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67章 家家诗书(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上官仪选对了吗?

    众官员踌躇半晌, 试图去打量山鬼的脸色,然而什么也看不出来。

    “恭喜。”

    祂依旧是那么意味不明的,语调轻柔, 又带着幽幽的鬼魅——

    “选对了呢嘻嘻~”

    上官仪与那幽邃的双眼对望, 心脏“咚咚”一声声加快。

    “那么——”

    “你要解析哪一个选择呢?”

    山鬼的恶趣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依照往常,祂有时会自己决定解析哪一个, 有时候会交给答题者。而这道题, 让上官仪自己选择,分明是想要看他为难的表情。

    皇帝想要了解《氏族志》。

    百官,包括他自己,想要解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上官仪眼神一凝, 面前好像摆着两条路, 一条是倒向皇帝,另一条是把自己想要权势的心赤|裸裸摆出来, 后者不一定会被打压, 毕竟只要有能力,皇帝不在乎你有没有野心, 甚至, 有野心的人他可能用得更顺手。

    而且, 哪怕是倒向皇帝,他也不一定是一条路走到黑, 只要他愿意, 只要他有价值, 五姓七望那边巴不得他去投靠。

    人的思绪很快, 那些想法在上官仪脑中如泡沫升起, 一个个挤满脑腔, 光彩夺目时, 现实中也才过了二三息。

    上官仪决定赌一把。

    “恳请足下解析,何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他赌,李世民这样明摆着冲明君去的皇帝,不会因为他有私心,就忽视他的能力。

    ——明君,可欺之以仁。

    上官仪说话时,甚至有些喘。

    共治天下啊……

    这得益的不止是他,还有他的子孙后代!

    那些即将成为同僚的人没有骗他,山鬼的问答,果然是好处大于坏处。

    “可惜……”李世民对长孙皇后嘟囔,“本来还想偷个懒,抄一下《氏族志》的,现在看来,还是得自己琢磨。”

    长孙皇后笑着拍了拍李世民的手,温柔安抚:“山鬼已说得很清楚,《氏族志》是以官职为排名,倘若选了四,益处不大。”

    顶多也就是告诉他们,《氏族志》能不能成功,帮他们少走一点弯路。但,这种是李世民花费点力气就能推导出来的。

    李世民一想,也确实是这样,便收拾好心情,准备听一听对付世家的办法。

    山鬼:“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宋朝的行政宗旨。”

    李世民听得更认真了。

    大唐的下一个朝代,必然会吸取大唐灭亡的教训。就像汉吸取秦,唐吸取隋那般。

    “在宋朝,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李世民坐直了身体,一双眼睛小闪光灯似的,“不灵不灵”发着期待。

    这个好!这个我想抄过来!

    他迫不及待问:“造成这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世家被打压下去了,那么,有什么能代替朝廷对于世家人才的需求呢?

    “钱。”山鬼说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料之外的答案。

    连系统都震惊了,“不是成熟的科举制度吗?”

    “不。是钱。”青霓对系统说,“严格来说,是生产力,但是说生产力还要解释什么是生产力,不如直接说钱。”

    祂对贞观君臣说,“宋朝,靠钱收拢人才。”

    一片沉默过后,李世民语气艰难地问:“为什么会是钱?”

    “宋朝不许人杀婴儿,没钱养育的,有国家来收养。如果民间有人想从中领养婴儿,官府每月会发给那户人家一千文钱,三斗米,三年后停发 。”

    李世民盯着说话的山鬼,双眼微微睁大。

    “国家帮百姓养婴儿?”

    这得多有钱啊!

    青霓只是想用这个点出宋朝为什么人口多,然后……

    “宋朝在地方办官学,官与民皆可入学,不收束脩。且提供食宿,每人每月米二升、钱二十文。”

    李世民:“每、每人吗?”这么富奢?!

    “每县一所县学,定额三十到五十人。”

    李世民先是松了一口气。随后,算个数后,又有些惊叹——每个县供养三五十个人,那也很费钱了。

    宋这个朝代……居然这么富裕?!

    青霓瞥了李世民一眼。

    心说:是啊,富裕,不过是上流社会富裕,毕竟搞了一大堆税收,饥荒从未断绝,百姓过得苦不堪言。

    但是,现在没必要提出这个,她只是想要告诉李世民,有钱能干什么。而且以李世民对百姓的仁慈,不用担心他会苛税。

    ——老老实实发展生产力吧。

    山鬼:“在宋朝,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

    “当啷——”

    碗从案几摔下,运气好没摔碎,倒扣在地上。热气腾腾的汁水泼在毯子上,细小却多的肉沫与蔬菜叶子撒了一地。

    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从案几后站起,也不管被他不小心碰翻的汤碗,表情震惊得仿佛刚才有谁强|奸了他的耳朵。

    “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老头子声音颤抖,“当真是这样?真的有这样知书达礼的朝代?”

    “这位是孔颖达,孔子第三十一世孙。”李世民尽管清楚山鬼无所不知,可还是下意识为祂介绍此人。

    介绍完,李世民看向孔颖达,安抚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