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秋难得地空闲了几天。片场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剧组又要配合调查又要整顿人员,一时没法开工;反诈局那边已经联系上了赵清平案的警察,正在全力追查失踪案的线索, 连话最多的霍知瑜都没再来骚扰她。花剌案在巨大社会舆论下稳定推进, 目前形势向好。
期间也就只有钟译找上门来, 言辞恳切地坦白了自己接近她的目的,表示自己是为父报仇昏了头,所以瞄准兰秋想以她作为突破口找到当年仇人的破绽。他对此感到十分抱歉,希望能得到兰秋的谅解。
兰秋表示不愿谅解, 大影帝的演技也无懈可击, 只黯然表示以后会离兰秋远一点,不会再让她身陷险境。
剧组主创们惶惶不安,不知道这剧还能不能拍下去, 连徐瑶都觉得这可能是天亡武侠,有些心灰意冷了。
关键时刻还是苏雪魄力非凡,亲自打点了各方关系,又到场清洗了剧组人员, 叮嘱他们早点拍完免生事端。
张晓生也觉得他们剧组和B市属实是犯冲, 于是连夜打包器材发配各个拍摄组赶赴各地取景拍摄。
这次徐瑶家给的投资到位, 剧组实地取景也十分用心。黄沙大漠、小桥流水、巍峨高山、壮丽雪峰、秀美山林、瑰奇溶洞……祖国大地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兰秋跟着剧组走南闯北,以另一种身份在曾经勘察过的土地上故地重游,三世的愤懑竟也神奇地平静了下来。
也许剧组和B市的风水真的不合, 离开了B市之后, 剧组拍摄竟然顺利得不可思议。
当然, 这可能也和导演编剧制片一心要速战速决有很大关系, 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兰秋的戏份。
作为女主,兰秋的戏份大多和钟译有关。前期上官荣和唐佑安针锋相对相看生厌的剧情她倒是能完美演绎,后期上官荣被唐佑安吸引,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的戏份,属实是让她看到都作呕,何况入戏表演。
徐瑶和张晓生着急上火好几天,最终看着片子拍板,主角团三人就走纯友情线,放弃两个主角之间欢喜冤家的爱情线。
上官荣和唐佑安的爱情线也被拆开分给了群主李清河和金月龄,也就是赵新和刘洋潋。
剧本改动之后,兰秋的拍摄进度简直一日千里,让原作者徐瑶看得两眼发亮!这回反而是钟译有点没进入状态,纯情洒脱的少侠被他演成了风流公子,徐瑶不得已又把他的一些高光戏份又分给了兰秋。
如此一来,钟译在剧组众人眼中的形象简直高山仰止。这是他复出后的第一部 剧,还是小荧幕,本来绝对男一的戏份在编剧本人的魔改下沦为了主角团里的镶边角色,这是在哪里都是说不过去的。但他本人却毫无怨言,甚至还提议把兰秋的名字写作一番,而自己作为特别出演,粉丝那边他会解释为自己的原因。
这个当然是不合适的,好在钟译也没有再提。
在全员都极度配合的前提下,剧组马力全开,历经坎坷,换了三波主角的《朴风刀》竟然真的在三个月内就拍完了。
剧组杀青当天,徐瑶搂着兰秋哭得稀里哗啦,张晓生也感慨万千。剧组众人埋头苦干三个月,一朝解|放便立刻嗨了起来,开了个轰轰烈烈的杀青party。
自此,兰秋债务全清,也终于有了点重获新生的实感。
她靠在车窗往外看去,颠簸的视野中映入了一片萧瑟的冬景,这是通往她老家的路。
说来也巧,剧组最后一个景就取在兰秋老家隔壁市。杀青第二天,兰秋的堂哥打来电话,说是她爸在事故半年后努力复健,终于站起来了,希望她有空的话就回家看看。
兰秋难得这样的恍惚,在剧组全员还在狂欢后的沉睡中,买了最早一班的车,只拉上了系统,便匆匆往家赶去。
她的老家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里,没有直达的铁路,只能乘坐每日两趟的大巴出门。
兰秋父亲是县勘探队的总工,她记得,小时候她总喜欢爬上父亲的皮卡,一次次随着他探索天地之广。
她记得,县城的大巴和班车全都是其他地方换下来的旧车,车身掉了漆总是脏兮兮的,散发着一种被汽油浸透了的味道。车里没有空调,车窗是坏的,夏热冬寒,谁都不想靠近那块车窗。她就在这样的大巴里过完了她的少女时代。
她还记得,每一次归程时她的疲惫总会在颠簸中摇散,因为她知道,走到了这里,就离母亲不远了。
兰秋的额头始终抵在冰冷而又坚硬的车窗上,她维持这个姿势很久了,似乎是爱极了窗外的旧景。她老家冬日雨多湿寒,一路走来系统一直捂着她的手,越靠近县城系统的手捂得越紧。
他一定以为她现在思绪颇多,定是近乡情怯吧。只可惜,即使再怎么努力回想,她的内心依旧难起波澜,她只担心眼中的冷漠让这头脑简单的系统失望。
新的大巴干净而平稳,她也不再需要心安之所。
……
大巴在午时抵达了汽车站,兰秋的堂哥过来接他们。看到紧紧跟着兰秋的系统时,堂哥明显吃了一惊,听说他是经纪人之后也难掩新奇。
堂哥午后还要上班,把兰秋二人接回家之后就走了。
猝不及防地,兰秋就这样跟拉开门招呼人的兰母见面了。
能生出兰秋这样的美人,兰母年轻时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一枝花。这支花性情泼辣有主见,听说当年甚至婉拒了县长的儿子,嫁给了读了大学还要回地里找食的兰父。
在兰秋的记忆中,她的母亲就算从不打扮,看起来也就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