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顺着密道又回到山顶,拆了十字架,将四尊天王石像和木槽扔下悬崖,用树枝把四下的灰烬扫净了,看不出任何痕迹了,才闷闷无言地下了山。此时天微微亮了,城门刚开,起早营生的百姓往来进出,两人随人流混了进去。
回到教堂,葛理天一肚子火终于发泄了出来:“你说你!我是拿刀架脖子上逼你了吗?是以自杀要挟你了吗?你是自愿帮我的,可瞧你那慌乱的样子!《圣经》你背得滚瓜烂熟,怎么几句经文也念不出?天天布道,说几句劝他信教的话也说不出?亏你还是个传教士!唉,唉,唉!费尽心机造梦,却造了个乌七八糟!谁做了这个梦会信天主?”
保禄不服道:“便是我说了又怎样?那头熊谁能料到——山顶上怎么会有一头熊呢!”葛理天背着手踱步:“你个傻孩子,那头熊明显是人假扮的,弄一身熊皮穿上,也容易。但那团起起落落的红光是怎么回事……难道有人知道了我们的计划,故意跳出来捣乱?谁会捣乱呢?为什么不抓住我们请赏呢?这可是救驾大功……不对,不对……这个计划只有咱们两个人知道……保禄!”他站定了,一双蓝眼睛瞪得牛铃般大:“你说实话!”
保禄强忍着笑,俯身给葛理天深深作了个揖:“先生,你先答应我不生气,我再告诉你。”葛理天使劲一跺脚:“果然是你捣鬼!快说,这都是怎么回事!”保禄道:“那头熊,是阿难扮的。那团红光,是一只扁形的灯笼,蒙了层红绸子,是阿难举着竹竿弄的。”
葛理天奇道:“乔阿难?你俩到底要干什么?熊、红光,都是什么意思?”保禄笑道:“造梦。我们也是造梦,只是造出的梦,不是为了让皇帝信天主——先生恕罪,我真的不相信你的计划能奏效,所以我和阿难设计了另一套戏,让皇上做了这个梦,可以信另一件事。”葛理天更好奇了:“你们想让他信什么?”
听了保禄的解释,葛理天气得七窍生烟,对他一顿臭骂:“混账东西,原来是我种竹子,给你们吃了笋!你坏了我的大事!坏了我教的大事!坏了天主的大事!”架不住保禄软言温语地劝,葛理天最后消了气:“罢了!我看走眼了,用了你这么个鬼滑头!早知道,还不如我一个人办呢!”保禄恳求道:“皇上若问起这个梦来,还求先生按我和阿难的意思解释解释。”
葛理天冷笑一声,扬扬手:“不然呢?你们把梦改成这样,只能照你们的法子解释了,好不容易给皇帝造个梦,总不能糟蹋了,能用就用。白白便宜了陶铭心……唉,也不能这么说,你和阿难的初衷也是好的。对了,那身熊皮多少钱买的?”保禄大笑:“我们哪有钱买熊皮呀,是他爹留下的一件羊皮大袄,阿难老婆缀了许多马鬃毛上去,又用竹条编了个熊脑袋,用墨涂黑了,大晚上也看不出来——这不差点儿就骗过您了。”葛理天凿了他脑袋一下:“好啊!把你先生当猴儿耍!”
吃了碗稀饭,葛理天洗了头面,换过官服,赶去祗园寺应卯。江苏本地官员、随驾南下的京官在方丈室旁的暖阁里等候奏事,正三五成群叽叽喳喳地聊天,见葛理天进来,也没人搭理他,有几个官还朝他翻白眼儿。此次南下,钦天监只派了葛理天随驾,并无其他西洋同僚,他有些不自在,一个人缩在角落,看着架上的盆景发呆。
“葛大人?”
葛理天一回头,是个汉人大臣,有些面熟,但不知姓名。他在钦天监供职,除了监内同僚,很少和中国文官往来,乾隆也严格限制西洋臣员的交游,怕他们宣扬邪说,结党营私。面前这位大臣,约莫花甲之年,身材清癯,四方脸,山羊须,气质儒雅,看他官服的服色,乃是二品高官,葛理天忙欠身道:“卑职见过大人。”
那人笑道:“葛大人不认得我?年初我随皇上去钦天监看玑衡浑天仪,就是葛大人讲解的呢。”葛理天陡然想起来:“啊,纪大人!恕罪恕罪,卑职有眼无珠。”
这人,便是太子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纪昀,乾隆最宠信的汉人大臣之一。纪昀笑道:“葛大人不要客气,我想问问大人,这几天观看天象没有?”葛理天道:“苏州没有观星的仪器,只能肉眼观看,这几天没什么异样。”
“哦?”纪昀沉下嗓子来,“一点异样也没有吗?”葛理天何等聪明,在朝中做官几年,熟稔中国官场的规矩,立刻领会了纪昀的意思,微笑道:“也不是一点没有,天上有成千上万的星辰,时刻在变化,不知纪大人想知道哪方面的变动?”纪昀问:“紫微星附近的天魁、从魁、禄存等星,有没有什么变动?”
听纪昀这么问,葛理天心里打起算盘:紫微星是帝星,主皇上;天魁等星都是紫微下属,主臣子。纪昀问这些臣星有无变动,肯定是要弹劾某位大臣,找他要星象上的佐证,好说服皇上。他正苦于在朝中没有相熟的中国高官,如今有机会帮助纪昀,乃是天赐良机,以后若能让纪昀在皇上面前颂扬天主教,解除教禁的事就有眉目了。想到此,不禁眉开眼笑:“大人提醒我了,昨晚是看到从魁星发出一道白光,从紫微下面掠过去了。”
纪昀点头笑道:“好,我知道了。”亲昵地拍了拍葛理天的肩膀,“等回北京了,欢迎葛大人来敝府做客。我对西洋乐器很有兴趣,家里有几件铜管和竖琴,当摆设怪可惜的,回头葛大人教教我。”
这时太监进来禀报,皇上已经用毕早膳,在藏经楼内接见大臣。群臣鱼贯而出,来到藏经楼,乾隆正坐在一张大榻上喝茶。大臣们行了礼,轮流上前奏事:俄罗斯又在黑龙江边境闹事,台湾有人造反,云南土司需要册封,蒙古王公求亲等等,乾隆一一做了指示。
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