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直播通古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长安城外第一次看直播的百姓, 虽有所耳闻,了解到司暃这号人物, 却是第一次观看直播。

    还是3D沉浸式体验。

    人们甚至都分不出心去议论后世之人衣着服饰, 军人为何身穿灰蓝色迷彩,当兵打仗难为何不穿铠甲,男人头发都哪里去了?

    他们顾不上在意这些细节, 那些直击心脏的视觉冲击, 让人们脑子里对子弟兵奋不顾身跃入江中的身影环绕不去,

    在司暃那个时代,当兵的军爷们真的会那样奋不顾身保护身后的百姓吗?

    长安城中的御林军们从未觉得此时身兼的任务是那样沉重与艰难。

    同样是国家的军人, 他们承认自己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为了百姓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

    但在后世那样一群士兵的对比之下, 他们阻拦百姓的任务笃然变得沉重。

    至少不该......刀剑所向是后唐的百姓......

    御林军中不少官兵心理防线破败, 能在皇城之中谋得御林军职位的男儿, 哪一个出身也不普通, 至少也是世家子弟, 文武双全。

    读书而知廉耻,御林军正是这群由出身不凡的世家子弟所组成, 当他们见过最美的风景, 便开始为身边的桎梏而惭愧。

    御林军防线的崩溃或许只在数息之间。

    司暃可以任意切换查看每一个直播点, 此时切到长安城昨日开设的直播点,她同样很关注这群御林军的动向。

    他们心理动摇了。

    司暃:“城中诸位御林军将士们,都散了吧。司某替你们的皇帝传个话, 百姓亦是陛下的子民,陛下也不忍心刀剑相向为难自己的百姓啊。”

    堵在直播点的御林军们疑惑地看向天幕之中的司暃。

    后者眨了眨眼, 态度十分笃定的样子, 仿佛她跟皇帝相谈甚欢, 正愉快的替好朋友传个话一样。

    御林军行事只认军令, 但司暃一副“我正与你们皇帝说着话,他让我代为传个话”的态度让御林军摇摆不定。

    此情此景,实在无迹可寻。

    岁安帝自是眼睁睁看着司暃胡编瞎话,还打着他的名义。

    即便是怒极,这老皇帝依旧面沉如水,眯了眯眼,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列数司暃的罪状。

    这样滥用权利搅混水的做法,后唐朝廷当然绝不容许司暃干涉他们的朝政。

    她今日敢阳奉阴违忽悠御林军,今后的危险可见一斑。

    太极殿中参政官员同样表示认可。

    司暃背靠这天幕的造化,的确影响深远。但这番造化若是放在心术不正之人手中,便是天下百姓的灾难,

    朝中除了代表封建王权的岁安帝,更有魏晋南北朝千年风风雨雨走来,屹立不倒的世家门阀。

    贵族做久了,人分三六九等,他们心照不宣的连成一线。

    司暃明显对统治门阀不怀好意的态度,让这群居高位者同仇敌忾。

    也多亏这么多年来司暃几乎是泡着百家讲坛长大,这群老东西一撅屁股,司暃就能将他们的心思猜个八九不离十。

    喜欢套着人皮装模作样是吧,拉大旗说仁义,谁不会呢?

    “圣人道:'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是故得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贤明的君王,向来重视百姓。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我想陛下的军队,也是用来守护这江山百姓的吧?”

    说到军人与百姓的关系,司暃稍稍列举后世的军民鱼米之亲,直播外后唐百姓都不由地点头赞同。

    哪怕不是同一个时代,那些直播外的百姓也都不得不钦佩后世的军人。

    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是百姓心中最可爱的人。

    司暃同样携势相要,甚至屏蔽除了三大殿前的所有直播点,与岁安帝单独谈话,好言相劝。

    “城中的御林军已经没有阻拦百姓的心思了,陛下不如借坡下驴,司某说过,只是想带着后唐百姓,开眼看一看世界。传授一些后世的实用经验,减少百姓负担。”

    “陛下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所思所想,早就被我们后世的学者分析透彻。若陛下依旧步步相逼,司某不管不顾鱼死网破,也不是不会做出陛下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何必要撕破脸呢?”

    司暃也好,朝廷也罢,双方都知道鱼死网破的下场只有两败俱伤。

    不,对于司暃来说,只有心理的负罪,而后唐的朝廷,却会真正遭受灾难。

    岁安帝以为司暃并没有看到这一层,一介平民而已,威逼恐吓之下,想必她就应当知难而退。

    但是他没想到,华夏儿女从古至今最喜欢的,以史为鉴。

    历朝历代总会有无数的读书人,揣摩分析前朝......

    后人又是如何评价自己?

    他们从自己的生平脉络中来摸盘一个人的心性人品,更会一针见血看透皇权统治的本质。

    因为后世并非如当代百姓这般愚昧无知......

    从心理上的较量,岁安帝同样落入下乘。

    正如司暃所说,他顺着台阶下了,他们还可以维持着表面的平和,“相敬如宾”。

    最终还是以岁安帝默认撤军而告终,长安城的直播点顿时围满了早就过来蹲点守候的百姓。

    这是人们这辈子未想到过的一幕,司暃这女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