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两个贼曹尉刚进他们家门,这对夫妻一看是官府的人,还没等我们开口问就认了罪。丁氏说人是她杀的,那三条狐狸尾巴则是她丈夫宋石头去山上猎的。”
县衙公堂上,李凌云听着县令的话,看向跪在面前的白衣女子。他的目光扫过她的身边,那里放着一把裹了破布的官制弓,还有一个摆在地上的黑陶小罐。旋即他的注意力又回到女子脸上,发现她眼角已有皱纹。
李凌云心中有些费解,便问那个上任才两天的县令:“这是十五岁的人?为何她的面相看着如此显老?”
那县令是个相貌儒雅的年轻人,显然也没办过什么案,听了问题也只能眼巴巴地瞅着两个县尉,两个县尉又连忙去看仵作杨木,杨木总算接到眼神,赶紧出班行礼,道:“犯妇丁氏在案发时确实只有十五岁,但事情过去两年,她如今已年满十七,加上家中贫苦,常年忙于耕作,所以自然显老一些。”
“不只是劳作才会显得老。”丁氏抬起头来。她虽是十几岁女子的相貌,但肌肤却是黝黑的,脸上还有晒伤蜕皮的痕迹。可能是因为已认重罪,她的双眼里有一种死一样的平静,这种目光又让她显老了不少。
“丁氏,你说说看,为什么不打自招?”明珪开了口,“是因为你笃定官府已经知晓了你的作案经过?”
“不是的,”杀了三人的丁氏摇摇头,“做了这种事,夜里总能梦见那三个女人,她们每天都来找我,这两年我就没睡过一天好觉。我本是流民,在此租种土地度日,一年的收成被主家拿走租粮后刚够糊口……即便夜不能寐,白日仍要下地操劳,今年我因劳作,还摔倒小产了一次,我心里头觉得,这可能就是报应,所以你们找来,我就全都招了。”
见凶手侃侃而谈,问话的人还不是自己,那县令面子有些挂不住,正色道:“咄,那丁氏,你究竟为何要杀那罗氏等三人?”
“想杀就杀了,还要什么理由?”丁氏冷漠地看向县令,“反正不过是些口角矛盾,我跟我郎君杀了人,那就杀了我们偿命便是。”
见杜衡在旁边虎着脸坐得笔直,李凌云一拽明珪衣袖,小声耳语道:“丁氏嘴硬,可我一定要知道她为何作案,否则的话,怎么知道我与杜公的赌注谁输谁赢?”
明珪见丁氏梗着脖子的模样,知道李凌云在担心什么,于是微微一笑。“交给我就是。”
县令被噎得面色发白。明珪建议道:“明府初来乍到,不如就由我来问问这丁氏如何?”
“似……似乎不大好吧……”县令结结巴巴地想要拒绝,一直在旁边饮用冰露的谢阮那边突然发出“锵”的一声,众人回头看去,发现她的拇指已把腰间直刀顶出了刀鞘。
谢阮冷冷地看着县令。“这桩案子,天后想尽快要个结果。”
被她威胁,县令额头顿时冒出油汗。“那……明少卿请自便,自便。”说着干笑了两声。
明珪点点头,先是绕着丁氏走了两圈,然后在她身前站定,斜视罪犯,冷酷地道:“我自京中大理寺来,你应该知道,大理寺是朝廷三法司中心。你们夫妻假称狐妖作祟,谣言早传到了东都,这桩案子,天后亲自下旨要求严办。要是像你现在这样不说实情,你们夫妻二人一定会被捉拿入京。我可以保证,在大理寺狱里你们将遭受的刑求,你绝对无法想象有多少花样,可以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丁氏闻言,身体微微一震。“反正都要死,难道还怕这个?”
“你不怕,那你的郎君呢?”明珪看向丁氏身边的男人,那男人害怕地跪在地上埋着头,根本不敢看人。
明珪见丁氏有些动摇,继续道:“你用蛊毒杀害他人,按大唐律属十恶不赦之罪,而你郎君在此案中不是提供蛊毒的人,也没亲自下蛊,只是你的从犯,兴许还能逃脱死罪。不过……这一切都要看你现在招不招。如果你们等进了大理寺之后再说,就是毫无悔改之意,罪上加罪,因此连坐父母亲友也是很有可能的。”
明珪淡淡地说:“丁氏,你可要想清楚,现在招还是不招。是死你一人,还是要把亲朋都牵扯进来?你不会认为自己做个假过所,我们就查不出你的来路了吧?现在你和你郎君人在这里,有了身体形貌,大不了发文给各州县乡村,查出你们的真实身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丁氏咬紧嘴唇,望望身边的丈夫,然后直勾勾地看向明珪。“我要是现在招了,就可以不牵连家人?”
“可以酌情处置,毕竟你二人在外逃亡,家人未必知情。再说了,你不制造麻烦,我们能迅速结案的话,我们自然也不会闲极无聊,给自己找更多事。”
丁氏闻言总算点了头,恨声道:“那我招,我招就是。”
明珪看向李凌云,给后者一个“可以了”的眼神,又吩咐丁氏:“开始说吧!一切细节最好没有任何遗漏。”
那丁氏果然领受,从头开始缓缓讲起。
“我与我家宋郎是逃亡到这个村子的,我们不是本地人,家里那点钱财之前都拿去做了假的过所,为买通他人容留我们定居,更是让家中一贫如洗。可租种富户的土地也赚不下几个钱,只够混个肚饱,甚至一年到头连一件新衣也添不上。”丁氏说着,表情有些恍惚,似已陷入回忆。
“后来,我在一次赶集售卖野菜时偶然认识了罗氏。当时有人出言调戏我,她性格豪爽,替我赶走无赖,我很感激。她见我年岁和她相近,又住在同一个村里,就开始跟我往来。罗氏的郎君是个猎户,我想着我家宋郎也会一点箭术,如果能像他一样捕猎,给家里帮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