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后每天逼朕营业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8章 深埋伏断线风筝(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日月窗间过马, 一眨眼,两年时间一晃而过。

    天刚亮, 谢景元已经去了前殿, 柳翩翩在丫鬟的照顾下起身。她现在衣服款式都比较复杂,发型时常换新,必须要在丫鬟的帮助下才能将自己打理好。

    琼樱帮柳翩翩插上一根点翠烧蓝金钗:“娘娘, 奴婢与大舅太太说过,辰时末娘娘过去。”

    今日是柳文渊的嫡长子松哥儿成亲的日子, 十七岁的松哥儿娶的是王尚书家的嫡长孙女。

    柳翩翩吃饭的时候, 几个孩子都聚到了她这边。

    阳哥儿一边吃饭一边问柳翩翩:“娘,我可以闹洞房吗?”

    柳翩翩笑起来;"你一个小孩子闹什么洞房。"

    阳哥儿慢条斯理地回道:“我可以问大表哥要喜钱。”

    柳翩翩给他夹了一个蒸饺:“你表哥今日忙着呢, 你可别捣乱,跟着你平安哥哥就好。”

    旁边的落落和泰安都是一身新衣裳, 平安斯斯文文地坐在那里,不时跟妹妹说两句话。柳文洁这几天回镐京, 把林哥儿接走了。

    柳翩翩对琼樱道:“等会子把表嫂和星辰叫上。”

    琼樱笑道:“星辰姐姐还说不去,大舅太太前儿特意打发人来把她说了一顿。”

    柳翩翩又道:“你等会儿先去通知四妹妹,让她先到我这里来,跟我一起过去。”

    陆双平一去两年杳无音信, 谢景元已经提了个崇政副使负责镐京这边的差事, 谢景元只能确定陆双平大概还活着,其余消息连他都无从得知,没有任何人能联系上陆双平, 他仿佛人间消失了一样。

    陆家大郎马上两岁了, 到现在还没见过亲爹。为了让柳文贞安心, 陆大郎半岁的时候就立为诚意伯世子。

    吃过饭没多久, 柳文贞带着儿子来到王府。一群孩子忙过来喊姨母和姑母。

    柳文贞笑着跟孩子们打过招呼, 又跟柳翩翩行礼:“大姐姐,我们什么时候走?”

    柳翩翩看了看柳文贞的衣着:“马上就走,琼樱,把我那条新做的鲜亮色大氅拿过来给四妹妹换上。”她不喜欢妹妹年纪轻轻穿的跟个寡妇一样。

    柳文贞笑着谢恩,柳翩翩又让人叫来东院里的姑嫂两个,一行人一起往宣平公府而去。

    宣平公府正锣鼓喧天,新人刚拜天地结束,才入了洞房。

    听说王妃来了,柳文渊夫妻二人一起出来迎接。谢景元还没来,众人一起给柳翩翩行礼。

    徐氏把小姑子让进了内院正房,一群太太们忙过来簇拥在她身边,一屋子人热热闹闹地凑在一起说闲话。

    柳翩翩忍不住跟几个嫂子感慨:“我还记得当日我们流放的时候,松哥儿才三岁,走路都走不动,这一眨眼他就长大成人了。”

    徐氏将外头的事交给了管事婆子,陪着几个小姑子说话。

    “当时还得多亏星辰和月升,不然几个孩子就要遭罪了。”

    柳文洁开玩笑道:“当时我都没想过自己能走过来,我脚底下都走出了好几层茧子来。”

    姑嫂几个说了一阵子话,谢景元带着几位重臣一起过来吃酒席。吃席的时候发生了个小插曲,柳元济的座位不好安排。

    按理来说他是松哥儿的亲祖父,谢景元的老岳父,应该陪着谢景元一起坐在主位上。

    然而谢景元看到这个老丈人就不高兴,翁婿两个是一句话都说不到一起去。没得办法,柳文渊把老父亲和两位叔叔安排在一起,又请了两位尚书相陪。

    柳元济的失落人人都看得出来,谢景元懒得搭理他,中途只让平安去敬了他一杯酒。

    无人去在意柳元济的失落,好在他两个弟弟也没差事,他还能跟两个尚书坐在一起,这脸面也没丢尽。

    一顿酒席吃了个把时辰,谢景元在前院等到柳翩翩吃完后才走。夫妻两个一起上了王妃的车,两个孩子跟在后面蒋氏的车上。

    谢景元上车就笑:“今日我给了你爹一个没脸。”

    柳翩翩喝了点酒,脸上带点红:“王爷又不是第一次给我爹没脸,我爹早就习惯了。”

    谢景元哈哈笑起来:“那是以前,以前我是个混不吝狗不理,现在看到人人都想往我跟前凑,他那颗忠君爱国的心又热乎了起来。”

    柳翩翩感觉额头出了点汗,掏出帕子自己擦了擦:“你别理他,我祖父祖母都不在了,他要是跟我们论辈分,我跟我哥都要吃亏。要是你再给他好脸色,他不得到我哥家里来做老太爷啊。”

    谢景元拉住她的手道:“所以我来当这个恶人,我不发话,他不敢去你哥家里。就让他跟周姨娘和八郎住在一起,周姨娘那个儿子不是已经搬出去了,他们一家三口过得不错。你哥该给的孝敬一样没少,你看他吃的穿的,比谁家老太爷都不差。”

    柳翩翩心里有些感动,他每天日理万机,居然还得周姨娘带来的那个儿子。

    她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王爷,这两年你感觉累不累?”

    这两年里,谢景元仿佛一头不知疲倦的老牛,恨不得天天住在太和殿,军政、民生、天下局势、百官,什么事情他都要操心。

    柳翩翩虽然经常能给他帮忙,但绝大部分事情还是需要他亲自过问。

    谢景元将头跟她的头挨在一起:“累也要做,不然就要前功尽弃。秦孟仁这两年多拼,我听说他经常熬到后半夜,虽然人不在京城,南边的许多大事都是出自他之手,重要官员任命孙太后都会跟他商议。中州这几年变化很大,城墙变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