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真真带着秋分往二房的小书房去, 秋分手里拎着一个红酸枝的食盒。
在房外敲了两下门,夏真真推门而入。
“妹妹怎么过来了?”昏暗的里间,林适放下手中的笔,迎出来道:“你用过饭了?”
夏真真斜瞅着他不说话。
林适心虚, 清咳几声,叫了茗心进来点灯。
灯架上的灯被点着后屋里亮堂了很多。
秋分放下食盒, 给林适行了礼便退出去守着了,茗心看了看林适的神色, 也跟着避出去了。
小书房里只剩了他们兄妹两个,夏真真便试探道:“哥哥近日来茶不思饭不想的, 是有心事了?”
林适垂了垂视线,默声了半天, 道:“妹妹聪颖, 什么都瞒不过妹妹的眼睛。”
夏真真不由挑了挑眉, 眼睛扫过笔架边上插的那个奔月嫦娥的面人儿,心中有了恍悟, 轻声道:“是因为杨家姐姐入宫的事?”
林适脸色一白,抿紧了嘴角。
夏真真眼角抽了抽, 又一阵头疼。
这事儿……哎,这事儿怎么成这样了?一趟太宁长街走下来, 不过放个荷灯而已,怎么林适和杨滟就看对了眼呢?奇怪了, 那天她怎么没瞧出来什么不对?
哎, 也不是, 再仔细回想回想的话,那晚杨滟和林适,也确实有失常的地方,是她自己当时没当回事儿。
夏真真心头转过几圈,拉着林适的衣袖,两人坐了下来。
“哥哥几天没有正常用饭了?你再这样下去,爹娘就该瞧出不对来了。”夏真真和声劝道:“杨姐姐的事……你对杨姐姐的心思,还是别让爹娘他们知道的好……他们会担心你的。”
夏真真打开食盒盖子,从里头拿出来还温热着的饭菜,道:“哥哥,你还是先吃些东西吧,这都是娘特意给你准备的。”
林适打起精神道:“好。”随即垂了眸子道:“我听说她进宫前来找过你,她……她说什么了没有?有没有提到我?”这个她,自然问的是杨滟。
夏真真暗中叹了叹气,摇摇头,低声道:“没有。”
杨滟来找她或许是想和她说什么的,但最后她既然一字未提,想来是心中已经有了决断。杨滟的身世和性格,注定了她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优柔寡断。
再说木已成舟,杨滟已经成了明顺帝后宫的美人,她和林适之间从此隔着宫墙内外,与其留话给林适惹他惦念,倒不如什么都不说最好。
觊觎后妃,那可是杀头大罪。
最好的办法,就是能让林适忘了她,忘了杨滟。
想必杨滟也是这样的打算。
林适沉默了半晌,慢慢端起碗举起筷子,味同嚼蜡,眼神落在不知名的地方,明明灭灭。
*
林婉慧定了太子侧妃的消息让林府上下是半喜半忧。
喜的是林家终于出了第一位太子妃,哪怕只封了个侧妃,但将来太子继位后,少不了也要有个嫔位以上的位份,到时候,林家女的身份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忧的是从此林家在朝中怕是难免要被人划为太子党了。
林大老爷道:“好在当今只有太子这一位嫡子,免去了许多纷争,不然我林家怕是以后都难以清静了。”
林老太爷抚着长须,看了长子一眼,对长子的话多有不满。“陛下龙体安康的很,这些话不要再说了。”
林大老爷一怔,打了个寒颤,道:“是。”
林老太爷问道:“让人去江南改族谱的事情办好了?”
林大老爷恭敬道:“这事父亲放心,从咱们得了陛下要召选贵女的消息,您做了决定送慧娘应选后,儿子就快马加鞭让人去江南本家,请族老开了祠堂改了族谱,把慧娘由原先庶女的出身改为了嫡女,入了她嫡母名下,都办妥当了。”
林老太爷点头,“这就好。”又问道:“你媳妇和玉娘没闹?”
林大老爷一脸尴尬,苦笑道:“怎么可能不闹,前两天儿子院子里闹得厉害,玉娘非说慧娘抢了她的前程,冲到慧娘房间动手打了慧娘几下……慧娘还吃坏过两次肚子……还是母亲这边得了消息,让李嬷嬷把慧娘接到了锦桐院才消停下来。”
事实自然比他说的更严重一些,林老太爷也早都知道了,这是故意当面问的。
林老太爷没好气的瞪了长子一眼,道:“都是你和你媳妇纵的,好好的孩子给教坏了。”
林大老爷自知理亏,不敢顶声。
“太子大婚的日子定在了明年六月,这段时间慧娘由你母亲教导也好,省得她也和她嫡姐一般,没了规矩不知进退,将来给林府惹下大祸。”林老太爷肃声道:“你也该好好管管你媳妇了,玉娘也尽快给她定了人家嫁出去,要在明年六月之前。”
林大老爷道:“是,儿子知道了。”
林老太爷端了茶碗,轻轻拨开上头飘浮的茶叶,“这次皇上点了沈玉的女儿做太子正妃,你有什么看法?”
林大老爷愣了愣,直觉道:“这事有不妥?”
林老太爷喝了口茶,顿了顿,摇头道:“我总觉得心神不宁。”
那日为了宋行武从边关带回来的消息,明顺帝在太英殿上发了好一通脾气,后来还特意留下他,和他说了那样的一番令人心惊胆颤的话。
明顺帝说沈家早有异心,还说会给沈家一个惊喜。没过多久,宋家的老祖宗捧着先祖爷赐给镇北侯府的丹书铁券找上了长公主和定国公,央请那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