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 那边儿那个,是开源的小池总?”
胡琛一边领着俞清昀往里面走,一边还勾着脖子往栏杆那头看。
俞清昀“嗯”了声。
她头也没回, 步伐加快了些,尝试转移话题:“老王找我什么事儿?如果是关于项目的, 我去保险柜拿一下资料。”
“不用,就刚才宣讲会的时候开源副总问的那问题,说要找你再讨论一下。”胡琛快速答了一句,显然是对上个话题更感兴趣,又转了回去, “你刚跟小池总在说什么呢?你们以前认识?”
“啊?”俞清昀有些走神, 反应了两秒才道, “哦, 不认识。就打了个招呼,随便聊了两句。”
她没觉得自己说错。
分手后的前男女友, 那不就该是比陌生人还陌生的存在?
俞清昀敷衍地回了句, 正好走到了会议室门口:“那我先进去找老王了。”
“好。”胡琛应道, 想起什么,他又开玩笑似的多提了一句, “对了阿昀, 让老王别太往心里去了,这些资本家都是没心的,还是咱们科研狗自个儿的身体要紧。”
俞清昀莞尔:“好, 一定带到。”
会议室门关上, 胡琛转身回礼堂。经过栏杆时, 他转头远远瞥了一眼, 发现开源那小池总还立在那里没走。
男人西装革履, 身姿出挑,下颌线锋利流畅,鼻梁高挺,眉眼深邃,就那么懒懒散散站那儿,半垂着头看个手机的样子,都跟拍广告画报似的。
胡琛瘪了瘪嘴,酸唧唧地腹诽,行吧,承认,这回勉强算是小宜子没说错吧,是还挺帅的。
唉,想到这儿,胡琛又长叹了口气。
不过帅不帅有什么用呢?又不能当饭吃,不还是没心的资本家么,为难人从宣讲台上为难到礼堂外,碰到阿昀出来吃个药都要为难两句——
胡琛脚步忽地一顿。
等等。
好像不对。
刚阿昀和小池总说话时,阿昀背对着他,而小池总的神态正正好一寸不少地落入他视线。
小池总那神情。
……怎么反倒像是阿昀在为难他呢?
啧,想什么呢。
胡琛下一秒就迅速把自己想法给否了。
他感慨着摇摇头,抬步进礼堂。
资本家被打工人为难?
可能么,他还能喜欢阿昀不成。
“来,小俞,坐。”
俞清昀进会议室时,王泰生正勾着老花镜在逐字逐句地研读纸质材料,闻声抬头招呼了她一声。
俞清昀挽唇点头,在他对面坐下。
王泰生摘掉老花镜,靠在座椅上,揉了把脸:“刚开源副总提的那个问题,你怎么看?”
因为这宣讲会,王泰生这段时间也过得够呛,查资料跑调研做报表,跟着年轻人熬了好多个大夜。年轻人倒是好,熬了夜睡一觉又能生龙活虎,而他是肉眼可见地变苍老和生白发。
虽然刚王泰生已经在宣讲台上给出了坦诚回答,说会尊重开源的一切决定,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那只是客套话,既然参加了宣讲,谁又不希望能一举拉到投资。
俞清昀沉吟片刻,道:“我的想法是,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既然他们需要的即时收益我们无法在肿瘤靶向药方面提供,那我们就在另外的方面给他们提供额外服务,用项目来养项目。”
王泰生眯了眯眼:“比如?”
俞清昀说:“比如我们研究员可以作为乙方随时供开源实验室差遣,提供技术支持,或是合作研发另外的能迅速上市、带来收益的生药项目。”
王泰生缓缓点头:“嗯。”
他赞赏地看向俞清昀,“你想得很不错,这也是种办法。”
俞清昀笑笑:“没有,一些弊见,能给您提供灵感就最好了。”
这个解决方式并不算少见,她能想到,王泰生也一定能想到。但俞清昀想,他大抵是需要有个人帮他提出来,毕竟……在开源这位年仅29岁的小池总面前,他弯的腰已经够多了。
“小俞,你不用谦虚。”王泰生总算面露轻松的笑意,“我手下的年轻研究员里就数你最沉稳了,看来我去年邀请你来我课题组真不是个错误决定。”
去年年初,俞清昀从M国Eric教授课题组博士毕业,本准备进一家旧金山的跨国企业工作,offer都拿到了,忽然接到了王泰生的电话。
王泰生算是俞清昀半个恩人,当年俞华月生病时,俞清昀老师给她引荐了当时正专攻乳腺癌靶向药研究的王泰生,他给了俞清昀这位萍水相逢的小辈很大的帮助。
因此当王泰生主动打电话邀请时,俞清昀没理由不动摇。
但犹豫归犹豫,她还是没回国的打算。过了几天,她想好了措辞,打电话准备婉拒王泰生。却没想到在那通电话里,王泰生推心置腹的一段话直接改变了她的想法。
具体的她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王泰生挂电话前说的那句话。
——“为了还在世上的人。”
又交流了两句细节,俞清昀起身离开。
走了两步,想起胡琛交代的话,她笑着揶揄了句:“老王,放松点,没投资就没投资,咱们以后午饭不加鸡腿就是了。”
王泰生从资料上缓缓抬起眼:“谁说没投资的?”
俞清昀愣住。
“还是年轻人啊。”王泰生摇摇头,眼底漾开悠悠笑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