量庞大的中层团体。学识上高不成低不就,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快捷讯息狂轰滥炸,造就出一大批自我意识过剩的网民。

    网络用户越来越多的人失去倾听的耐心,争先恐后的发表“我认为”。

    演变到最后,这样一群人各自认为“我即真理”,不容反驳。他们对待不同意见的处理方式,只有国骂。道理对错全看谁的骂声更大,真理倒向脏话一边,祖安选手成为最大赢家。

    即便是有想要耐心讲道理的网友也慢慢选择“用魔法打败魔法”,一时间各大平台发言成为键盘二极管狂欢的乐土,网络只存在一种声音。要么骂到不同意见之人不敢出声,要么被骂到不敢出声。

    博网规则一时间引来无数网友叫好,各大网络平台到处充斥着“有本事上博网理论”的言论。因为博网除了学历透明之外,任何带戾气人身攻击或阴阳怪气的发言,都会被网站强悍的大数据检测分析功能捕捉。一次警告二次封号,再有第三次直接注销。

    “连上博网对峙都不敢”短时间内迅速成为网友回怼二极管式键盘侠的一杆枪,好不爽快。

    随着“博网对峙”式言论慢慢发酵,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感到不满,这对他们几乎是精准打击,尤其是大量低素质牛鬼蛇神在博网之外的地方当喷子,常常让他们背锅。

    然而博网的官方背景与越来越多高质量主播的参与,导致即便大量中小学生甚至中立人士发言抵制博网,依旧收效甚微。

    博网在上线之前便已经入驻的主播,通常都是各行业也的领军人物,甚至网民想都不敢想的行业领域大佬都在博网挂牌。

    越来越多专业人员通过博网认证,获得实打实职业资格跳板。譬如教师成功在博网上公开课,其资格证书含金量是超过市级甚至省级优质公开课的。同理其他各行各业评登记支撑的资格证件的含量,不如博网直播获得的含金量。

    大量编内工作人员开始青睐这个网站,随着舆论的发酵,博网几乎要成为学识素质的验金石。

    是骡子是马,网上抬杠不作数,有本事去博网辩论一较高下。

    这样一来不少常年在网上做键盘侠而不自知的人,一下子暴露在阳光下。

    真正的高素质或是各行各业技术类人才,能够言之有物。在博网这片净土之上敢讲敢说,人们渐渐发现在这里并不需要张开满身刺来防备网络对面之人。

    因为这里除了严格打击祖安发言,人身攻击等低素质现象,对网友们讨论话题的自由度有点超乎想象。

    其他各个平台的屏蔽词汇,避而不谈的话题与人物,在博网,官方压根没有管控阻止的意思。

    人们猜想除了二极管键盘侠在博网遭遇重创之外,近年来国内网络环境的确受到境外势力入侵。隔着网络人们分不清究竟谁在浑水摸鱼,官方管理切香肠管理时便会有国内网民认为冒犯百姓言论自由的权益,因为博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