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哥哥会武不服就打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9章 卖惨这个技能(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哥哥,你是不是为我求人了?”

    “不不,我全凭卖惨!”林宥摆◎

    “你如今也会促狭了!”

    林宥摆摆手, 不讲了,黛玉笑了会又央求,再讲些南蛮如何如何。

    林宥捡着好玩的同她说了几句, 那边棠之就道已经摆饭了。

    用了午膳,黛玉自回去歇着。

    林宥也小憩了一会, 刚起来,就听李青河来报:“陈公子送了信来。”

    “还挺快。”

    林宥看了看外面的信封, 写的他的名字,遂拆开, 里面果然另有一个小点的信封, 已然封好了的。

    李青河在一旁不明所以,陈公子这算不算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整日送信来, 偶尔还来翻墙。

    他莫不是没别的朋友了?

    哎,也是可怜。

    林宥又在书房忙活了一阵, 才让人去问姑娘可醒了。

    黛玉自然醒了, 她正在炕上坐着,几个嬷嬷还有大丫鬟们,当值的不当值的都围在这里。

    地上是那个满是成品的大箱子, 她们一个个捧出来,给黛玉看。

    “这个玉牌子上的颜色像不像姑娘的画?”雪雁惊呼。

    “果然有些像。”

    “还有这个镯子, 一半绿色一半乳白色,泾渭分明, 又都水汪汪的!”非烟托着一个镯子, 也是惊喜道。

    “不知这个尺寸合不合姑娘的手腕?”

    “大爷说了,这些谁知道有没有什么人戴过, 可不能给姑娘戴的, 只留着送人的。”

    “那真真可惜了。”

    “不若找琢玉的师傅问问, 能不能重新雕琢打磨一番,这样不就是新的了?”

    棠云突然道。

    众人面面相觑:“这主意好啊!”

    于是越发仔细的呈给黛玉挑选,她点头的,就是要找师傅再处理的,摇头的,就是留着送礼的。

    林宥进门,这里正忙的热火朝天。

    黛玉赶紧下来,林宥素日里一天最多看她一回,中午刚一同用了膳,这会哥哥又来,定是有事。

    “哥哥,咱们书房去。”

    又让上茶来。

    “茶不必了,我就几句话,说了便走。”

    黛玉点头,跟他进了书房那里,丫鬟们识趣的仍留在东间。

    林宥拿出那封信递了过去。

    “这是庆国公府陈家二房嫡女给你的信。”

    “唔,庆国公就是当年征战南蛮的大将军,回来圣上封了国公,他是陈家长房,二房与他一母同胞,虽然分家了,可两家关系亲密,二房陈大人官拜礼部尚书,庆国公有两个嫡子,没有女儿,而陈大人只这一个嫡女,所以算是阖家的掌上明珠。”

    “我同陈家嫡次子也算是自小相识,又在庆国公麾下打仗,故而知道他家门风清正,你可以放心结交。”

    见黛玉还是怔愣,他又补充了一句:“若你同她书信往来,觉得性子不和,那也不必勉强的。”

    黛玉接过信,“陈姑娘,如何知道我?又如何会给我写信?”

    礼部尚书的独女,庆国公的嫡亲侄女,一家子的掌上明珠,如何会主动给她这样一个从未同京城世家姑娘结交过的人写信?

    黛玉有了猜测,不觉眼睛发酸,眼泪欲坠,又忍了下来。

    “哥哥,你是不是为我求人了?”

    “不不,我全凭卖惨!”林宥摆摆手。

    “卖惨?”

    “江湖卖艺的说法,开头就是:我们兄妹二人闯荡江湖,盘缠用尽,只能在此卖艺,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呢捧个人场就行!”

    “回回都是这套说辞,表演完了就拿着一面锣收钱。俗称卖惨!”

    黛玉又得了新见识,可这跟哥哥有什么关系?

    哥哥也给人表演翻跟头,耍大刀了?

    黛玉不由得更感动了。

    林宥全然不知黛玉想偏了,还道:“你莫要嫌我多事就好。”

    “我若这样想,那才真是没心肝了!”

    “那你看信吧,若有回信,你自己打发人送去陈大人府上便是。”

    林宥说完,也不要她送,又自去了。

    黛玉拆了信,只一张信纸,内容不多,更像是一番自我介绍,但字迹秀美,文笔婉转,最后署名唤作陈蕴。

    黛玉细读了数遍,才坐???在书桌前,亲自研磨回信。

    亦是寥寥数句,写自己日常喜好,末了署名:林黛玉。

    写完了又细看了一番,吹了吹,方叠起来。

    那边非烟已过来伺候着了,见状,忙给她找信封来。

    黛玉亲自封好了,却在犹豫,可要立时让人送出。

    会不会显得自己过于急切了?

    在炕边坐了会,又忽的笑了,哥哥都卖惨了,我还在这里瞻前顾后,倒是没意思了。

    遂让非烟打发人好生送去。

    林宥那里自然不会再来问妹妹闺中书信往来如何如何。

    只看黛玉时不时的打发人往返陈府,便知应当是不错的。

    黛玉心里亦是觉得自己或许真的同哥哥所说,命竟很好?

    这个陈姑娘与自己竟十分投契,于诗词书画之上,也颇有灵气,两人虽不可见面,但于各自园子里作诗或一副小画,互赠之,不过几回,便觉得熟络起来。

    要说那陈姑娘,也是有些寂寞的,她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